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搭載麒麟 990 5G 芯片,還帶來了可玩性更強的潛望式長焦鏡頭,這樣的榮耀 30 Pro 你喜歡嗎?

把帶「S」後綴的產品放在標準版之前發佈,這樣的情況在手機行業裡並不多見,榮耀就是這麼做的,榮耀 30S 的發佈時間足足比榮耀 30 系列早了半個月。至於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發佈策略,其實倒也不難理解。

一方面是產品定位,榮耀將榮耀 30S 的 S 解釋為 Sight 視野、Slinky 窈窕、Spark 靈感,和以往大家印象中的閹割版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另外一方面,3 月 30 號那場發佈會除了手機,也相當於正式發佈了榮耀 30S 搭載的那顆麒麟 820 5G 芯片。

對於榮耀 30S,官方打出了「美由『芯』生」的宣傳語,在美的基礎上重點強調了芯片,而在榮耀 30 系列身上,影像能力成為了最主要的賣點。此次榮耀 30 系列也採用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產品策略,包括榮耀 30、榮耀 30 Pro 以及榮耀 30 Pro+ 三款機型。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聊「大杯」榮耀 30 Pro。


前置雙攝,6.57 英寸「飛瀑屏」

在全面屏這件事情上,今年手機廠商們算是達成了一致,近來發布的常規 5G 手機基本都採用了挖孔屏的方案。不過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即便是同一品牌的手機,所選擇的產品路徑也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有單孔也有雙孔。

哪種做法更合理?站隊單孔的人認為雙開孔觀感不好,喜歡雙開孔的人覺得實用性更重要,這個爭論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一個令大家都滿意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在當前工藝水準下,不存在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哪種方案更符合產品整體「定調」。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從這個角度來講,既然官方把榮耀 30 系列叫做潮流影像旗艦,那麼做成雙開孔也是無可厚非的,除了一顆 3200 萬像素前置主攝,這次榮耀 30 Pro 還帶來了一顆 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至於前置超廣角鏡頭是否重要,理解起來其實也很容易。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就日常我們使用最多的自拍場景來講,使用頻率最高的可能還是主攝,畢竟無論是硬件參數還是算法調校上,它都要來得更好一些。但逢年過節時,能夠把一家人團聚的時刻放在一張照片中記錄下來則更重要,這時超廣角鏡頭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我可以不用,但需要的時候你得有」,以這句話來形容手機的前置超廣角鏡頭還是比較貼切的。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屏幕形態上,榮耀 30 Pro 也選擇了今年行業比較流行的曲面屏,官方叫做「飛瀑屏」。它的曲率為 70°,在近來一眾曲面屏手機中屬於相對較大的一個。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握起來會比較舒服,另外一個則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誤觸,不過側面看邊緣會有輕微偏色,這也是採用曲面設計的通病。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規格參數方面,榮耀 30 Pro 的屏幕尺寸為 6.57 英寸,OLED 材質,分辨率為 2340 × 1080,擁有 92.30% 的屏幕佔比。屏幕指紋的解鎖速度以及準確率沒啥可說的,屬於目前行業一流水準,個人而言,如果指紋模組位置向上挪一丟丟易用性會更好一些。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186 克機身重量,久違的好手感

翻過來看下機身背面。榮耀 30 Pro 和榮耀 30 均擁有五種機身配色,除了文章中展示的綠野仙蹤版本,還有幻夜黑、霓影紫、鈦空銀以及流光幻鏡可選,榮耀 30 Pro+ 則為三種,少了霓影紫和流光幻鏡配色。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就我們手裡這臺綠野仙蹤版本來看,它的綠色相對比較淺,另外在光線照射的情況下,可以明顯看到後蓋加入了許多特別的紋理設計,直觀視覺效果上會給人一種立體感,還是挺特別的。當然,好看與否是一件比較主觀的事情,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即可。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細節處理上有兩個值得一提的點。首先,榮耀 30 Pro 的中框非常非常窄,只有 1.3 毫米,加之機身正面反採用了對稱的 3D 曲面玻璃設計,側面看上去整個機身厚度要更薄一些;另外,榮耀在它的後置相機外圍做了一圈金色的金屬切邊,作用也很簡單,除了用來作為修飾,也多少讓後置相機不會顯得過於突出。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中框的頂部和底部處理也特別,和現在大多數手機產品做法有所區別,榮耀 30 Pro 並沒有像 iPhone 11 系列一樣採用圓潤的一體弧形設計,而是在中央位置做了一個明顯的凹槽,比較有意思的是,它的凹槽邊緣兩條稜線是水平的,無論正反,其都可以不借助其它輔助物直接站立在水平桌面上。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對於我來講,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拍圖的時候要方便很多。而從實際體驗角度出發,由於機身底部受力面積相對比較平均一些,其更重要的地方是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長時間使用手機時對小拇指造成的壓力。另外,其凹槽兩側做了一定弧度,不必擔心出現硌手的情況。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榮耀 30 Pro 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是輕,無膜、不插卡情況下我們的實測重量為 187 克,和官方宣傳的 186 克基本吻合,在 5G 手機中屬於非常非常輕的一個,是近期我摸過所有 5G 手機中整體握感表現最好的手機之一。


後置三攝,潛望式長焦鏡頭

重點來說下榮耀 30 Pro 的影像部分。它的後置相機採用了主攝+長焦+超廣角的三攝設計,其中主攝為 4000 萬像素超感光鏡頭,索尼 IMX600 傳感器(榮耀 30 Pro+ 主攝為索尼 IMX700 傳感器),超廣角鏡頭為 16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支持 5 倍光學變焦、10 倍混合變焦、最高 50 倍數碼變焦。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稱 30 Pro 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採用了雙結構 OIS 光學防抖,簡單來講,其分別在稜鏡和鏡頭兩個元器件上都搭載了 OIS 光學防抖技術,對比普通潛望式長焦鏡頭的防抖設計,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迴避像旋現象,從而來獲得更好的防抖效果。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針對長焦拍攝時容易出現抖動的情況,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雙結構 OIS 光學防抖,榮耀 30 系列也引入了 AI 長焦超級防抖算法。其可以利用 AI 算法結合 OIS 光學防抖和 EIS 電子防抖,來自動比較合理的畫面路徑,然後把位置變化比較大的圖像自動分佈在平滑的路徑上,這一點在利用長焦拍攝時可以明顯感知到。

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後期處理: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5 倍變焦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10 倍變焦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50 倍變焦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超廣角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人像模式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夜景模式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夜景模式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夜景模式

就實際樣張表現來看,榮耀 30 Pro 的夜景模式並沒有過於追求高亮度,而是在保證亮度的同時兼顧了畫面質感,整體表現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拍照部分總結來看,這款產品比較突出的優點有兩個,其一是防抖能力足夠出色,另外它的長焦鏡頭對焦速度令人滿意,能夠很快完成對焦。我們在拍攝過程中還發現了一項很實用的功能,超過 15 倍變焦的時候,屏幕左上角會自動出現一個「長焦畫中畫」,用來幫助你更快找到被拍攝物體。


麒麟 990 5G 芯片,40W 快充

核心硬件配置上,榮耀 30 Pro 和榮耀 30 Pro+ 均搭載目前華為頂級的麒麟 990 5G SoC,榮耀 30 則首發搭載了全新的麒麟 985 芯片。存儲組合方面,榮耀 30 Pro 有 8GB+128GB 和 8GB+256GB 兩種可選項,榮耀 30 Pro+ 為 8GB+256GB 和 12GB+256GB 兩種規格。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對於麒麟 990 5G 這顆芯片大家也比較熟悉,它採用 7nm+EUV 製作工藝,CPU 部分為 2×Cortex A76 大核+2×Cortex A76 中核+4×Cortex A55 小核設計,GPU 部分為 16 核 Mail G76。另外,AI 運算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對比麒麟 970 其 AI 性能提升了 12 倍。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網絡部分,榮耀 30 Pro 支持 2G/3G/4G/5G 全網通、NSA/SA 雙模 5G,覆蓋 n79、n78、n77、n41、n3、n1 在內的全球主流 5G 頻段,同時這款產品也同樣帶來了 WiFi 6+,空口理論峰值速率可以達到 2.4Gbps,相當於標準 Wi-Fi 6 的加強版本。當然,想要體驗到該技術所帶來的超高網速,需要和相應路由器來配合使用。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至於大家比較關注的續航方面,榮耀 30 系列電池容量均為 4000mAh,不過在快充方面有著一定區別。榮耀 30 Pro+ 支持 40W 有線快充以及 27W 無線快充(無線充電底座需要單獨購買,原價為 199 元),榮耀 30 Pro 則只支持 40W 有線快充。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就實際測試結果來看,利用原裝有線充電器,榮耀 30 Pro 10 分鐘可以從 0 電量充至 28%,20 分鐘可以充至 52%,30 分鐘可以充至 73%,40 分鐘可以充至 88%,50 分鐘可以充至 95%,完全充滿大概需要 80 分鐘。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從我們繪製的充電速度曲線圖上可以清楚看到,榮耀 30 Pro 30 分鐘之前的充電速度非常快,這也是快充「短時間回血」的核心。不過後半段榮耀的調校相對保守一些,尤其是電量超過 95% 之後,速度明顯會降下來進入持續涓流充電狀態。


雙揚聲器、線性馬達、NFC 都有

5G 進入到普及階段之後,在能夠支持 5G 網絡的基礎上,如何讓手機變得更加易用成為了一件亟待解決的事情,減重就是此次榮耀 30 Pro 走出的重要一步,將重量壓到 186 克這樣一個難得的數字之後,其所帶來的體驗提升是實實在在的,非常容易感知到。

榮耀 30 Pro 體驗:「超大杯」很強,「大杯」用起來怎麼樣?

而在影像能力方面,雖然從硬件規格參數上它要稍弱於超大杯榮耀 30 Pro+(主要是主攝之間的差距),但對比目前其它同價位產品來看,也並沒有落於下風,尤其是潛望式長焦鏡頭的加入,不僅讓其在變焦拍攝方面有著足夠競爭力,也帶來了更強的可玩性。

其它方面,諸如雙揚聲器、線性馬達、多功能 NFC 以及紅外遙控等等在內,榮耀 30 Pro 也都沒有落下。綜合看下來,不支持高刷新率和無線充電算是這款產品兩個稍有遺憾的地方,當然,這些都能夠在榮耀 30 Pro+ 身上獲得。

最後來說下相關銷售信息,榮耀 30 Pro 8GB+128GB 版本為 3999 元,8GB+256GB 版本為 4399 元,將於 4 月 21 日正式開售。購買建議上,如果預算相對比較充足的話,可以考慮直接入手頂配版本,土豪可以移步去看下隔壁的榮耀 30 Pro+。




更多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