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彭州市離成都市區19公里,它是“512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之一,地震在這裡再造了一段新的歷史,人們將永遠銘記。

這些地方不是熱門的景點,但也能吸引我停車下去走一走,因為我喜歡這樣的安靜,可以安安靜靜的去回憶過去發生的一切,也可以安安靜靜的去思考未來自己的方向。

小魚洞大橋地震遺址

從彭州市區到白鹿鎮的途中,你會看到路邊立著一個巨大“512”三個數字,它吸引了我停車,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這裡是“小魚洞大橋遺址”。這三個巨大的數字高5米,寬12米,厚1米。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這裡叫小魚洞鎮,被“512汶川大地震”毀掉的這座橋叫做“小魚洞大橋”,始建於1998年,竣工於1999年,橋長187米,寬12米。由於地處地震斷裂帶,垮塌成了“W”型。當我靜靜的站在橋頭,看著隆起的路面和垮塌的橋身,我在想當時的人們是怎樣的痛苦掙扎和孤獨無助。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中法橋地震遺址

到了白鹿小鎮,一座造型別致的殘橋吸引了我,原來這就是“中法橋”,“512汶川大地震”毀掉了這座橋的一半,讓它再也到不了對岸。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時間要撥回到1908年,當年居然有一批法國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選擇了在這裡傳教,培養中國天主教神職人員。一個叫魚霞松的法國傳教士設計修建了這座石制雙拱橋,而他當年也是下書院院長,現在下書院也只剩下了一堵殘牆。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最牛教學樓地震遺址

走過白鹿鎮下書院殘牆,幾個鮮紅的大字“最牛教學樓”格外引人注目,一聽這個名字,還讓人覺得這個很隨意,很俗氣。但當你看見教學樓前一條條裂縫,一塊塊碎石,和那些定格在奔跑狀態的學生雕塑,心裡不禁緊張、哽咽起來。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512汶川大地震”讓這座教學樓整體抬升了足足2米,幸運的是地震帶剛好從教學樓前穿過,近千名師生得以安全撤離,人們稱它為“最牛教學樓”其實是充滿了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路過彭州三個有故事的地震遺址

END

奕杉工作室堅持原創,每一個地方,每一張照片,都是我親自到過、拍過的地方,觸摸歷史,感悟人生,在旅行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