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博會3號館: 領略沙漠風情 品味“一帶一路”

菜博會3號館: 領略沙漠風情 品味“一帶一路”


菜博會3號館: 領略沙漠風情 品味“一帶一路”

走進3號館,“一帶一路”沿線12個自然、人文景觀濃縮其中:月牙泉、火焰山、玉門關、非洲部落……如臨其境;仿真駝吼、象哮、斑馬鳴……栩栩如生,盡展絲綢之路沿途地域風貌的神奇與壯觀。在第二十一屆菜博會開幕前,讓我們提前走進這裡,飽賞大漠綠韻,細品塞外風情,感受古絲綢之路綠色發展的魅力。

邁入3號館,一片綠意撲面,陣陣動物的嘶鳴聲不時傳來。“這些是景觀裡面仿真動物的聲音,除了嘶鳴聲,每種動物還能做出細微動作,讓景觀更加逼真。”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駝鳴朝陽”景觀前,綿延起伏的沙丘之上,駱駝不停地扭頭、低吼,讓人彷彿置身沙漠風景之中。周邊,佛肚樹、雞蛋花、龜紋木棉等各類植物密植四周。“佛肚樹是3號館的‘大明星’,從外形上看,其樹幹呈橢圓狀生長,特別像長了一個大肚子,而且,它有150歲的樹齡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佛肚樹木質比較疏鬆,通過一次降雨就能儲存大量的水分,長大後根部會增粗,並儲存大量的水,特點突出、觀賞性高。

沿著管道栽培蔬菜的廊架下往裡走,更多的沙漠植物、熱帶植物出現在記者眼前:在“月泉映翠”景觀處,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的月牙泉彷彿在館內再現,莊嚴肅穆的月泉閣,龍鳳柱、千年木、青衣、藍柱等沙漠植物密佈周圍,月泉映翠,景影共現;在“龍吟雨林”景觀處,熱帶雨林景象依次出現,西邊是金碧輝煌的黃金亭、仿生恐龍,東邊是英國威爾士最古老的圖騰紅龍。這些精美的景觀籠罩在茂密的熱帶植物海藻、酒瓶椰子、蒲葵之中,伴隨著陣陣龍吟,彷彿被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令人著迷,引人入勝。

“在雨林景觀的東北一角設有食蟲植物區,展示食蟲瓶子草、食蟲茅膏菜、撲蠅食蟲草等食蟲植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食蟲植物是一種會捕獲並分泌消化液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的自養型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有的還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因而有的食蟲植物也稱為“食肉植物”,如豬籠草等,“在這裡集中向遊客展示食蟲植物,極具科普性和趣味性。”

就在記者徜徉於館內美景時,一片“高大上”的“沙漠綠洲”景觀一下子吸引了記者目光。“這是‘巨手撫綠’景觀,該景點取自智利阿塔卡瑪沙漠中的著名雕塑‘沙漠之手’,遠遠望去,彷彿是一隻從沙漠裡緩緩伸出的巨手,與古老的石頭城、靈動的鴕鳥一起去‘撫摸’那形象的稻草人、地湧金蓮、挺拔的量天尺等沙漠植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廳可謂一步一景,每一個大型景觀都有各自的魅力,需要細細品味,仔細觀賞,在細節處領略獨特風情。

環顧整個3號館,沙漠植物、熱帶雨林和“一帶一路”沿線自然和人文景觀讓人目不暇接,栩栩如生的仿真動物時靜時動,妙趣橫生。“待第二十一屆菜博會開幕時,人們可通過手機或網上直播等方式一睹該館的風采,相信到時候,館內的景象定會再次給每一位看客留下深刻印象。”

記者 王靜 通訊員 仉豔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