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改革: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看清這三點,你還會支持嗎?


教師改革: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看清這三點,你還會支持嗎?

一直以來,各方都在說:2020年將實現教師工資待遇不低於公務員,可是很多教師以及網友都表示,已經麻木,只是說說而已。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建議建立特殊公務員(教育公務員)制度。建立教師“特殊公務員”制度,周洪宇建議了12年。

但很多網友討論發現,將教師納入公務員,很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美。


教師改革: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看清這三點,你還會支持嗎?

一、教師納入公務員並不能提高教師待遇

我們知道,教師工資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這是《教師法》的明確規定。很多地方之所以實現不了,原因在於財政緊張。教師是吃財政飯的大戶,錢不夠,只能打教師的主意。換句話說,如果哪個地方的教師工資比公務員低,本身就是違法的。

人家連法律都不執行,僅僅將教師的名字變成教育公務員,恐怕也不能解決問題。到時候還是得柿子撿軟的捏,教育公務員仍然會被另冊處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說,就算孫悟空折騰了半天當上了齊天大聖,人家王母娘娘請客也沒他的份。

雖然《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由於教師不是公務員,因此,不少地方對教師待遇的保障力度,不如公務員,還有的地方,把工資水平混淆為基本工資水平,不包含津貼、獎金,教師的基本工資水平比公務員高,但實際全部到手的收入,卻比公務員低不少。

很多教師認為,雖然教師國家公職人員的地位在教師心目中真正的提高了!但是,整個社會還不認可,還不認同,公務員雖然範圍小,但是所擁有的的地位、待遇和信賴感卻完全不同!

而且,隨著這次疫情的突然襲來,廣大教師們更是殫精竭慮的為學生、為家長、為社會做貢獻,可因為不是公務員,很多老師都得不到與之配套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病了、身體不舒服,只能自掏腰包去治療。

如果將教師納入教育公務員,教師依法履行教師公務員責任,不得有償兼職,也就順理成章,依法享有國家教育公務員的待遇、權利,按照公務員的福利工作和退休,才能從根本上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尊師重教,這些理念才確實得到實行,教師職業吸引力會進一步加強,教師興,則教育興。


教師改革: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看清這三點,你還會支持嗎?

二、可能會給教師帶來更多的職業束縛

很多專家在談到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的好處時都談到,這將有益於教師的流動以及城鄉師資的均衡。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說:“實行教師準公務員制度,對於教育恢復常態,對於國民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公立學校的教師本身在公立的人事體制裡邊,我個人看,做到準公務員制度和教育公務員制度並不是很難,但確實能解決許多問題。而且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城鄉教師流動問題。”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勞凱聲則說得更直白:“把教師納入公務員隊伍,明確教師的權利責任及其教育教學職責所具有的公務性質,有利於強化政府對教師的管理,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還可以為教師定期、合理交換,實現優質教師資源共享及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法律與制度基礎。”

有媒體曾對此進行過解讀說,當前推進教師流動沒有法律依據,如果讓教師去個偏遠地區任教,他可能會有意見:“為什麼讓我去?”

如果老師不願意流動,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而教師變成公務員了,就會在法律上明確:這也是教師的義務與責任。這樣可以避免好學校、好教師、好校長很難流動,農村學校、邊遠學校很難有優秀教師,影響教育均衡化發展。

看明白了吧?等教師做了公務員,那麼想調你去偏遠地區,你就得無條件地去!


教師改革:將教師納入公務員?看清這三點,你還會支持嗎?

三、關鍵是提高老師的待遇地位

其實,不論是贊成還是質疑,大家都抱著同一個想法——教師納不納入公務員體系是很重要的問題,不過,如果想提高教師素質,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關鍵還是看教師的待遇地位是否提高。

用戶“熊華英”就留言道:“只有提高教師待遇和地位,才能留住教育人才,不是人人都能當好老師的!要讓優秀的教育人才優先選擇教師這個職業,而不是出於無奈才選擇教師這個職業。”

【教師是否應該納入公務員系統?你怎麼看?來投票吧!】


你支持教師納入公務員嗎? (單選)
0人
0%
支持
0人
0%
反對
0人
0%
沒想好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