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金融監管大"放鬆"!放寬融資租賃保理監管,最高5倍槓桿


類金融監管大

投實消息:類金融機構迎來一輪監管“放鬆”,小貸公司、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公司在放寬融資槓桿、拓寬小貸公司融資渠道、擴張展業區域等等方面都迎來臨時性利好政策。

4月1日,北京金融監管局印發《鼓勵地方金融組織支持復工復產 加強服務實體經濟若干措施》的通知:對於轄區內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及小貸等地方金融組織將加大監管支撐力度,適當放寬監管要求。其中,對於穩健經營、各項監管指標良好、積極支持復工復產的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在風險可控、底層投資人可穿透的前提下,經北京金融監管局審核同意後,可通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是全國首個提出對合規融資租賃企業放寬監管要求的地區。

此前,廣東、山東、湖南、河南、上海等地紛紛放寬小貸公司監管要求,深圳先後發文分別放寬小貸公司、商業保理監管要求。

此外,北京金融監管局對轄內小貸公司也放寬槓桿率,放開地域限制。各項監管指標優良、積極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小貸公司,經各區金融主管部門初審並報北京金融監管局批准後,其從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餘額可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的3倍,單戶貸款餘額上限上調為不超過註冊資本的5%且不超過1000萬元,並允許在全市開展業務。

深圳率先放寬商業保理公司監管要求

3月20日,深圳金融監管局發佈關於疫情期間調整商業保理行業部分監管要求的通知,在疫情期間適度放寬監管要求。對於各項監管指標良好,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商業保理公司,可適度放寬部分監管要求。

例如:受讓同一債務人應收賬款佔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受讓以其關聯企業為債務人的應收賬款佔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需納入不良資產管理的保理融資款逾期天數;風險準備金計提比率;槓桿比率等。

在風險可控、底層投資人可穿透的前提下,經審核同意,商業保理公司可通過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融資

。兩項條款均於2020年6月末廢止。

關於具體放寬監管指標,深圳金融監管局在通知中並未明確提起。但按照2019年10月31日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加強商業保理企業監督管理的通知》(即“205號文”)的要求,商業保理企業應遵守監管要求包括5項。具體內容為:

(1)風險資產不得超過淨資產的10倍;

(2)計提的風險準備金,不得低於融資保理業務期末餘額的1%;

(3)將逾期90天未收回或未實現的保理融資款納入不良資產管理;

(4)受讓同一債務人的應收賬款,不得超過風險資產總額的50%;

(5)受讓以其關聯企業為債務人的應收賬款,不得超過風險資產總額的40%。

多地放寬小貸公司槓桿率、准入條件、地域限制

此前,深圳已放寬小貸公司監管要求,3月初,深圳市金融局發佈通知,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申請在疫情期間

融資餘額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的5倍

允許各小額貸款公司從廣東省小額再貸款公司融入資金,可通過股東借款、同業拆借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解決其短期資金需求,疫情期間由行業協會探索建立同業拆借紓困資金池,緩解資金困難。

在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允許各小額貸款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證券交易平臺融入資金

除深圳外,廣東、山東、湖南、河南、上海等地也紛紛放寬小貸公司槓桿率,拓寬小貸公司融資渠道。廣東、山東分別將小貸公司槓桿率放寬至5倍,河南、上海放寬至3倍,相較於其他省份,湖南省並未放寬小貸公司槓桿率,但在准入和審批等方面有所放寬。

早在2月18日,江蘇蘇州就有兩家小貸公司在全省開展業務獲江蘇省金融局備案。這在江蘇省內還是首次。兩家公司分別是蘇州市新合盛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蘇州市聚創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兩家小貸公司均由當地國資控股。

除此之外,重慶、山東、廣東的政策中都明確放寬小貸公司監管標準,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鼓勵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重慶市金融局的文件指出,小貸公司不良貸款率超出現行監管規定上限標準3個百分點以內的,經市金融監管局確認,不影響申辦融資、創新等業務,保持貸款規模増長的,監管評價給予合理彈性。因不良貸款上升導致計提撥備不足的,准許在2020年度內補足。

類金融機構大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來,小貸、保理等類金融機構迎來一輪大整頓。

3月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前海管理局發佈深圳市疑似“失聯”商業保理企業名錄,一次性公佈了5238家疑似“失聯”商業保理企業。同日,大連市金融發展局發佈“關於進一步開展商業保理行業清理規範工作的通知”,公示18家疑示失聯保理企業名單。

此前,山東、廈門、湖南、廣東、大連、深圳、上海、天津等多地在內的金融監管部門發文排查當地商業保理公司。

據銀保監會排查統計,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已註冊商業保理企業12081家,較2018年、2019年初分別增加4222家和540家;全行業註冊資金8487億元。

截至2020年1月末,深圳市註冊的商業保理公司共6790家,約佔全國總數的60%以上,也就是說,深圳市此次公佈5238家疑似“失聯”商業保理企業,佔全國總數將近一半。

此前,小貸公司也經歷了一輪“大清洗”。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680家,貸款餘額9288億元,前三季度減少257億元,小貸公司機構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持續減少。而2018年底,中國小貸公司是8133家、同比上年已下降4.89%。

階段性支持復工復產 監管標準並未放寬

對地方金融組織監管趨嚴的形勢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在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及時出臺政策,保證地方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擴產,凸顯了特殊時期特事特辦的政策靈活性。

但此類舉措並不意味著對地方金融組織監管標準的放寬。

各地的政策均對經營主體和融資用途有相關要求,例如,北京“可通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融資”是對於“穩健經營、各項監管指標良好、積極支持復工復產的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在風險可控、底層投資人可穿透的前提下”而言的。

深圳市對保理公司放鬆監管制的條件是“在疫情期間適度放寬監管要求。對於各項監管指標良好,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商業保理公司”。經營不善、並未開展經營的“空殼”“失聯”“殭屍”企業,該項政策並不適用。

山東省明確“小貸公司新增融資60%以上應用於支持防疫物資生產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恢復生產”。

各地對小貸公司適當放寬監管要求,涉及的對象為“各項監管指標優良”“因參與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需要”“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

多地放寬小貸公司監管要求在執行時間上,廣東、山東、湖南明確,政策執行期暫定為自發布之日起的六個月,河南省相關政策執行期暫定為

自發布之日起至9月30日

深圳放寬監管標準和支持保理公司融資的兩項條款均於2020年6月末廢止

此外,北京市的政策強調必須嚴守風險底線。地方金融組織支持疫情防控、履行社會責任、誠信行為表現等情況,將被納入監管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