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每年的這個時候,很多在外工作、學習的都會回家,跟家人團圓。也有很多的人回不了家,獨在異鄉,每逢佳節就思親,特別是中秋月圓,團圓之夜就倍兒思親了。

人生充滿無奈,更充滿愛。回得了家的和家人好好鬧會磕兒,回不了家的打個電話給家人,報報平安。

每年的中秋,人們都會賞月、吃月餅。

但是,除了吃月餅,中秋節吃的東西還有哪些呢?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吃什麼呢?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1、月餅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月餅

月餅形如圓月,內含佳餡,北宋時期人們就開始吃月餅了。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形容月餅的詩句。在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中,首次提出月餅一說,從元朝末年至今,月餅都是全民中秋必備的食品,如今月餅的品種、口味越來越多,其中廣式辣木月餅、京式、潮式等月餅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

2、西瓜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西瓜

中秋節陝西人必食西瓜,西瓜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是夏天解暑良品,月圓之夜,吃完月餅再吃上一塊西瓜,又清涼,又能去除甜膩之感。

3、毛豆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毛豆

江浙一帶有中秋節蒸毛豆吃的習慣,毛豆也稱為毛豆莢,因莢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有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之意。

4、藕盒子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5、桂花酒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桂花酒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裡的一種美的享受。早在屈原生活的年代就有飲桂花酒的習慣了。

6、南瓜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扁圓形野瓜。她採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後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裡,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採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7、芋頭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芋頭

在臺灣,也流行在中秋節吃芋頭。有俗語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取芋、路的諧音來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的工作。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8、柚子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開胃又解油膩。

9、石榴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石榴因其色彩鮮豔、子多飽滿,常被用作喜慶水果,象徵多子多福、子孫滿堂,團圓和吉祥。因此是中秋過節必備水果之一。

10、餈粑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全國各地的人民還在吃些什麼?

餈粑

中秋吃餈粑是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習俗,當時的人們為了紀念大將軍伍子胥而製成的,中秋吃餈粑預示著家家戶戶團結幸福,生活甜蜜。

好了,就給大家介紹這十種美食了,也取十全十美,團團圓圓之意。

在這兒,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