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改開初期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有效。

不過需要加上六個字:“想提升,靠智能”!這十二個字的“新基建”秘訣,在中國,至少還能發揮巨大作用三十年。

黑科技落地:

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

疫情的突然爆發會改變人類的出行世界嗎?

越來越多的蝴蝶效應顯示,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比如,因為疫情,人類發現,我們可能真的沒有那麼離不開石油。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氣候監測顯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給全球運行按下暫停鍵,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年。

無論是蘇聯解體,還是過去50年間的各種石油危機或儲蓄和貸款危機,都沒有像這次的疫情一樣影響排放量。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人類真的可以通過集體減少能源消耗改變氣候。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而在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不依賴石油的特斯拉成為唯一一個在3月銷量實現增長的汽車品牌。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比如,疫情期間,醫院成為最危險的區域,醫護人員又極為短缺,這使得大量無人車緊急被派往抗疫第一線,投入實戰運營。

而在原本的世界中,這些“黑科技”產品卻大多存在於試驗環境中,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它們提前推向現實生活......

疫情使很多事件的發展都在加速!

比如,就在今天剛剛發生的“黑科技”落地事件:4月9日,百度Apollo正式對外發布“ACE交通引擎”,要打通車路行一體化融合的奇經八脈。

以新基建之名

之所以說是蝴蝶效應,是因為這一切看似互不關聯,但卻都與疫情有某種內在聯繫,並且影響深遠。

簡單說就是,疫情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也在改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甚至價值觀,進而影響到人類的行動,世界進而又因此被改變。

對於中國而言,疫情對經濟最大的改變,就是“科技”的重要性被大幅提高,超30萬億“新基建”橫空出世,正在改變大量行業的命運,尤其是各個城市開始加速落實“交通強國”、 “智能城市”建設,又製造了新的風口。

國家已明確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入選“新基建”七大版塊;“新基建”中公佈了大批交通基建項目,智能交通與城市交通大腦等城市交通“新基建”便是人工智能在這一領域最為顯著的應用之一。

以上是今天百度Apollo正式對外發布“ACE交通引擎”的宏觀大背景。

而具體到對普通人能看懂的意義來說,“ACE交通引擎”的落地,實際上很可能代表了中國正在智能交通領域開啟一個全新的宏大圖景,一項只有中國才能落地的科技新偉業。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何謂“ACE交通引擎”?

在Apollo官網仔細研究了今天同步發佈的,完整介紹 “ACE交通引擎”的《Apollo智能交通白皮書》,發現這實際是一個圍繞“車路協同”為核心的智能交通完整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世界範圍內,都還沒有一個全棧式從車到路,能夠完整解決交通痛點、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的方案。

這次“ACE交通引擎”發佈的意義在於,它很可能是為中國特色智能交通建設提供了一個最優解。

特斯拉向左,谷歌向右

前文提到,無論是從疫後經濟復甦、環保、新基建、交通強國、還是科技強國,新能源車及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都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舉目全球,拿科技能力、互聯網能力、市場大小、國家實力去篩選,在這個大方向上,能夠相互競爭的,也就是中美兩國。

在最初,美國領風氣於先,因為美國有特斯拉和谷歌兩大傳奇公司,分別走出一軟一硬兩條路。

以谷歌、蘋果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汽車操作系統,與傳統車企合作研發智能汽車,這是一條路。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從系統到機械進行一體化研發生產的全新車企,這又是一條路。

尤其是2012年特斯拉ModelS橫空出世,馬斯克提出未來駕駛概念(未來,自動駕駛成為標配,人類通勤上下班完全不需要駕駛員參與),成為使汽車行業乃至公共交通領域最具顛覆性的熱門話題。

中國在開始階段比美國發展略慢,無論是比亞迪、蔚來,還是百度,其實都離不開在這兩條路線之間選擇。

前者很簡單,就是跟特斯拉一樣造智能汽車,後者則是持續多年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方面進行探索,尤以百度大腦和全球最大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為代表。

兩大關鍵的變化發生在2019年,使中國有了在智能交通領域趕超甚至遙遙領先的可能!

重大變化之一,2019年9月,國務院發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特別強調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

今年“新基建”的提出,又加速了人工智能在各種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場景中推進和落地。

重大變化之二,2019年底,作為國內唯一一傢俱備車、路、雲、圖全棧能力的公司,百度Apollo完成了一次組織架構升級。

除原有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板塊業務升級外,新增了智能交通板塊,集中全力走“左車右路”,發力“車路協同”。

這兩大變化意味著,中國正在走一條全新的,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為特色的智能交通之路,這條路一旦走通,將帶動起萬億美元級的產業。

未來駕駛是大勢所趨,這已是共識,但未來駕駛有個致命弱點:它在技術上發展雖然很快,但離投入實用卻遙遙無期。

因為現代交通是一套複雜體系,安全性擁有一票否決權,受現有硬件設施限制,還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規問題,這早已超出單純的技術範疇,唯有時間才能解決。

無論是從車發力,還是從操作系統發力,都很難解決這個難題。

但中國,通過《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卻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辦法,即車路智行,通過智能交通+車路協同,從路的全面升級建設,來配合和迎接未來駕駛的到來。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左車右路”相當於左右開弓,當然比單走一條路要快,美國人肯定也認識到這一點,但問題是,兩國體制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

美國交通體系已經非常完善,它既無財力,也無動力去推倒重建。但中國,卻有交通建設需求和集中精力辦大事的雙重條件。

“重劍無鋒”的“捷徑”

這是一條中國特色智能交通發展路徑,看似投資巨大,週期很長,但卻大巧若拙,重劍無鋒,是一條通向未來駕駛的捷徑。即便美國,未來要實現未來駕駛也必須要過這一關。

而今天發佈的《Apollo智能新交通白皮書》,則相當於中國首個完整闡述“智能新交通”理論及實踐經驗的“說明書”。

是Apollo多年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技術積累與落地實踐的產物,使得以車路協同為核心的中國特色智能交通發展路徑首次有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支撐。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白皮書中所提到的理念和行動路徑對當下各級城市、政府,及交通產業轉型升級,深度參與這場智能化革命中具有引領和實踐意義。

具體而言,所謂“ACE交通引擎”,實際是提出了一套以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高效出行三者為核心驅動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它從中國實際交通情況出發,在治理交通擁堵、城市智能停車、城市開放道路與限定場景自動駕駛等關鍵應用上,能夠高效的助力城市提升智能化發展水平。

智能交通和車路協同平臺的發展,將會讓人類經濟的大動脈——交通基礎設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革命,也將讓“交通強國”成為現實。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未來圖景呢?

作為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城市,雄安新區日前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工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很多設想與規劃,可做借鑑。

最簡單的是“多杆合一”,也就是說未來新區的道路上將只保留智慧路燈杆和智能交通杆,未來所有智能交通設施,包括車聯網相關設施,都體現在這兩類杆件上。

今年1月份,雄安新區智慧路燈首個5G和車路協同示範點位開通。

未來的雄安,將有一個數據賦能的“交通大腦”,用來運行智能交通治理。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將建設一個“MaaS”智慧出行服務平臺,為未來新區居民的出行,提供靈活的交互服務。MaaS意為“出行即服務”。

劃定雄安新區的某些區域為自動駕駛試點區域,開展車路協同試點,百度也與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落地自動駕駛試點。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ACE交通引擎”的目標就是把這一切圖景通過AI能力組織起來,使之24小時無縫銜接運作。

事實上,基於百度“ACE交通引擎”的智能交通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北京、長沙、保定等多城開展了效果明顯的落地實踐。

在保定,百度智能信控系統能有效降低路口和幹線交通延誤,

主幹線道路最高行程延誤時間下降達30%;

在長沙,100公里的城市道路實現車路協同改造後,已經能避免測試路段90%路口急剎、路段的通行效率提升了30%。

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Apollo智能交通”還接連中標重慶、陽泉、合肥的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運用“ACE智能交通引擎”開展“交通強國”建設,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

“新基建”洪流中的車路智行

對各地政府和城市發展意義重大

人類社會已經站在了智能時代的門口。智能交通將會站上工業革命的浪潮之巔,成為國家在這一輪“新基建”洪流中上述創新科技落地的排頭兵和基礎產業。

2020到2035年,是中國車路行一體化融合加速並領先全球的關鍵階段。

如果一切發展順利,作為近期目標,預計到2025年,新型交通信息基礎設施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和典型場景,出行智能化服務全程覆蓋,物流服務進入一體化平臺化發展階段,交通治理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作為中期目標,預計到2035年,車路智行將完成網聯化轉型。

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實現大規模商用,新型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全域覆蓋,一站式出行技術和產品惠及普通大眾,智能交通技術自主可控且位列全球第一方陣,產業發展世界領先。

而遠景則是,到本世紀中葉,車路智行完成自動化變革。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車路智行系統全面建成。

最終結果則是“25hours”(第25小時)時代的全面到來。

“25hours”最早由奧迪提出,目前已經幾成行業流行語,本來人類只有24小時,但由於自動駕駛的普及,人們每天會節省出至少1小時的駕車時間。

這多出來的一小時,將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大幅上升。

百度“ACE交通引擎”襲來,出行變革捲入新基建洪流

就各地政府而言,近期大力投入車路智行,對於城市發展也具有顯著促進作用。

首先,作為交通信息領域的基礎設施,車路智行本身就是可以拉動有效投資的新基建;

其次,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其投資效率是傳統基建的6-13倍,可減少5-10%的GDP損失,可以激發數字城市新增需求,帶來數萬億規模的智能網聯和智能交通新經濟,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創造新動能;

第三,它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新路徑;

其四,是應急減災的新保障。在疫情防控中初露鋒芒,已經證明,車路智行在應對公共衛生等突發公共事件時,充當了無人化和智能化“新利器”,為應急減災工作提供新的有力保障。

就像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王笑京所說:

“百度ACE交通引擎解決方案符合世界智能交通的趨勢和潮流,是帶動有效投資的新基建、釋放經濟活力的新動能、實施智能引領的新路徑、提供應急減災的新保障、建設交通強國的新支撐以及助力交通科學治理的新手段。

改開初期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有效。不過需要加上六個字:“想提升,靠智能”!

這十二個字的“新基建”秘訣,在中國,至少還能發揮巨大作用三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