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工和投資者的角度看比特幣的共識源泉

分享 “有趣 & 有料” 的比特幣快訊…


從礦工和投資者的角度看比特幣的共識源泉


1.關鍵詞:比特幣的共識源泉


【MRI指數顯示:礦工最近出售的比特幣超過其開採數量】根據CoinDesk的比特幣價格指數,在截至3月25日的13天裡,比特幣從3867美元升至7000美元。然而,加密市場數據公司ByteTree創建的礦工庫存數據MRI指數顯示,在復甦反彈81%的過程中,礦工賣出的比特幣比他們開採的要多。21天的滾動MRI在最近從低於4000美元的低點恢復的整個過程中一直保持在100以上。高於100的MRI指數表明,礦工的銷售量高於開採量,庫存正在減少;低於100的MRI指數指數表明,礦工的銷售額低於開採量,從而積累了庫存。由於價格繼續上漲,礦工對市場提供的比特幣有足夠的需求。

評論:

比特幣價格上漲說明市場對比特幣預期看漲,這個當前各國政府放水救世有很大關係。

屯幣和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在時間的維度上,放棄眼前的利益,獲取未來的收益。

站在具體個人和企業的角度上觀察,什麼時候選擇眼前的利益?

那就是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

【1】對礦工而言,第一步是維持生存。礦機、電費、人力管理等方面是不會改變的。當比特幣市場價格低於挖礦成本時,在比特幣預期看漲的前提下,礦工即便是虧本也不會關機停工。礦機的投入是一次性的,電站與礦工的協議電價必然也是以持續開機為前提,不論是否開關機人力管理成本幾乎不變,除非裁員。

【2】對市場中的投資者而言,生存不是最要緊的事情,除了生存必須的資金,多餘的資金都能夠用來投資。再結合新冠肺炎,放水大背景,投資者手中的資金有自然避險傾向,通過購買比特幣流入幣圈。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幣圈的繁榮源於投資者對主流市場的悲觀情緒,進而產生避險需求。礦工每個月源源不斷地生產約5.4萬比特幣,這些比特幣都要以法幣的形式作為成本支出。


<center>淨資金=流入資金-流出資金/<center>


淨資金為正,支撐比特幣價格持續增長。比特幣價格的增長刺激礦工提升算力、優化成本。

正因為比特幣與現實大經濟環境呈負相關,投資者的這種避險需求(未必是真的避險,至少是投資者避險願望的反映)不斷強化比特幣的共識。

投資者和從業者的基本立場不同,投資者看重未來的收益,從業者更強調當下的生存,兩者的利益在時間維度上的錯位造就了比特幣這個大BOSS!


從礦工和投資者的角度看比特幣的共識源泉


讀書筆記《千年金融史》

希臘硬幣的濃厚魅力在於它們是象徵國家的符號。公元前6世紀晚期,造幣發展成了一種卓越的藝術形式——每一個城邦有它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設計:雅典有貓頭鷹,埃伊納島有烏龜,科林斯有長著翅膀的馬。這些設計被雕刻在稱量過的銀塊或銅塊上,留下了浮雕的形象。它們是一個城市的象徵,一份貨幣價值的證明,也是一件古典藝術品。

雅典誕生了第一個民主政體,因而雅典的貓頭鷹銀幣是我們回溯民主社會根源的橋樑,是與古代政府的有形連接。造幣,作為一種金融工具,成為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利器,一種促進和規制商業的手段。

對原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原書,歡迎交流,共勉

讀書筆記《通證經濟》

點對點系統意味著不存在中心節點,想要這樣一個網絡運行,就需要所有的使用者都擁有一個自己的客戶端,這個客戶端能夠發送和接收交易,而且能識別其他節點發送的交易是否合法。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保存一些基本的數據來記錄所有參與者的行為。對單個節點尤其是普通用戶的節點來說,滿足7×24小時在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麼節點連接網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過其他在線節點獲取自己在離線這段時間內的行為數據。

但在公開的網絡中,其他節點並不都是可信的,甚至有惡意節點會故意傳播假數據,新登陸的節點需要從其他節點獲取數據,因此這就要求在系統的參與節點間有一套識別機制,或者能夠判定數據是否正確,或者能夠判定節點是否可信,即需要在互不信任的節點之間達成信任。

對原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原書,歡迎交流,共勉


每日1+1

生產率:一件生產要素在一段時期內的產量,通常特指勞動力。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區塊鏈的應用層封裝了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類似於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上的應用程序、互聯網瀏覽器上的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商城或是手機端上的APP,將區塊鏈技術應用部署在如以太坊、EOS、QTUM上並在現實生活場景中落地。未來的可編程金融和可編程社會也將會搭建在應用層上。

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不是每個區塊鏈應用的必要因素,一些區塊鏈應用並不完整包含這三層結構。


從礦工和投資者的角度看比特幣的共識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