購買農機時,避開四類“冒牌貨”


購買農機時,避開四類“冒牌貨”

 1.假標誌糊弄農民。產品冒用、偽造他人企業的商標、標誌,誤導用戶,達到假冒的目的。通常在結構比較簡單、加工製造容易的主機和零部件中多見,如旋耕機刀片、粉碎機錘片、篩片等。這些產品在外觀、尺寸、油漆色澤等方面相互間差異較大。 

購買農機時,避開四類“冒牌貨”

 2.假包裝坑農害農。在產品上不做明確的企業標識,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以達到假冒的目的。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農機具的零配件當中,如柴油機的連桿、曲軸、噴油嘴等。必要時索要產品鑑定證書,也可以拿一個樣品做一下試驗。  

購買農機時,避開四類“冒牌貨”

3.假廣告誤導人。有些不良企業做虛假廣告的產品比較多。一是給自己產品的工作原理打上“高科技”、“新技術”、“新產品”的旗號;二是誇大產品的適用範圍、銷售區域和銷售量;三是擴大產品的使用功能;四是在廣告詞上有提醒用戶怎樣識假、防假的字眼,達到取得用戶信任的目的。實際上這些產品的質量都無法保證。在選購時,千萬不要聽信企業和經銷單位的一面之詞,記得向企業索要有關的質量證明文件,對照產品仔細查驗。  

4.假證書忽悠人。將獲證產品的推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產品認證標誌、獲獎證書等標誌,粘貼在未獲證的產品上;偽造他人的許可證或認證文件,誘導和欺騙用戶。在選購時,一定要對企業的有關證書進行查驗,必要時可向有關農機管理部門進行諮詢,搞清楚後再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