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力挺拜登、特朗普獨佔議題C位,疫情將如何影響美國大選?

記者 | 潘金花

200天后,美國下一屆總統大概率將在73歲的特朗普和77歲的前副總統拜登之間產生。當地時間4月14日上午,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發佈視頻,為前搭檔背書。

此前一天,在宣佈退選近一週後,民主黨前參選人桑德斯宣佈,支持拜登角逐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

13日下午,桑德斯“做客”拜登的線上直播節目。他呼籲所有美國民眾,包括民主黨人、無黨派人士還有共和黨人,團結一致力挺拜登,打敗特朗普這位“美國現代史上最危險的總統”。

奥巴马力挺拜登、特朗普独占议题C位,疫情将如何影响美国大选?

特朗普在3月中旬已鎖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而一度擁擠的民主黨賽場,如今也僅剩下領跑者拜登一人。

按照特朗普此前的說法,今年的大選將如期於11月3日舉行。他還明確反對讓選民通過郵件的方式投票,因為他認為這種方式可能滋生舞弊。不過,導致美國社會大面積停擺的新冠疫情,已不可避免地按下了大選進程的暫停鍵。

據《紐約時報》統計,截至13日,已有16個州和1個自治領土推遲了大選初選,或是改為郵件投票,並延長了投票期限。除了本月7日如期進行初選投票的威斯康星州外,大多數尚未投票的其他州都已將投票推遲至6月,原定於7月中旬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將推遲至8月中旬。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截至北京時間14日21時,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58萬例,死亡則逾2.3萬例。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的模型預測,美國確診病例數正在接近峰值,疫情預計將在5月逐漸減弱,到8月,美國預計將有68841人死亡。

疫情的持續蔓延同時打亂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大選節奏。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上月31日報道,公眾對疫情的高度關注,正在使得民主黨可利用的“籌碼”逐步減少,比如氣候變化、槍支管制、醫療保健等能夠與特朗普形成鮮明對比的議題。

曾在2004年角逐民主黨候選人提名的霍華德·迪恩表示,今年的大選原本就是對特朗普的一次“公投”,只是現在的焦點已經從廣泛的議題,縮小到了他“是否稱職和明智”之上。

儘管在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 13日發佈的最新民調中,對特朗普“抗疫”工作的認可及不認可率已從3月中旬的53%/39%扭轉至45%/49%,但在蓋洛普3月底的民調中,民眾對特朗普的總體工作支持率曾一度回升至49%,即其任內新高。

疫情所致的投票率下降也將給民主黨帶來壓力。《國會山報》3日援引分析稱,由於在教堂、學校以及走訪中動員選民的工作受到影響,而富裕和低收入社區之間又存在“數字鴻溝”,特定群體的投票率或將因此下降,比如非裔美國人和年輕低收入者等民主黨關鍵選民。

為此,民主黨也在調整策略。眾議院民主黨人正在推動以郵寄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議長佩洛西也呼籲,在下一輪刺激計劃中增加相應資金支持。民主黨還正在將矛頭對準特朗普政府“抗疫遲緩”,3月16日至4月7日,民主黨已在電視廣告中花費了超過1540萬美元,是共和黨同期廣告支出的近三倍。

而對於特朗普來說,無論是疫情肆虐、股市熔斷,還是市場動盪、失業率飆升,都正在打擊他的“連任王牌”。美國勞工部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經濟大面積“停擺”,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連續兩週超過660萬。

此外,“保持社交距離”也正在影響特朗普和選民的聯繫。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學者、曾在美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工作的查爾斯·埃德爾(Charles Edel)7日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網站撰文指出,舉行集會一向是特朗普的競選利器,在2016年大選中,他舉行了超過300場集會,任職總統期間也有近100場。

但隨著美國各州紛紛落實“居家令”,競選集會將不得不取消。“沒有人群,對特朗普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特朗普傳記作者邁克爾·德安東尼奧(Michael D'Antonio)說,“我想他也清楚這一點。”

不過,與在疫情中被邊緣化、可操作空間有限的“挑戰者”拜登相比,每天在白宮疫情簡報會上露面的特朗普,仍擁有更高的曝光度,也更易於塑造個人形象。

“特朗普正在塑造一個戰時領袖的形象,選民或許會認同特朗普的說法,即他一個人就能解決疫情,”埃德爾寫道,“但隨著在社區中面對大流行現實的美國人越來越多,這將取決於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應對這場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