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逗B面——阿韋爾琴科《米西奈斯的玩笑》


戰鬥民族的逗B面——阿韋爾琴科《米西奈斯的玩笑》|2019讀#71


文 | Dove


這本《米西奈斯的玩笑》是第一次被【豆瓣鑑書團】選中寄來。

為了完成任務,囫圇吞棗讀了第一遍,寫了評論。這個月月初又翻了一遍,才敢說自己讀完了這本書。


戰鬥民族的逗B面——阿韋爾琴科《米西奈斯的玩笑》|2019讀#71


這本《米西奈斯的玩笑》收錄了作者的成名作短篇小說集《快樂的牡蠣》和長篇小說(中篇?)同名作品《米西奈斯的玩笑》兩部作品。

第一部《快樂的牡蠣》的閱讀體驗比《米西奈斯的玩笑》差些。這部百年前的幽默故事集有些梗老了有些梗變了,不過還是有幾篇令人記憶深刻,尤其是第一篇《自傳》。

我覺得讀這類幽默故事,還是發生在沙皇時期的俄國,還是不要抱著“諷刺”“挖苦”統治階級,“同情”勞苦大眾的預設立場。我讀著讀著,其實只是感覺作者想要寫幾個有趣的事兒,讓大夥樂呵樂呵一下,讀起來還是蠻輕鬆愜意的。

「米西奈斯的玩笑」

我還是挺喜歡這部同名的《米西奈斯的玩笑》。

四個玩世不恭的老油條戲耍一個年輕的小詩人"洋娃娃",不料卻把這個年輕詩人捧成了人生贏家的故事。

嗯嗯,我突然就想,這四個玩咖,不就是《歡樂英雄》裡的油膩中年版“大俠麼”?

這篇《米西奈斯的玩笑》的節奏有點像觀看趙本山的小品,以一種誇張的、戲劇式的方式講了一件挺有意思也挺逗趣的事兒。

「快樂的牡蠣」

這本《快樂的牡蠣》不僅是作者的出道作,還是成名作。這本小說集《快樂的牡蠣》七年間就再版24次之多,可見當時的火爆程度。

他的作品的幽默,就是我們在老式俄國電影中看到的那種幽默。也是蘇俄時代的政治笑話中隨處可見的那種幽默。

誠然,它挺有趣,也挺諷刺。

可能由於文化背景,或者是年代太久遠了,這些玩笑還是沒能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有些梗早就被玩壞了)

「一百年前的幽默」

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豆瓣的評分還停留在8.5。等我全部讀完,已經降到了7分以下了。

簡單看了大家的評論,還是和我的感覺一樣——不好笑了。

用現在的眼光看這部作品,的確有些趣味稀薄又囉嗦過時。尤其是文學性上有不少的缺陷。

因此,馬克吐溫成了經典,而阿韋爾琴科,若不是豆瓣的贈書,我都沒聽過這個名字。

幽默,也許就是人類最容易喜新厭舊的一種情緒了。

小時候會被《笑死人不償命》笑的人仰馬翻,現在在看卻是滿紙尷尬。

小時候覺得快樂無比的《還珠格格》,現在看來也是槽點滿滿。

好笑的事,好笑的話,它們的 “笑點” 太容易褪色了。

就像這本《米西奈斯的玩笑》一樣。


Dove,老去的80後,冒牌文藝中年。公眾號ID:Dove_booklist


戰鬥民族的逗B面——阿韋爾琴科《米西奈斯的玩笑》|2019讀#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