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喜歡小動物,不肯吃肉怎麼辦?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引導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和孩子談“生”和“死”嗎?

中國曆來就有談死色變的傳統,我們家鄉的習俗習慣是把老人去世叫做“老了”,你看,連大人之間談論死亡的時候都如此忌諱,更何況孩子呢?而且父母還害怕孩子知道死亡之後會被嚇到,會變得抑鬱,但是你們不跟孩子說,孩子就永遠不知道嗎?

孩子因喜歡小動物,不肯吃肉怎麼辦?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引導孩子

我們小時候,當我們問到這個忌諱的問題時,父母總會拒絕接受你的話題並大聲的斥責你,甚至告訴你這個“不吉利”。但現在不同了,三四歲的小孩子,隨時都會在網絡上看到各種關於“生”和“死”的信息。這些信息有些不夠全面,有些不夠健康。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的父母來進行正面的引導了。

每一個人都有接受生命教育的權利,讓他們懂得生命與死亡的關係,才能讓他們更加熱愛這個世界,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讓他們消除對於死亡的恐懼。

寶寶自己想,反而會更恐怖

之前提到,就算你不打算教育孩子關於“生”和“死”的關係,他們也會通過其他渠道得知,任由孩子自行探索生命和死亡的關係,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連很多成年人都會深陷,更何況一個小孩子,很多小朋友在見到小動物之後拒絕吃肉就是其中一種情況。

兒童在2-7歲時正處在“前運算階段”,他們會把自己的意識和意向公情到所有物體上,認為所有物體都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情感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兒童範靈理論》這時候孩子正處於對外界事物逐漸積累認知的階段,他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思維給一切事物共情,當孩子處於這種階段的時候,做父母的更應該和他一起了解生命和死亡的關係,教育他如何對待和看待生命。

孩子因喜歡小動物,不肯吃肉怎麼辦?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引導孩子

所以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所以當孩子拒絕吃肉的時候,我們應該為他樹立健康的自然觀,告訴他們食物鏈的由來,大自然能量循環的方式。就比如《獅子王》中,木法沙在教育辛巴時,最寶貴的一課就是教育他什麼是食物鏈。獅子吃羚羊,獅子死後會變成草,羚羊吃草,能量與生命循環不惜。同時還可以告訴他生命的一項法則,就是協同。雞由於被人食用,現在變成了世界上數量數一數二的物種,這就是生命的協作。

孩子因喜歡小動物,不肯吃肉怎麼辦?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引導孩子

關注 ,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育兒小知識!


孩子因喜歡小動物,不肯吃肉怎麼辦?父母可以學著這樣引導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