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1948年10月3日,世界上第一張人民幣在阜平縣的一個小山村誕生了,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人民幣正式發行,從此無數中國人花上了自己的鈔票。時至今日,人民幣已經走過了72個年頭,我國前後共發行了5套人民幣,設計也是越來越國際化、藝術性,尤其是2015年新版的百元“土豪金”,讓老百姓是越發愛錢了。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我們都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為什麼新版100元人民幣上的“元”卻寫成了“圓”字呢?其實,自從中國有了法定的統一貨幣以後,貨幣上的“元”都寫成了“圓”,這就不得不從明清時期的歷史說起。明清時期,中國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是銀子,但是官方一直沒有鑄造過全國統一的制式銀幣,人們在使用銀子的時候,需要看成色,並且用秤來稱,所以這一時期的銀子是以“兩”作為計量單位的,也被稱為銀兩。

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由於外來銀圓的成色、重量統一,且攜帶方便,而中國傳統的銀兩因成色、重量不一致,在使用時需要切割,甚至是重新熔鑄。所以,中國的商人往往喜歡用國外的銀圓,而不喜歡用國內的銀兩。到了民國時期,就開始以“圓”為單位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沒有改動這個價格單位。

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對此,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回應稱:“圓”字屬我國文字中的傳統漢字,有多種用法、包涵多種意思的文字,在《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典籍中,除了註釋其它用處外,其中註解為貨幣單位,與“元”在貨幣上同用同意,可互為通用。也就是說,在貨幣上既可以印“元”也可以印“圓”,兩者都是正確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上印的是“圓”,而硬幣上印的是“元”,這就是你看到的同一套人民幣兩種用法同時存在。

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生直接認出來,為何70多年一直不改?


“圓”原本只是個貨幣名字,也是貨幣單位,如今已經沒有銀圓,所以元也不再是貨幣單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幣上的“圓”更像是歷史的印記,人們也習慣了這種用法,所以就沒有糾正過。“圓”和“元”本質上就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簡化的“元”而已,但人民幣上一直保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