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3月27日,在第二屆中國橫琴科技創業大賽醫療健康推介會上,清科資本合夥人、清科醫療投資合夥人喻聚蓉立足“新基建”大背景,聚焦後疫情時代醫療健康的創業的投資機會展開分享。

以下為演講內容精編:

3月27日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數已超過中國,意大利確診病例也已經超過8萬例,疾病死亡率逼近10%。沒有人會想到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會這樣度過,全球經濟影響預計會超過一個經濟危機的週期。疫情對我國湖北本地的經濟影響預計會超過3年,而對於湖北以外的地區也會有1年以上的影響。

“新”醫建“新”醫療“新”健康——三“新”基建遞進融合,合力共創健康中國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新基建”這一詞最近廣泛曝光於社會媒體,它是中國超前的基礎建設的受益者,也是互聯網經濟的基石。新基建既拉動投資又推動消費。我們認為,新基建在醫療領域中可分類為“新醫建”、“新醫療”和“新健康”三部分。“新醫健”是指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市場空間接近萬億;“新醫療”是指在診斷、治療領域以醫院為主要載體的產業升級,市場空間超過5萬億元;“新健康”則是伴隨著健康中國2030計劃的提出所顯現的,代表著國民健康水平的升級,市場空間約為16萬億元。

後疫情時代,醫療行業即將迎來三個變化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一、全社會對大健康行業的重視和基礎建設投入的加強。在新基建的7大領域中,有3個領域與醫療相關,分別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中心。它們分別對應的投入規模達2216億元、1056億元和600億元,我們預計新基建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投入約佔1/3。2018年,國家對醫療衛生基礎建設的投入為3000億元,以20%的速度增長至2019年近4000億元,到2020年,醫療領域的持續增長效應將疊加新基建對醫療周邊行業的帶動效應,預計醫療衛生基礎建設投入將達到6000億元。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二、醫療屬地負責制的變化。疫情後我國醫療屬地負責制加強,多方力量共同參與解決問題,從三級管理的模式變為五級網格精細管理的模式。具體來講,這一管理模式分為社區和農村兩個視角,城市是指“市、區、街道、社區、人”的模式;農村是“縣、鄉、鎮、村、人”模式,每一個層級、每一個網格都能被高效和精準追蹤。

三、以人為核心,民眾從急性期醫療需求轉為長期的健康需求。大健康的擴展和普及使民眾對醫療的認知發生轉變。疫情期間,線上慢病購藥增長率超過30%,改善型用藥和消費類泛醫療產品的消費增加50%。在未來,大健康是一個更加有吸引力的領域,有更多的創業機會。創業者、投資者和企業要及時認識到醫療健康產業的變化規律,有更充分的佈局。

“新”醫建:區域醫療資源不均衡,催生醫療基礎建設機會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第一個視角是公立醫療體系, “一硬兩軟”——硬件,軟件、軟實力加強,。經過此次疫情,對感染防控門診體系的建設加大重視,智能、便攜的儀器將有更多機會入院,機器人、半自助應用設備領域中以創業企業為核心,他們在疫情的防控中做出了很好的表現。軟件方面,各地方首先從人、財、物管理HIS等方面進行數字化升級,之後逐漸進入臨床路徑的信息化(電子病歷EMR為核心),在此基礎上構建以醫院、區域為中心的數據體系,再加入人工智能的力量進行輔助,提供智能決策支持。此外,醫生和護士的培養時間週期長,智能輔助能夠幫助基層醫護進行標準化診療。軟實力中,醫生與護士的培養與關愛為先,在此次疫情中他們是守護我們生命的戰士。基礎科學研究與衛生經濟學研究在健康醫療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隨著醫療衛生實力的提高,歐美髮達國家醫療環境逐漸改善,他們主動將每千人病床數減少。自2008年起,發達國家的每千人病床數呈現下降趨勢,這也引發了本次疫情中的巨大挑戰。從長期來看,每千人病床數的配比,最經濟科學的數量是多少,確實需要認真研究思考。同時,

從醫院角度來看,基礎學科的建設與升級是有必要的,三甲醫院核心在於攻堅疑難病例的學術研究;基層醫院將擔任首診的重要工作;二級醫院則可以往專科的方向發展。

第二個視角是公共衛生體系。目前我國在城鎮和農村之中大力發展醫聯體、醫共體,投資人和創業者可以緊密貼合國家政策,與國家保持一致。

第三個視角是民營與專科醫院和基層醫院的結合,以及互聯網醫院領域的推動。民營機構要做好專業技術的把關,公立醫院被鼓勵開展互聯網醫院的運營,鞏固了民營醫院的力量,使得民營醫院的醫療水平得到保證。這些過程中要考慮數字化、連鎖化、專科化、線上線下融合和大數據的機會。

“新”醫療:國家投入加大,產業效率的提升是關鍵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新醫療中,國家加大投入,醫療產業效率提升是醫改關注的核心。在研發到臨床的過程中,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加大新藥、疫苗的投入,例如橫琴新區對中醫藥產業的佈局。AI推動了研發階段的數字化升級,新藥和器械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例如生物3D打印技術。在上市到流動的過程中,國家近年來大力投入以推動效能的提升,節省資源和成本。最後是服務到消費過程,我們核心關注公立醫院溢出的剛需市場,同時關注從線上低頻問診的需求到中高頻慢病管理和康復需求的機會。

“新”健康:高質量生活,長期健康與醫療銷售需求激增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疫情期間,新健康從心理關愛、康復護理、中醫藥保健、腸道健康、呼吸系統和特殊人群照護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需求增長,這是醫療產業消費模式機會出現的表現。消費者對長期健康和高質量生活的需求導致了其自費行為的出現,這是未來的關注點之一。

看資本市場動態:2019年資本寒冬下,醫療健康行業融資額減少,但仍是歷史第二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資本方面,從2011年到2019年,國內對醫療健康的投資呈現飛速增長。在2019年資本寒冬到來後,醫療仍處於行業融資金額的Top 3,歷年來融資額度的第二位,融資規模達到603億元,並且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這證明醫療健康行業能夠扛住市場經濟週期的波動,吸引越來越多投資人和資金的加入。

看資本市場動態:藥品器械與數字醫療領域投資踴躍,疫情後預計醫療健康多業態發展會更快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在細分領域,藥品和器械仍是國內融資的主力領域。去年醫療融資總額不多,但是Top 3都集中在數字醫療領域,我們預測疫情之後數字醫療將迎來爆發性的增長。在上市方面,2019年迎來了醫療器械和創新藥在科創板和港股IPO的高峰。其中,醫療器械的募資金額達到了94億元,成為了科創板上市的主力。

“新”醫建“新”醫療“新”健康---三“新”遞進融合,合力共創健康中國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回到“三新”體系,新基建依託著國內強大的製造業和繁榮的互聯網經濟,是超前基礎設施建設的受益者。接下來,我們希望在醫療基礎建設投資的帶動效應以及乘數效應下,在“三新”方面出現更多的創業和投資機會。

大灣區/珠三角醫療產業配套完善,中醫藥產業與新技術協同發展

後疫情時代,從醫療健康“三新”基建看創業與投資機會

我們觀察到,珠海市橫琴新區很適合醫療投融資和創業企業的發展。未來,希望通過與橫琴合作,能夠發揮橫琴的中醫藥產業優勢,進一步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發展;也期待更多有實力的醫療健康企業和投資機構落地珠海、落地橫琴。

我們發起了一個醫健產業協同發展公益項目「合聚醫諾」,未來希望能推動更多的商業接力,以推動大健康產業多方合作為方式,倡導協同共生,合聚共贏,商業向善!同行的人與要去的地方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期待與大家同行。我們期待和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進行醫療產業的研究,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助力。


本文轉載自網站“投資界”,不代表本平臺個人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