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利用換枝模式,比單杆整枝增產50%以上,看了真開眼界。

隨著日光溫室大棚的推廣和普及,番茄成了溫室大棚的主栽品種之一。我們這裡的菜農憑著豐富的栽培經驗,總結出一套番茄溫室大棚生產的高產高效新技巧。此技術如果應用恰當,可使番茄畝產達2至2.5萬公斤,比採用常規單杆整枝法增產50%以上。

番茄利用換枝模式,比單杆整枝增產50%以上,看了真開眼界。


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現在番茄品種繁多,可根據當地喜歡的品種,選擇出最優良的晚熟品種。果實大、形狀好、耐儲運、質優價高的品種為最好。

種子處理。種子要用10%的磷酸三鈉消毒20分鐘,或用5%富爾馬林浸種30分鐘,沖洗乾淨後,再用55度的熱水浸燙5至10分鐘。用此方法處理種子,可防治病毒病和其它病害的發生。

育苗。育苗的時間以八月中旬為宜,選晴天無風時播種。壯苗的標準:株高25釐米左右,莖杆粗壯,節間短,具有9~10片真葉,葉片肥厚,葉色濃綠,根系完整,鬚根多,帶土坨,只現蕾不開花。

整地與施肥。產量的高低直接受土壤肥力條件的影響,番茄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對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要根據番茄需肥的特點,做到配方施肥,基肥以各種有基肥為主,一般畝施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三元複合肥100公斤,結合翻地施入土壤中,深翻35釐米,然後整平畦起壟。

番茄利用換枝模式,比單杆整枝增產50%以上,看了真開眼界。


栽植時間及方法。一般在九月底,十月初扣棚定植,定值一般採用澆溝淹畦法,即先按株行距用刮鏟栽苗,栽後蓋膜,劃破膜孔將苗掏出膜外,將薄膜兩側壓於小高畦兩側,然後澆足水。

栽培方式與密度。中晚熟品種因植株太高,長勢旺,一般畝栽3000~3500株,按大小行起壟栽培,大行距80釐米,小行距40釐米,株距30~35釐米。起壟方法: 整成南北向小畦,畦高12~14釐米,畦頂寬50釐米,將苗栽到小高畦的上部兩側。

定植後的管理。定植時澆足水,緩苗後控制澆水,勤中耕劃鋤,以促進植株根深葉茂,防治高溫高溼徒長。也可以視生長情況,在坐果前噴助壯素以防徒長。在每穗花序有2至3朵花開放時,選晴天上午用2.4—D蘸花。在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澆一次水,以後視土壤乾溼情況適當澆水,要保持地面見幹見溼狀態。結合澆水可陸續衝施肥料,在三穗果坐住後,每畝可衝施充分腐熟的人糞尿1000公斤或追施尿素20公斤,硫酸鉀十公斤。這次追肥很關鍵,此時正是大量果實生長膨大的時期,需肥量大,應及時追肥澆水。

番茄利用換枝模式,比單杆整枝增產50%以上,看了真開眼界。


溫度管理。現蕾開花期,晴天,白天24至26度,晚上12至15度,陰天白天18至20度,晚上12至13度。盛果期晴天白天26至28度,晚上18至13度,陰天白天控制在20至25度,晚上13至8度。深冬季節,在通風減少的情況下,應補充二氧化碳氣肥,可促進增產。

利用側枝再生的時間和方法。在主幹第三穗花前留兩片真葉打頂,待第三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在第二穗果與第三穗果之間,留一側枝代替主幹生長,如側枝長出太早,可在側枝上留兩片葉將頭打掉,等側枝上再生出側枝,如此換頭3至4次。此法的優點是及早摘心後有利於坐果和果實膨大,促進早熟,並能使生長點不斷更新,增強生命力,還能使植株結果部位上移緩慢。如側枝打頂後生長仍然迅速,可適當進行化控。同時,根據植株的高度和下部果實採摘的情況進行落秧,落秧後用土將盤繞在地面上的老莖覆蓋,然後澆水,促使莖上扎出新根。

番茄利用換枝模式,比單杆整枝增產50%以上,看了真開眼界。


防治病蟲害。番茄的病蟲害很多,應該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生態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加強棚內通風,降低溼度,發病初期可進行藥劑防治,一般噴2至3次,效果最好。

總結:利用西紅柿的再生能力,進行二次再生長,使產量翻上一番,充分的利用了溫室大棚的優勢,達到了高產高效的效果。其收益比普通栽培法高出一倍,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試。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評,農人心田在這裡等候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