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前幾天帶孩子們出去玩,陽光尚好,微風清徐,心情也跟著很是不錯。

孩子們在路上總是習慣性的打打鬧鬧,兩個大孩子明顯更為伶牙俐齒一些,常常把小寶給懟的,說話都有些不利索。

我也習慣性的保持中立,只要他們相互間,不傷及身體,不相互鬥毆,言語不過分,行為夠坦蕩,我更喜歡“他們在鬧,我在笑”的模樣;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我們何不返璞歸真,淺笑安然度過每一段相守的日子呢?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有一會兒小寶總算找到點兒感覺,滔滔不絕的把自己知道的奧特曼逐一介(XUAN)紹(YAO)給哥哥姐姐。可是中間的過程難免會有偏差,很快又被姐姐找到破綻,開始連軸“反問”。

7年的年齡差,智商自然也不會在一個水平線上;而大寶走在我身邊,看著姐姐和弟弟的“唇槍舌戰”,偶爾還笑著在姐姐“詞窮”的時候幫襯一二。

小寶很快就被哥哥姐姐追問的啞口無言,終於忍無可忍的開始“發飆”:“我不和你們玩啦!”

說完,氣哼哼的來找我,求抱抱,求安慰。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大寶笑著問我:“為什麼你不幫幫小寶?”

我一邊抱起小寶輕撫他的情緒,一邊笑著回答大寶:“小孩子說話,大人不插嘴!”

大寶立即對我伸了大拇指:“好樣的啊,媽媽!很少大人能做到這樣,繼續堅持,加油!”得了,這孩子,隨時不忘鼓勵我幾句;正如我隨時不忘誇獎他們幾句一般。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是的,孩子們到目前為止,對我一直都保持著坦蕩蕩的狀態。

大寶的手機和平板的密碼都是第一時間告訴我的。而我,也從不會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翻看他的手機和平板。

他和同學們之間的聊天也從不避諱我,還常常會在語音的時候說一句“我媽就在旁邊呢,讓她說兩句。”倒是讓我有些尷尬了,不知道說什麼好。偶爾我會粗著嗓門說一句“寫作業去吧!”倒惹得他的同學們羨慕他的媽媽說話好“溫柔”。

他把自認為是自己內心最喜歡的那個小女生,直截了當、大大方方的介紹給我認識,毫不遮遮擋擋。其實,“情竇初開”是美好的,家長如何引導才是重要的;不過對於他這般年齡來講,還談不上“情”,只不過是聊得來、願意與之交往罷了。

姑娘則非常喜歡和我分享她看到的搞笑視頻,也喜歡沒事兒就抱著我,各種的親暱。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我非常珍惜這樣的時光,往往被“過來人”稱之為短暫又幸福的時光。

因為據“過來人”說,孩子到了青春期,總會有那麼一段的“叛逆”,各種各樣的“作”,不把家長氣個半死不罷休的模樣,毫無例外。

我被這樣“毫無例外”的肯定語序深深地影響著,總是心懷忐忑的等待著這樣的時間到來,又總是絞盡腦汁的琢磨著如何規避這樣的時間到來。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最近大寶玩遊戲,也總是企圖拽著我,讓我在旁邊看著他玩。有次非要我下載“吃雞”,然後帶著我去打,看我在裡面圓圈打轉轉,他就反覆交代我,讓我就躲在房間裡就好。他去撿裝備、他去弄車,他衝鋒陷陣……如今打“王者”,也是如此。

好在他習慣於把作業寫完之後才開始玩,而我們曾有的衝突就是,他認為的“作業”範圍,和我理解的“作業”範圍,似乎有些偏差。所以,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總是在催他的作業,而他總是很委屈的認為“作業”是永遠也寫不完的,就是家長“滿滿的套路”罷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我們也算是找到了其中的“平衡點”,把所有的作業,包括興趣班的,包括需要讀的、背誦的,都列舉出來,做到彼此心知肚明。然後讓他自己列出的計劃,按時按量完成作業,皆大歡喜。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有時候,家長學會“閉上嘴”,往往會比不住的“叨叨”,效果更好。就像在孩子們寫作業的時候,我很少給予他們所謂的“指導”。

首先,我的知識架構,可能和老師現在所講的知識架構不一樣。

那麼我自認為對他們的幫助,就有可能會成為他們的“桎梏”;所以,若非老師要求,我極少給孩子去講題,只需要偶爾看一看他們作業的正確與否(學習質量)、字體工整與否(學習態度)就好。

其次,作業中若是他們不會,那麼一定是對當節課的知識掌握的不夠好。

作業本就是鞏固課堂學習的,所以讓他們重新看書、查資料、重複學習,比我上杆子、較著勁兒的給他們輔導,效果要好得多。相對於“輔導”,我更喜歡聽聽他們的解題思想和理由,讓孩子們去說,我來聽就好。

第三,面對作業中的錯誤,家長要學會使用簡單的反問。

反問的效果真的很強大,能夠瞬間幫助孩子“撥開迷霧”,又成功避免了親子間輔導作業就會“雞飛狗跳”的“真香”定律。

比如看著孩子的選擇題: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1( )。

大寶填寫了1立方厘米。

我指著這個,問了一句“是嗎?”

大寶立即遲疑,然後恍然大悟,是1立方分米!

順手再畫一個1立方厘米的東西,讓他自己做個對比,一目瞭然就好。空間概念不夠好,咱們就多舉幾個例子,練習練習OK啦。

我不必多指責,他也不必多解釋。


家長只要學會適當閉嘴,陪孩子寫作業,就會遠離“雞飛狗跳”定律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我記得西方有句話說:上帝給我們一雙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不就是讓我們要“多聽少說”嗎?

而我們中國也有成語說:言多必失。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不是家長多說了,孩子就會聽;而是家長說到位了,是畫龍點睛,而非畫蛇添足,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