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答疑:法無定法,此一理念如何才能不執著?

淨空老法師答疑:法無定法,此一理念如何才能不執著?

答:這個法,從本體上來講它是無法,本體空寂,是沒有法的。這一切法從哪裡來的?一切法是從變化當中來的。變,它是不定的。這樁事情佛經裡面說得很多,說得很透徹。本來沒有,為什麼現在會有宇宙、會有人生、會有森羅萬象?這些東西是無中生有。根據什麼道理生的,什麼方法生的,這演變的經過又如何,這些在佛經裡頭統統有非常詳細的說明。說明得最詳細的就是唯識,唯識可以說是專門研究這個東西;說到綱要裡面,《楞嚴》說得就很清楚、就很明白,所以佛法裡頭常說,開智慧的《楞嚴經》。《楞嚴經》開什麼智慧?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源,宇宙人生的來源,宇宙人生的演變,《楞嚴》詳細的給我們說明,給我們研究、討論。《楞嚴經》文不長,雖然只有十卷,大概總共只有六萬多字,六萬多字在今天一般書本是小冊子,不算長的文字。但是它有很深的深度,我們讀《楞嚴經》不太容易體會,這就是一定要看註解,希望古人提供給我們做參考。註解,古德的註解也有相當的深度,而且《楞嚴經》註解多,我知道的差不多將近一百種,我所看過的大概有三十多種,所以這就相當的困難。

古注裡面可以說以長水疏為代表,長水是宋朝時候人,這個本子有沒有單行本流通我不知道,好像在臺灣沒有印過長水的疏。臺灣印的《楞嚴經》的本子不多,我見到過的有交光大師的《正脈疏》,在臺灣能看到的,這是明朝時候的註解,也是《楞嚴經》權威的註解。有孫仲霞的《直解》,也好,他那個《直解》是簡單扼要,是相當好的一個本子,這是早年間,是臺南慶芳書局出版的。近代的就是圓瑛法師的註解,由於白聖法師提倡,這在臺灣,《楞嚴經》註解裡面可以說是流通最廣的,是一部很好的註解,深入淺出。圓瑛法師是近代人,我們研究《楞嚴》從他這個註解下手非常的理想,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另外在臺灣出版的還有守培法師的,守培法師有《楞嚴經》的註解,名字我一下想不起來,這也是近代人的,他的觀點、看法跟別人有點不一樣。還有一種註解,也是最近這幾年在臺灣流行的,就是海仁老和尚的講記,這從香港傳來的,值得做參考。因為海仁老和尚也是近代人,一九七八年在香港圓寂的,我跟他老人家見過一次面,也是討論《楞嚴經》。他圓寂的時候九十多歲,他一生專門研究《楞嚴》,這說得很詳細。

總而言之,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原理,像大經裡面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宇宙人生森羅萬象的現象是真心現出來的。真心是體,有體當然就有相,它會現相。這個相它起變化,如果沒有變化的相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諸法實相,那個就不起變化了。之所以相會起變化,它怎麼變化?是隨眾生心變化的,隨眾生的心想它變化,它就變十法界。十法界是總說,實在講無量無邊的法界,也可以說,說真話一個人是一個法界,法界無量無邊。十是歸納,無量無邊的法界歸納成這十大類,每一類裡頭無量無邊。所以,法界是隨著自己心想在變,你想它哪有一定的變法?沒有一定。因此佛說法也就沒有一定。就好像大夫治病,大夫治病處方有沒有一定?沒有一定,得要看你身是害什麼病,我給你處方下什麼藥,沒有一定的。不可能說有一定的處方來治一切病,那是蒙古大夫,準把人治死。所以李老師以前說,哪有一個人按照處方害病的!你們有沒有聽說按處方害病的?沒有。

因此佛就無有定法可說。佛說一切法是看眾生的心想,所以說應病予藥,藥到病除。遇到佛,佛給你說法,針對著你的毛病,你如果接受了,肯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那真的是藥到病除,所以見效很快。佛不在世了,後世這些佛弟子沒有佛的神通道力,所以接引眾生往往不契機,給你藥了,那個藥未必有效。藥雖然有,治不了病,不是藥不好,是不對症。今天這個經典,八萬四千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給一切人開的處方,不是為我們開的。我們今天讀這些經典、用這些方法,對治不了我們毛病,煩惱斷不了,智慧開不了,明心見性也達不到,為什麼?處方不對症。可是佛畢竟非常的慈悲,這些處方我們只能做參考,不是為我們講的這個經。佛慈悲在哪裡?他也考慮到後世,他老人家不在世了,後來還有很多毛病很深的人,業障重的人,怎麼辦?所以特別留了一服是什麼病都可以治的方子,決定有好處,決定不產生副作用的,這個處方就是念佛法門。這是不管你什麼毛病,你用這個法門都可以對治,只要你相信。所以這個方子才是第一處方。不但釋迦牟尼佛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用。換句話說,這在法無定法裡面它有個定法,這個定法就是念佛法門,特別是持名唸佛。不定法裡頭它有個定法,定法裡頭又有不定法,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在一切法裡面我們知道,一切法本身不定,所以佛說法就不定。唸佛法門它為什麼成為定法?你一定要讀《無量壽經》,你去研究大經,大經還要研究註解,因為大經我們看不容易看懂,字字句句裡面都是無量義,所以一定要研究註解。然後你才能體認這個法門是一個特別法門,是總治萬病的法門,能令九法界眾生即身成佛的不二法門,這樣才能肯定它,你才會發心去修學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