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事件有感

教師應該靜下心來鑽研自己的教學,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古話有之。少些名利,少些鑽營,少些沽名釣譽,方可淡泊明志。往往頭頂的光環越多,水分也就越多,虛榮和謊言也就越多,為人師表,立德樹人就是嘴炮,牌坊而已。

究其原因是琳琅滿目的各種評比,職稱的評定,而且還沒有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標準,濫竽充數者有之,混水摸魚者有之,一葉障目者有之,欺上瞞下者有之,所謂的公平也是不公平,所謂的不公平也是公平。怕的是靜者不靜了 ,淡定者也不淡定了,嗚呼,教育將不教育,完蛋了。

教師應該是一個高度自覺的群體,也是倍受關注和監督的群體,這是職業行規決定的。所以必須具備這個資格。有匹配的學歷和能力,心中有課堂,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責任 ,不能搞的太細太複雜。其實現在很多考核沒有在點子上,形式主義氾濫。現在學校都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教師的每一節課都可以錄下來存檔,減少不必要的聽評課和考核,一旦某位教師出現問題,完全可以倒查,最不好評定的環節課堂全部存在那裡,問題出在什麼環節會一目瞭然,為資格認定提供直接的材料,這樣更公平合理,也維護行業的嚴肅性。是不是四有教師(有學歷能力,心中有課堂,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責任),一查便知。有不有資格,一看便曉。該淡定便淡定了,該安靜的也安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