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獨立娛樂·出品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作者|妤十一

這年頭,美妝品牌瞅準女友粉購買力,想靠男色割韭菜的念頭無可厚非。可咱好歹在代言人選擇上走點心,搞個調性截然不同的明星舉倆產品,撬動的或許只有滿屏槽點。

鋼鐵硬漢的張涵予手握nars口紅,老實憨厚的雷佳音高舉茱莉蔻精華,滿臉“我佛”的許巍出現在修麗可發光瓶的廣告圖中,獨立君腦海裡迴盪起李榮浩的《不搭》。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首先獨立君堅定認為,沒有不好的男星,只有錯用的男星。猶記張涵予出席NARS彩條屋活動,吃瓜群眾看完官博返圖,靈魂深處發出天問:大哥這是突襲查封,還是收購談判?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其實,護膚品牌、美妝品牌簽訂男星代言,已不再是稀罕事。偶像文化和粉絲經濟狂飆突進,萬千迷妹用真金白銀創造著銷量神話,向市場不斷釋放著強烈的消費慾望。而用戶心理和審美趣味的迭代,倒逼著品牌為之改變。

雅詩蘭黛、科顏氏、植村秀、完美日記……國內外品牌都將觸手伸向了男明星們。鎖定範圍也從TFboys、張藝興、蔡徐坤這些流量偶像,逐漸擴張至張涵予、雷佳音和許巍等“邊緣”陣營。只要品牌夠瘋,我們距離唐國強老師代言美妝都不遠了!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同樣是邀請男星合作,有的是賓主盡歡,有的則慘遭群嘲。而想分享粉絲紅利的後來者,學習如何選擇對象、弄懂用戶心理和掌握合適玩法,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選代言,其實是顯學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追溯男星美妝代言史,繞不開日本天神級偶像木村拓哉。

1996年,受邀於化妝品公司佳麗寶,24歲的木村拓哉拍攝了兩條口紅廣告。而廣告播出後,在日本形成了轟動效應。戶外代言海報接連失蹤,廣告同款口紅幾度脫銷,木村拓哉拉開男星代言美妝的序幕。

有了木村拓哉的加持,佳麗寶口紅銷量倍數暴增。究其原因,正處人氣巔峰的木村拓哉,備受年輕女性追捧,擁有一定的基本盤。而木村拓哉絕世花美男的人設,又和美妝產品追求賞心悅目不謀而合,視覺刺激足以激活受眾的消費慾望。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時至今日,粉絲屬性和明星調性仍是決定消費市場大小的關鍵。因此,在年輕群體中極具人氣的流量偶像,一直是美妝品牌的首選。

猶記去年《偶像練習生》熱播,在萬眾期待中Nine Percent成團而成。從選秀舞臺上走出的九位偶像,各自憑藉舞臺表現和獨特人設吸粉無數。正處高光時刻的他們,贏得了大批美妝廣告主的青睞。

NPC接下悅詩風吟的中國區代言,蔡徐坤成了巴黎歐萊雅的品牌摯友,範丞丞拿下春雨面膜個人代言,陳立農將ABYBOM、相宜本草納入囊中……小哥哥們靠著各種代言,刷足了存在感。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粉絲為了證明自家偶像的商業價值,爭取更加優渥的代言資源,迅速加入了為愛發電的隊伍。相較於藍血品牌、電子產品,護膚品和化妝品本就是多數粉絲的剛需產品,本身存在可觀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流量明星代言化妝品能成為流行趨勢,也得益於兩者調性的高度匹配。這些偶像為觀眾進行舞臺表演時,本就是以“化妝的男人”示人。所以當他們拿起口紅、面膜和粉底液時,並不會形成強烈反差。

反觀張涵予和雷佳音,都是憑藉獨特的熒幕形象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而他們塑造的硬漢、中年男人的形象,和護膚、化妝相關產品似乎毫無關聯,容易讓人形成認知壁壘。

看到許巍老師和美白精華合作,大家都以為是P圖的藝術!畢竟是中年音圈老炮,整個抗皺產品都行啊。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不過選用了調性不搭的男星,尚能通過主題策劃、形象改造和後期處理等弱化反差感,甚至藉此實現創意營銷。最為致命的是,錯用了男星還給他整個和妝容不搭的死亡濾鏡。

白宇代言口紅,兩度引發網友吐槽。一來滿臉鬍子拉碴的他,著實大家期待的清爽、乾淨形象截然不同。既不能詮釋他的個人魅力,又無法凸顯產品特質。二來粉色的背景和濾鏡,更讓白宇整個妝容顯得有些邋遢。

雖說,網友調侃“看著油膩”“實力勸退”“有人會買嗎”時,粉絲都會甩出購買數據或是截圖進行反擊。自我安慰可以,獨立君還是要斗膽說一句,強湊的CP,不甜。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定製款、解鎖和福利,代言這場遊戲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看著對家捷報頻傳,上線秒空、追加生產和銷量百萬的商業故事層出不窮。眼紅的品牌爸爸按耐不住,也火急火燎掘金粉絲經濟,怎料換來的卻是吃相難看、堅決抵制的悲慘命運。

粉絲經濟全面崛起,徹底改變了代言生態。當試圖“割韭菜”的品牌日見增多,想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商家,為了迎合粉絲需求推出了配套的玩法。如今,代言早已成為了大型實景網絡遊戲。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粉絲追星中投入情緒成本,催化了系列感性消費,形成了規模性的購買行為。而玩家(粉絲)的心理機制,決定了製作方(品牌)如何設計遊戲系統。

以往,粉絲出於為愛發電、超越對家的心理,稍有牌面的品牌都能照單全收。但這更多的是調動忠誠消費者,沒能真正激發積極宣傳、密集消費的群體活力。

定製款、解鎖和福利模式的出現,無疑增添了這種“任務型”遊戲的趣味,讓粉絲徹底走上了又肝又氪的不歸路。

女皇色和楊洋色,堪稱代言遊戲中的“經典腳本”。2016年,美寶蓮官宣陳偉霆成為代言人,而且推出了名為“女皇色”的口紅單品。彼時《老九門》正播,主角陳偉霆人氣頗高,女皇(粉稱)隊列全面擴招。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美寶蓮秀出的定製一招,瞬間征服了陳偉霆的粉絲。這款口紅髮售僅20秒即售空,刷新了美寶蓮的歷史銷售記錄。單論產品並不出彩,卻靠著營銷成功出圈。

楊洋色也延續了這種打法,再度證明了定製款的魅力。如今,品牌方找到了性價比更高的玩法:聯合眾多明星,賦予他們不同的合作身份,再來收割各大粉群。

相對而言,形象大使和品牌摯友的身份不如代言人那般深度綁定。這意味合作過程中,品牌方大大壓低了合作成本,卻能借力明星人氣。而明星沒有嚴格的排他協議,還能掛靠大牌提升商業價值。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不過,吃瓜群眾面對各種身份眼花繚亂,而粉絲卻開始摸清了門道。當偶像合作品牌過多時,粉絲會通過評估品牌影響力、合作關係等維度,優先選擇購買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此外,品牌方還以寵粉的外衣包裹著慾望,通過解鎖視頻、抽送簽名、隱藏福利的渠道來推動粉絲完成銷量KPI。

張雲雷代言國貨稚優泉後,官方就推出了打call應援遊戲。購買制定色系產品,就能為張雲雷貢獻應援值。20萬打call值,解鎖張雲雷拍攝花絮視頻;50萬打call值,解鎖張雲雷簽名照10張,而100萬打call值解鎖張雲雷音樂教室公益活動。月銷10萬+的數據,足以說明這場代言遊戲的魅力。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當然,看似品牌明星彼此賦能的操作,最能賓主盡歡。粉絲們買買買還能給愛豆長臉,集體戰鬥力爆表。但如果品牌操之過急,像ido香水那樣設立排名,甚至給銷量差的偶像貼標籤,最終只會在粉絲吐槽和謾罵中敗下陣來。

化妝的男人們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除了男明星外,男性網紅、美妝博主也正成為護膚品和化妝品的重要合作方。國內美妝行業,女性用戶已經達到成熟規模,而男生成為了各家搶奪市場、拉新的重要板塊。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男妝市場正日趨精細化,多元場景激活這少年的消費活力。此前,CBNData聯合天貓美妝發佈了相關消費報告,指出護膚正成為95後男生的美容功課,他們的彩妝消費也遠勝前代。

獨立君體感明顯,周圍男生開始關注面膜、水乳,甚至是彩妝,並且願意為之付費。炒鞋費錢,但口紅經濟男女同樣適用啊。花幾百塊就能給自己買份禮物,甚至是買個“精緻”的標籤,想想還蠻划算的。

女粉為偶像肝銷量,男生靠博主學護膚。如今,微博、B站和小紅書上,湧現了大批美妝“男老師”崛起,俊平大魔王、Benny和陳萵筍便是其一。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這些男性博主,靠著對美妝(護膚)的獨特見解、豐富人設和自我營銷,先是迅速吸引了大批女粉。而後在原始粉絲的安利,優質內容的輸出下,呈現出明顯的出圈、甚至是擴圈優勢。

斯斯(化名)是通過產品測評認識的俊平大魔王。對護膚知識瞭解停留在隨手衝把臉就出門的他,一度因毛孔、黑頭和出油問題,被女同事調侃為“油膩男孩”。而斯斯刷微博時,無疑看到了俊平大魔王關於控油主題的視頻。

雖說戒心強的斯斯沒有照單全收,但這卻讓他開始留意一些護膚知識。而是大數據時代,用戶網絡痕跡給平臺推送提供了依據。在“搜索-推送-觀看”的閉環下,斯斯對美妝的瞭解和包容度不斷提高。

美妝品牌,進來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男星代言”

像斯斯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而他們或許就是美妝市場的新增長點。這麼說來,我們或許可以換個思路來看待男星代言。

雖說女生存在感超強的當下,日韓系的花美男更能勾起她們的購買慾望。那隨著男性市場擴寬,是否意味著也需要一批適合展現他們需求的代言男星?在這個意義上,糙漢代言美妝似乎也不是偽命題。只要方向找準,想必又將重塑代言生態。

可即便市場和明星格局如何變化,活糙的金主都難以博得消費者歡心。滿屏寫著死亡審美的組合還是少整,我們路人不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