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全面提升,農民掙錢?2樣東西迎來漲價,農民還是難

近期國際糧食的漲幅比較大,國內4大主糧價格也在提升,其中大豆已由往年的1.6元每斤漲至2.2元每斤,玉米由0.8元每斤漲至0.95元以上,小麥的收購價也上漲到了1.23元每斤,水稻價格也因大米的飆升而不斷上漲。


糧價全面提升,農民掙錢?2樣東西迎來漲價,農民還是難

不過國家也明確指出,國內糧食並不會長期性的漲價,畢竟我國的糧食接連5年在1.3萬億斤以上,2019年的總產量也大豆了13277億斤,人均糧食量為470千克,超出了國際400千克的安全標準,我國的庫存也超過了2億噸,尤其是小麥和稻穀,庫存為9000萬噸、1億噸以上,足以滿足一年的消耗量。而在2019年穀物進口量不到300億斤,且只是為了改善口感。

目前各地的春耕也比較穩定,春播面積也超過了1億畝,而目前的小麥生長也非常利好,夏糧的豐收有望,因此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而目前的糧價提升,大家的收益應該會有所提升,不過很多人卻表示,農資成本大增加,農民難啊!

糧價全面提升,農民掙錢?2樣東西迎來漲價,農民還是難

一、農藥

今年的農藥價格較2019年同期有一定的上漲,主要還因草地貪夜蛾的潛在因素,讓不少農民提前備貨,大家都在積極的購買農藥進行預防,因此也讓這個市場看漲需求不斷。不過對農藥價格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印度“封國”了。

作為世界第4大農化國,同時也是第2大仿製藥製造國,印度的產業主要是原藥的生產,中印企業的產業鏈相同,很多產品都在搶佔市場,比如說菊酯、草銨膦等。不過我國的不少農藥原料,需要從印度進口才行。

就拿醚醛這種原料來說,它是生產菊酯類農藥的主要成分,我國每年需要消耗6000噸,但其中近一半的原料需要從印度進購,不過因印度的工業生產擺停,以至於相關原料的生產受到阻礙,如此一來自然是讓我國的農藥生產受到一定的限制,到時候相關產品或許會持續提價。

不過印度的形勢目前也在變好,相信他們的工業生產能夠馬上啟動,從而促進我國的農藥生產。

糧價全面提升,農民掙錢?2樣東西迎來漲價,農民還是難

二、複合肥

目前的複合肥價格持續堅挺,它在農業領域中的需求比較高,從2015年開始就因受環保的影響漲價,2019年的產量超過了4555萬噸。複合肥中,尿素成分佔比為24%,氯化鉀為0.25%,而磷酸一銨為0.34%,其中尿素和磷銨等單肥的價格2019年前幾年迎來了大漲,但在2019年下跌了11.6%、19.6%。

不過複合肥就不同了,價格差從691元每噸提升到了760元每噸,其漲幅則是增加了10%。也就是說,單質肥的行情不如人意,但複合肥有望迎來新的增長。

糧價全面提升,農民掙錢?2樣東西迎來漲價,農民還是難

其實目前國家也對農資行業進行了調控,推進農資企業的開工,並打通農資下鄉的通道,從而抑制價格的下跌。而目前的農資行業復工率達到了98%,產能恢復率也為90%,可見接下來的農資應該會保持穩定狀態,農民別有太大的壓力,對此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