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避雷指南:如何挑選“抗風暴”的優質項目?

文節選自《“信”而“託”之——信託投資精品專欄

》,掃碼獲取200+min音頻詳解及10W+字專題報告

信托避雷指南:如何挑选“抗风暴”的优质项目?

文/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徐子鈞

挑選信託產品,首先是要挑選信託機構。雖然我國信託業有嚴格的准入標準,市場上正常運營的68家信託機構都是背景強大的老字號,但是在信託違約常態化下,優中選優是保證安全的基礎。那麼,怎麼選擇靠譜的信託機構呢?

根據信託公司的評級和排名可以簡單判斷,儘量選擇TOP10的信託機構。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排名去選擇信託機構。一方面,同等情況下,排名靠前的信託機構通常會把客戶的收益率壓低,自己留存更多利潤,排名靠前的中信、平安低收益在業內都是有名的。只盯著TOP機構,會錯過很多高收益的項目。另一方面,排名是滯後的指標,只能反映信託機構的歷史表現,不代表今年的表現,比如安信信託,是兩家A股上市的信託公司之一,業績表現也一直位居行業TOP3,不過今年頻繁踩雷,排名直接掉到了末尾。所以,我們最好還是自己對信託公司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在風險可接受的情況下,擴大備選機構的範圍,避免不必要地犧牲收益。

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評估:

第一,股東背景。政府類信託機構表現明顯領先,收益率和安全性表現都是最好的。央企系、國企系和民營系三類,平均預期收益率依次提高,但安全性排名正相反。

第二,風險承受能力。在剛性兌付從實際意義上結束時之前,平臺能否承擔得了連帶責任,仍是投資者選擇信託產品首先需要考慮的。主要看三點:一是平臺規模,包括累計發行信託規模、註冊資本、實收資本等,平臺規模足夠大才有實力對違約項目兜底兌付;二是不良資產率,不良資產率過高的公司,一旦同時觸發,即使機構有心兜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三是風險覆蓋率,風險準備金覆蓋率越高的機構,對違約的兜底實力越強。

第三,主動管理能力和投資風格。主要也是看三點:一是信託資產規模,特別是主動管理類信託規模。這個和你選擇的信託類別也有關係,不同公司重視的方向不一樣,有些信託公司可能總規模排名不靠前,但某一類信託規模特別靠前,那你在選擇這類項目的時候肯定要優先考慮這家信託公司。二是管理團隊。信託公司跨越的投資領域較廣,需要更多複合型人才和專業領域人才。最重要的是,團隊結構必須完整,要有盡調團隊、審計團隊、風控團隊和技術顧問等,把控項目風險。三是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是管理能力最直觀的體現,風險收益率越高的機構,在保護信託財產完整的同時,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第四,項目歷史違約情況。前期項目違約數極高的機構,可能項目前期盡調不盡職,或者項目評估團隊投研、風控能力差,未來爆發風險的可能性大。

第五,兌付危機解決能力。一方面,如果這些公司的歷史違約項目沒有被兜底兌付,未來項目剛兌的可能性也不大,投資時應該避開這一類公司的信託產品。另一方面,對於出現兌付危機,卻置之不理、不制定還款計劃也不溝通對手方協商解決,只是單純宣稱能夠如期兌付的信託機構,要謹慎選擇。

接下來就是選產品。挑選產品時應重點關注以下七點:

第一,項目還款來源。還款來源越穩定、多元化,信託越安全。分為第一還款來源和第二還款來源。

第二,項目相關材料是否真實、齊全。

第三,投資方向。

第四,項目質量。

第五,投資顧問背景。

第六,信託結構。

第七,投資收益。

本文節選自《“信”而“託”之——信託投資精品

專欄》,完整文稿及視頻請掃碼查看。課程前四章已經全部上線,最後一章“家族信託篇”將陸續上線,敬請繼續關注

購買信託專欄

暢聽完整課程

信托避雷指南:如何挑选“抗风暴”的优质项目?
信托避雷指南:如何挑选“抗风暴”的优质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