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前言:

全世界越來越像是一個地球村,世界的聯動越來越緊密,當前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給全世界的人類帶來了創傷,對於未來的經濟造成的預期也是悲觀的,很多人工作受到影響,企業被迫停工,金融市場的波動史無前例。


貝瑞研究致力於向中國的海外投資者傳遞更貼身的市場內容,我們邀請您參看最新發布的【 Weekly內容(每週一發布)從宏觀和策略角度瞭解市場的節奏,此外我們還有很多資深的分析師會不定期推出市場機會的研究內容歡迎您關注。


我們再次感謝老虎證券旗下原創新媒體《銳問》對貝瑞研究CEO James Early的專訪,專訪主要從James個人出發,談及了價值投資哲學,中美市場投資機會等等有趣話題,歡迎您的閱讀。


"預測只是遊戲,不能沉迷。"

——貝瑞研究CEO James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貝瑞研究CEO James EarlyJames Early 先生的金融生涯始於1997年,其擁有4年對沖基金公司策略模型研究經歷,3年PE管理經驗,12年美國知名第三方股票投資網站投資研究總監經歷,James 擁有該網站分紅型股票投資策略的最大訂閱量,根據可查詢的數據,James的投資業績連續10年戰勝同期標普500綜合指數漲幅。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談及投資理念,James始終更傾向於價值投資。在他看來,中國投資者已經越來越認可價值投資的理念,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比以前更容易參與到全球投資。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個性與投資態度

1、能不能簡單介紹下你自己?

大家好,我是貝瑞研究的首席執行官James Early。我太哲學了可能不適合商業,雖然我確實活動在商業領域。在我二十出頭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5小時的職業能力傾向測試,說我應該攻讀理論物理或分子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等,就沒推薦適合商業相關。結果我反而投身了商業研究和金融投資領域。

個人而言,我不認為我的個性與"投資個性"相匹配,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成為了一個成功投資者。10年來,我通過在美國和英國的股票時事通訊向公眾提供諮詢,10年來,我一直跑贏了市場。——想要獲得成功的人生,我認為你需要保持獨特。

2、你說自己個性哲學,體現在哪些地方?為什麼成功的人生必須保持獨特?怎麼定義你所謂的獨特?

思想很哲學可能有時候不一定是件好事。在找到正確的方向之前,我也經常犯錯。我16歲的時候就進入了大學(一個錯誤)。所以我從大學輟學,開始學習道家學派的老子學說,併成為汽車修理工。

但後來,我發現我也不喜歡汽車修理,於是我重回大學,學習金融。再後來,我利用某些資產的時區價格差異,建立了一種國際套利模型。我認為基本面分析不僅對投資者有利,也對整個社會有利。當我們研究企業,並將資金分配給優秀、值得擁有的公司,同時遠離劣質公司,這對經濟體都是有利的,無論中國還是美國。至於成功麼,主要取決於你怎麼去定義它。如果在你看來,成功意味著快樂,你在這個標準中已經達到了快樂,那你可能已經成功了。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表明,只有10%的投資者可以一直跑贏大盤,而一直輸給大盤的比例也佔10%左右(個人推測大部分是短期投資者),其餘80%則基本與大盤表現持平。

至少在投資方面我們可以看出來,成功屬於某些"孤狼"——那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東西的人,那些對能推動市場走勢的因素更有信念的人(並且忽略不重要的因素),那些不隨波逐流的人。

3、怎麼涉足股票投資領域的?能不能談下這部分的經驗?

我最初是一家股票基金的對沖基金分析師。在電子自動化交易之前,我學會了傳統的電子表格分析交易方法。後來我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獨立諮詢公司之一的研究與分析主管。此外,我還在美國和英國分別經營了10年和5年的股票投資資訊服務。我開始投資是因為這是商業中最有哲理的一部分。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金融學是經濟學中處理估值的一個分支。"值多少錢",是一個深刻揭示人類行為的問題。

4、"值多少錢"是一個深刻揭示人類行為的問題。舉個例子?

你是一個幼兒園的孩子,我給你3支蠟筆,你會開心還是難過?如果你發現我給另一個孩子1支蠟筆,你會開心;如果你發現我給另一個孩子64支蠟筆,你會難過。

MBA課程告訴人們,倍數(市盈率,市淨率,EV / EBITDA等)是相對估值,而折現現金流(DCF)估值是絕對估值。這是錯的,所有估值都是相對的,都是建立在比較之上的。就跟我剛剛提到蠟筆的例子一樣。DCF建模最大的潛在趨勢是均值迴歸,對吧?不管是在增長率,還是國家稅收政策,沖銷,資本支出等等,模型中都充滿了人類對於迴歸均值的特殊假設。

隨便給我看一個估值模型,我就可以告訴你很多有關模型構建者的個性特徵。如果投資是一門真正的科學,那我可能真的做不到。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看看這個FactSet圖, 我看過類似的關於油價預測的圖表。你有什麼想法?我可以告訴你這基本上可以表明該分析師的預測能力有限。還有,仔細觀察圖表,我將要告訴你這次採訪中最最重要的東西了,你可以再看一次。那就是:這聽起來可能很諷刺,但其實最準確的預測是針對分析師可能會犯的錯誤。人為的錯誤要比經濟學更容易預測,我不想變得很囉嗦,但你可以再想想我以上這段話。

5、你的總體投資理念是什麼?

首先,作為投資者,你賺錢的唯一途徑是利用其他投資者的情感和認知弱點。別為此感到難過—他們也在試圖對你做同樣的事,即使他們不知道他們是。 第二,所有投資者都試圖找到被低估的股票,即使他們認為他們沒有。在價值投資中,你要尋找的公司並不像市場想象的那麼麻煩。有了成長型投資,你會發現快速成長的公司會比市場的高期望做得更好。在統計套利中,你通常利用均值迴歸——即人類的過度反應傾向等等。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有些人選擇了一種風格,並以球迷保衛隊或民族主義者保衛國家那樣的方式宣誓他們不屈忠誠。這是愚蠢的投資,但它有可取之處,因為非理性行為也可以創造套利機會。


而分析師們對獲取信息非常著迷:在調研的公司外夜以繼日數車、調查其客戶、檢查其供應商等等,我很早就涉足了這一領域,但在投資中我認為理解投資者交易情緒的優勢要比獲得獨特信息優勢容易得多。在市場上擁有大智慧比聰明更好。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一家企業能否保持異常高的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其他一切都只是噪音。

6、在市場上擁有大智慧比聰明更好。智慧和聰明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聰明的人將能夠將數百個數據點吸收到模型中,並預測公司的下一季度每股收益。真正有智慧的人會知道那些模型根本沒用。

James Early《銳問》專訪: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談談最近的新聞

1、怎麼看最近的瑞幸事件?以及這家公司?

毫無疑問,瑞幸損害了在海外交易的中國公司的聲譽。

在中美貿易戰期間,一些美國政客談論過將中國公司從美國交易所退市的原因—畢竟,美國公司不允許在中國上市。美國投資者和監管機構還記得2010年至2011年間50項左右的中國反向併購欺詐案,這些欺詐案實際上沒有偷走投資者的錢。因此,這種欺詐行為僅提醒監管者為什麼需要保護投資者免受中國公司的侵害。別誤會我—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公司,許多投資者和監管機構也有。欺詐也發生在其他國家。但是,要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中國需要使全球的投資者感到信任和安全。

這也是市場需要賣空者的原因。1月,當Muddy Waters首次發佈外部消息給該公司的匿名瑞幸報告時,該公司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投資銀行和機構投資者都自信地駁回了這些指控。他們現在看起來像傻瓜。過度自信通常是投資界的警告信號。

2、談談自己最近在股市的經歷和感受。疫情對市場和你個人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我主要持有一些穩定派息的股票,也持有一些在美國交易的中國概念股,還有一些生物科技,因為醫藥是我的個人愛好。

主要影響是資產價格下跌。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的股票也下跌了。我很幸運能在這此疫情爆發之前已經手握了大量現金。一部分是因為我在等待買入機會,另一部分是因為主要精力在籌備和運營貝瑞研究中國事業而沒時間投資,所以我沒有受到市場的拖累。

對於未來,我個人而言有機會低價買入那些優質的公司。但是考慮到這個疫情引爆的熊市,還有更多的人在遭受病毒的威脅和病痛,我希望所有投資者此刻要更注重自己的健康。

最後,雖然現在這麼說可能有點兒早,但我樂觀地認為全球可以戰勝這種病毒——到那個時候它可能不會消失,但也不會要求國家封鎖。因此,我看到的壞消息越多,我就越像買方而不是賣方。

英國金融家男爵羅斯柴爾德(Baron Rothschild)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英國軍隊擊敗拿破崙,結束了法國對歐洲的統治)之後大發了一筆財富,他說:"當街頭流血之時,便是買入的最好時機,即使你也是流血人之一。"

3、怎麼看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從長遠的經濟角度來看,貿易戰比新冠病毒更讓我擔心。新冠病毒是健康的噩夢,也是經濟的噩夢,但它是可解決的。但貿易戰是中美(以及在較小程度上,其他一些西方經濟體)之間多年脫鉤的徵兆。而新冠病毒加劇了這一矛盾。

任何國籍的人,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世界就會贏,而如果我們不團結,世界就會遭受痛苦。我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與中美甚至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動態相比,我對疫情控制的情況更加樂觀。

4、從黑天鵝事件中,投資者能學到什麼?人們能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免受黑天鵝事件影響?

如果我們能從黑天鵝事件中學到一些具體的東西,那就不是黑天鵝事件了。它們不會重複,這就是首要重點。但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低估了多少隻潛在黑天鵝。人類被過去已有的模型和預測所吸引。的確,即使作為一個教了12年專業分析師建模的人,我承認數字和模型給人的感覺是精確和確定的,但這種感覺,也是一種錯覺。 這就是我們從每一次黑天鵝事件中學到同樣的東西:人類天生追求確定性事件,而實際上人類對黑天鵝發生概率的處理依然很差。

一些觀察和預測

1、你認為這幾年中國的投資機會有哪些?你看好哪些中國概念股?

醫療是我最喜歡的領域,但是我最喜歡中國的私人市場醫療機會,因為更大的創新將來自私人公司。

從更安全的角度來看,政府通過阻止外部競爭對手來保護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現在這些公司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實際上是實用的公共事業,太大而不能失敗。但是,由於它們是在受保護中國體系中成長的,因此,中國公司通常很難在中國境外獲得成功。ByteDance的TikTok是一個明顯的例外,但即使這樣,也受到美國監管機構嚴格的審查。 因此,儘管我擁有其中一些公司,但我將它們視為穩定的國內公司,而不是未來可能會有大的國際增長的理論。以及,我現在不會入股中國銀行行業。

2、關於未來美國股市的預測?

如果現在有人對宏觀經濟預測有信心,我認為這一定是白痴。沒人知道具體的發展,但的確人們是討厭"不知道的",所以他們會在最不確定的時候傾向於聽信自信的預測者——諷刺的是,那些預測者也不能幫助他們。當然,回顧過去,有些預測者看起來是正確的——有些來自技巧,大多數來自運氣——他們將來會急切地利用這種偶然的權威。

我認為預測只是遊戲,不能沉迷。 我不會去猜測具體的漲跌細節,但我對人性充滿信心。從統計數據來看,至少在美國市場,大幅下跌往往會很快恢復。雖然大蕭條時期(約1930年)是一個例外,但由此產生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使美國市場體系現代化。

我的觀點是,基於市場歷史上不斷重演的趨勢——多數熊市情況在幾個月內惡化,然後好轉。但這具體的時間和市場還是隨機的,不是確切有保證的。而想要確切保證的人,本就不應該參與投資。

3、這幾年你觀察到的,中美投資者的特點和趨勢是什麼?兩者是更加融合還是更加疏遠?

傳統上,中國投資者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投資者群體的交易頻率更高。這意味著他們只是在"賭博",並不是真正的投資。研究表明,這種"賭博"式的交易行為不僅對經濟毫無幫助,通常還會傷害大多數投資者。

我最近看到的關於中國投資者持有期的研究從" 1天"到"超過3個月"不等。從一個角度來看,這太瘋狂了。但另一方面,這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投資者還沒有他們完全信任的公司,所以他們的"投資"想法是先賺錢,然後在下一件壞事發生之前賣掉,但這樣的日子可能已經為時不多了。以及投資者還看到,股票也下跌了,而不僅僅是上漲。中國證監會越來越積極地引導市場脫離賭場的思維,但是中國市場最缺少的是信任。

貝瑞研究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例如,在我們發表有關恆大的負面分析後,他們的公關人員與我們聯繫,希望我們刪除該文章。我們拒絕了,並在另一篇文章中對此行為進行了揭露。許多讀者說:"哦,這在中國很常見;你反應過度了吧?"是的,很常見。但可悲的是,中國投資者習慣於偷偷摸摸,破壞信任的行為,以至於對此感到麻木。他們不應該對此感到麻木,因為這正在極大地降低中國市場的價值。

無論如何,儘管有很多值得悲觀的地方,但我看到中國投資者與美國等成熟市場的投資者之間的融合正在不斷加速。而諷刺的是,感受低迷市場的痛苦會對這有所幫助。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會議上,看到龐大的中國與會者,這件事也給了我信心。我認為中國投資美國股票和美國人投資中國股票都是很好的趨勢,兩者都將幫助中國市場為中國增加價值,併為中國投資者增加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