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文 | 符瓊尹


“我從來沒有想到電視劇可以拍成這個樣子。”

此條短評出現在8.8分的優酷港劇《嘆息橋》豆瓣主頁面上,這也是2020年開播的國劇最高分。能讓不少觀眾有此感慨,實在是因為這部劇出人意料。在開篇的三集裡分別換了三個主演視角——同一經歷,卻各有各的“事實”;角色還會直對這屏幕,“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對話。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不僅是形式,《嘆息橋》的誕生也與絕大多數港劇不一樣。在多數港劇還走內地-香港合資拍攝的模式時,它由優酷100%投資。而其“羅生門”式的愛情,也跳脫出香港一城的生活經驗,收穫了更廣泛的共情。

如此深度的港劇基因編碼,可以說開啟了港劇發展的新篇章。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回顧後發現,港劇在內地的互聯網遷徙,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從電視臺向互聯網轉移的1.0時代;與TVB的同步播出,並與香港多個內容生產單位達成合作的2.0時代;以及由《嘆息橋》拉開序幕的3.0時代。

曾被諸多觀眾念念不忘的“港味”,似乎也在《嘆息橋》這樣的港劇中被重新構建。

“港味”是什麼?對於許多觀眾而來,它或許是劇情密度大、節奏快的古裝劇,又是創作嚴謹、反映香港職業精英的職業劇;是桌上總有幾杯奶茶的茶餐廳,是下班後一起聊天的蘭桂坊;是“下午茶時間到”“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的煙火氣……在

內地劇集還不夠豐富的年代,這種新鮮的、有文化吸引力的港味一直存在。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然而到了3.0時代,距離內地觀眾第一次看到港劇已經過去將近40年。觀眾在成長和變化,香港文化也因此一直面對新的課題: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它與內地的文化、互聯網是如何交互的?《嘆息橋》們構建的新“港味”,是如何參與到當下的中國敘述的?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港劇的內地遷徙:從電視到互聯網

在電視逐步成為人們娛樂中心,但內地劇集產量仍然有限的80、90年代,擁有相似文化背景,同時製作更加標準化的港劇,迅速在內地觀眾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1983版《射鵰英雄傳》


“主要是那時娛樂方式少。”2011年,時任TVB戲劇總監的梁家樹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解釋當時內地對港劇的追捧。同時他也認為,港劇的“娛樂化”也更滿足觀眾的需求:“對於香港電視劇而言,一個最基本且一直沒有太多改變的元素就是‘娛樂’……它既包括娛樂性的情節,如奇思妙想、搞笑、矛盾衝突、誤會,更是指編劇構思的指導性思想。

在這樣的創作理念下產出的港劇,在內地的影響力也一直延續至新世紀。新世紀以後,雖然關於引進劇集的政策幾經改變,港劇一直是內地重要的引進劇之一。 除了電視臺播出渠道,碟片成為觀看港劇重要的渠道。2004年9月, TVB在內地推出了壓縮碟, 暢銷劇如《大唐雙龍傳》銷量可達10萬。而到了2008 年,全年經廣電總局審批引進的境外劇共 121 部,其中引進最多的是香港電視劇 38部,佔引進總數的 31.4%。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大唐雙龍傳》

然而這樣的火熱並未持續太久,2010年之後的港劇,已然開始走一條緩緩的下坡路。以內地觀眾最熟悉的港劇來源TVB為例,毒眸曾在推文《法證先鋒》從來不是TVB的先鋒中分析,2010年以前,基層員工頻頻抗議薪資,演員陸續離巢;2010年之後,演員仍在持續流失,更糟糕的是編劇組也大批出走。

內地的劇集市場也在迅猛發展。2003年,內地劇集年產量就已經突破萬集,而電視劇生產部數達到了四五百部。2007年,中國電視劇更是獲得三個方面的世界第一:生產數量世界第一、播出數量世界第一、觀眾數量世界第一。

內地劇集甚至已經開始搶佔港臺觀眾。2012年《晶報》撰文《港臺劇“橫行”的年代過去了內地劇正到處佔山頭》,便講述了內地劇成為香港電視臺競爭收視率的產品,黃曉明主演的《鹿鼎記》甚至成為2009年TVB開年大劇的現象。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TVB官網的黃曉明版《鹿鼎記》大推薦(圖片來源:新浪娛樂)

與此同時,港劇能在內地頻道上播出的時間也在被壓縮。2012 年,根據規定,港劇在各大上星頻道出場時間減少,而在這樣的轉折點中,另一種觀劇媒介視頻平臺開始出現,至今仍是港劇在內地最重要的播出渠道:2010年1月,優酷推出TVB頻道,成為了當時全網唯一擁有諸多正版港劇資源的視頻頻道;2013年,優酷土豆與TVB達成戰略合作,採購未來2年內TVB所有電視劇集。

至此,港劇和港劇迷們都開始了一場向互聯網的遷徙。但觀看平臺的互聯網化,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觀眾的圈層化。看港劇從一種大眾行為變成了圈層愛好。“上優酷看港劇”雖然被不少港劇迷知悉,但港劇市場卻難復當年盛況——觀眾的選擇太多了。

也許彼時最大膽的港劇迷都想象不到,有一天香港除TVB以外的電視臺也將登陸視頻平臺播出,而曾經“兩邊不討好”的內地-香港合拍劇,也會在不久後的幾年迎來黃金時代。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互聯網造“新港劇”

隨著港劇逐漸在內地電視臺匿跡,港劇迷的熱情都放在了視頻網站上,這從港劇在視頻網站的數據也能看出來——

據艾瑞數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港劇在全網視頻平臺的覆蓋人數常居TOP3,《法證先鋒III》更是以超3000萬的覆蓋人數,成為2011年11月覆蓋人數最多的港劇;2014年,在優酷獨播的《使徒行者》收官時播放量達13億,成為第一部播放量在內地破10億的港劇。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使徒行者》

可見,即使內地劇集市場已經由內地劇唱主角,港劇仍然有一批黏性極高的圈層用戶。他們把優酷當作大本營:據統計,2013年優酷站內港劇播放量超80億,2014年、2015年優酷站內僅TVB劇集播放量就已超過100億。

而在會員還不是視頻網站攻略重點的彼時,擁有廣大受眾的港劇,也許正因數據表現良好,很早就成為視頻平臺吸引用戶的“武器”。據藝恩數據《2015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顯示,在視頻平臺的付費版權劇中,港劇佔比為13%,位列第四。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圖片來源:藝恩數據 《2015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


這塊有價值的蛋糕,在會員收入越來越被強調的後來,也成為視頻平臺佈局的對象。2016年開始,視頻平臺與香港劇集內容生產方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兩種:版權採買、合拍(“港劇班底+內地投資”)。

版權採買方面,2016年優酷引入700集港劇。儘管如此,除了考慮內地觀眾審美的合拍劇外,引進劇方面,過去由於觀看渠道的限制,和播出時間的間隔,難以觸達到更廣泛的受眾。

不過,引進劇在2018年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一年,“時差”被消滅了,就在從2010年就開始耕耘港劇領域的優酷這裡。2018年3月的“香港國際影視展2018”,優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首次實現TVB劇內地、香港同步播出。當年10月,優酷港劇場嘉年華重點發布優酷與TVB同步播出三大臺慶劇《跳躍生命線》《兄弟》《是咁的,法官閣下》以及年底壓軸大戲《大帥哥》。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優酷與TVB播出的劇集

至於合拍方面,從2016年開始,《創世紀》《使徒行者》《宮心計》《溏心風暴》等經典港劇IP都宣佈將與內地視頻平臺共同開發,此外還出現了《反黑》《蝕日風暴》這樣共同開發的新“IP”。除了TVB之外,英皇、寰亞、邵氏等更多製作機構也加入了與視頻平臺的合作中,製作出更多口味不同的港劇。

在合拍項目的刺激下,不少內地觀眾心目中的熟面孔都重返港劇。比如《反黑》裡的陳小春,《蝕日風暴》裡的張智霖。甚至幕後製作人才們,都是港劇黃金時代的那批人——比如《蝕日風暴》的總監製,寰亞傳媒集團電視製作部董事總經理梁家樹,就曾製作《封神榜》《鍾無豔》《廉政行動》等港劇。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蝕日風暴》

在平臺的運作下,這些引進、合拍的港劇,也與用戶產生了更密切的互動。優酷對港劇用戶有著持續的運營:港劇迷可以與明星一起看劇聊劇、參加獨家的明星見面會、片場探班等;此外,優酷“港劇場”還根據觀眾需求,提供粵語專區、高清復刻等——這很內地互聯網。

用戶體驗得到豐富的同時,視頻平臺的加入,也給港劇提供了的更充沛的製作資金,如開發續集的《衝上雲霄》據傳就有2億成本的投入,《反黑》的單集製作成本也達300萬人民幣一集。

製作團隊也在極力擺脫人們對TVB流水線的“套路化”印象。“港片過去十年寫過的場面,都不要”“不要再有一群人突然停下來吃吃喝喝聊天的情節”。導演蘇萬聰曾對編劇提出要求。

這些試圖打破“套路化”印象的合拍劇和平臺定製劇,都作為排頭兵參與到了港劇變革實踐中。他們或起步於有廣泛粉絲基礎的經典IP,或誕生自港劇成熟的類型定位如警匪片、宮鬥片,既為後來的里程碑得以樹立,改良了土壤,也以漸進式的姿態,成為觀眾口中的“新港劇”。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新的時代,新的港味

和合作誕生的“新港劇”對應, 2016年開始,香港也開始出現了一些畫風新奇的“新港劇”。他們多為小成本製作,從內容到拍攝上都不拘一格,大膽實驗,呈現出與絕大多數觀眾印象不同的港劇。

以TVB為例,2017年至2019年,相繼推出了三部收視率逆襲的小成本作品《降魔的》《十二傳說》《金霄大廈》,以靈異故事反映香港當下的社會現實,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都口碑良好。“《金宵大廈》如果在五年前播出,效果可能會差很遠。過去幾年,香港觀眾在網絡上接觸到的內容多了很多,能夠接受的範圍也擴大了。”現任TVB副總經理的杜之克曾對毒眸說。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金宵大廈》

2016年成立的ViuTV則定位於年輕人群體,發出“讓觀眾更多選擇”的宣傳語,重視節目的創新程度。今年播出的《二月二十九》,導演編劇攝影師演員都是80、90後。“相比其他亞洲地區,香港近年絕少有青春愛情片,然後再配合科幻元素,拍攝出精彩的作品。“導演羅家駿曾在製作特輯中解釋拍攝初心。

此時,視頻平臺對港劇的理解,也從注重其“圈層性“變為港劇的製作能力,看重作品的”共情力量“。此次拿下豆瓣8.8高分的《嘆息橋》便是優酷和ViuTV合作的項目。合作期間,基於對內容的判斷,優酷保障了ViuTV在先鋒性方面的探索。相關負責人告訴毒眸,看到《嘆息橋》劇本,就知道這正是當下劇集市場所需要的。

此外,優酷還給到ViuTV大量的產業調查、文化普及和用戶研究。最終,嘆息橋叫好又叫座,“第一次買超前點播”“一口氣看完”不少網友在彈幕裡留言道。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嘆息橋》彈幕


這部臺詞犀利,劇情新穎,拍攝風格也充滿文藝性冷淡風的作品,《嘆息橋》也讓優酷繼2月拿下“視頻行業”月獨立設備數增長冠軍、3月憑《冰糖燉雪梨》拿下熱度冠軍後,拿下了開年的劇集口碑冠軍。


《嘆息橋》通往的,是港劇怎麼樣的未來?

數據來源:豆瓣、艾瑞數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


在毒眸看來,《嘆息橋》的叫好叫座,正是內地聯網平臺和積攢了4年的港劇變革力量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共振:經歷了一場互聯網遷徙後,如今內地文化正和香港文化一道,構建新派港劇的風貌。

無論是視頻平臺,港劇製作方,還是香港電視臺,都還在對新的“港味”做出探索。這個時代的香港有了新的故事,這個時代的港劇也對香港故事有了更新鮮的呈現方式,必然會有新的“港味”出現。

“過去一段時間港劇在內地曝光的機會比較少,新一代演員被認識的機會比較少,這個差距要追回來。”此前,TVB副總經理杜之克在優酷港劇場嘉年華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港劇近年來式微,並認為優酷同步播出對港劇和香港藝人的發展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而在今年,林保怡作為《嘆息橋》監製,在接受媒體紅星新聞採訪時則表示,港劇總要向走前:“以前港劇出現了很多經典,我很幸運演出了很多角色,《珠光寶氣》《金枝欲孽》等等。我其實沒有懷念的,人應該往前看,應該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理念,表現不同故事。”

“畢竟現在都2020年了。”他說。


1、《香港電視劇的製播現狀及與內地的競合展望_訪TVB戲劇總監梁家樹》,2011年

2、《港臺劇“橫行”的年代過去了 內地劇正到處佔山頭》,晶報,2012年

3、《林保怡“北漂”開公司,新劇對觀眾“有要求” 》,紅星新聞,20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