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1:黃包車競賽起點站,漢口路外灘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2:《申報》(1945-12-2)報道“黃包車競賽轟動了全上海”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3:黃包車競賽開賽前,女乘客與車伕行握手禮

1945年初冬,抗戰勝利後駐滬美軍發現上海灘法租界逸園跑狗場已歇業關張,公共租界跑馬廳也盛況不再,觀馬賽興趣大減,似乎上海遠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刺激好玩。然而,坐慣了吉普車的美軍官兵,卻對上海街頭川流不息的黃包車很好奇,時不時叫上一輛,兜兜風。若遇上酒醉的美國兵,車伕還要“讓賢”,酒醉兵反客為主拉著車伕走,引起路人駐足而觀。不知誰突發奇想:何不來一場黃包車競賽?!或許會很好玩。於是,駐滬美軍機關開始策劃賽事,並定於12月1日開賽。

說起黃包車,不得不提起它的前身東洋車。究其東洋車發明者,坊間盛傳三種說法:其一,居留日本之美國牧師;其二,橫濱英領事館館員佩裡;其三,日本人鈴木德次郎。但其發明之年月,皆認定時在明治三年(1870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東洋車傳至上海,僅遲於日本三年。民國八年(1919年),東洋車始由工部局規定,一律塗以黃漆,黃包車得名於此也。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黃包車已驟增至六萬八千餘輛(據商務版《上海指南》),至抗戰前夕,全市總數多達八萬餘輛。等到美軍駐滬時(1945年),那黃包車輛數可能更多。

黃包車競賽,有人拉車,就應有人坐車。選出的二十輛黃包車中有四輛是路上僱來的,其餘十六輛都是私人包車。各自代表美軍各部門參賽。對參賽車伕,美軍化了十天功夫在跑馬廳對其進行強化訓練。第十航空隊還特地製作鋁質輕快黃包車一輛,參加競賽。參賽(車主)小姐選自美軍十九個機關(即第十航空隊、第十四航空隊、美空軍後勤部、美空軍司令部、氣象臺、美港口司令室、海軍司令部、江灣機場辦事處、上海服務處、通訊署、十四航空隊貯藏所、上海基地司令部、美軍聯絡處、上海基地參謀處、工程處、中國戰區司令部、《星條報》、海軍警衛司令部、美軍服務部等),有四位中國人(戴眼鏡之王小姐最終得了第十四名,如圖5),一位美國人,一位加拿大人,其餘均為俄國人。各位小姐都代表她所屬機關,或代表某長官,如魏德邁、史特梅耶將軍等。上海《申報》記者對競賽前後作了全程報道(圖2)。

黃包車競賽由美《星條報》中國特刊所發起,並請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將軍主持,於1945年12月1日下午一時舉行。開賽前,主辦方要求每一參賽小姐與各自車伕舉行握手禮,故有的車伕覺此事突如其來,未免受寵若驚(圖3)。是日,參加競賽之車輛,均扎彩色布條,兩輪扎花,故倍覺燦爛悅目,甚之若干車輛均髹漆一新。競賽路線,由外灘海關碼頭出發(圖1),經南京路、靜安寺路(圖4),折入西摩路至亞爾培路之回力球場為比賽終點,沿途由中美憲兵維持秩序,馬路兩旁圍觀者人山人海,轟動一時。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4:黃包車競賽車隊途經靜安寺路,前方右側建築是德義公寓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5:參賽車伕與女乘主在現場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6:黃包車競賽車隊途經亞爾培路,直奔終點站回力球場

1945年12月1日,駐滬美軍別出心裁舉辦黃包車競賽,轟動全上海

圖7:榮獲黃包車競賽冠軍的姜二毛與“黃包車皇后”瓊南茄女士

下午十二點三刻,競賽終點站亞爾培路回力球場一帶巳是人山人海,美軍機關各部的車子,紛紛駛向回力球場。數千美海陸空軍官兵匆匆趕到球場,剛坐定不久,球場廣播響起:”黃包車比賽正在路中,不幾分鐘,就要到此“。果然,不到十分鐘,即下午一點三十五分,只聽得場中觀眾叫喊聲起,原來十七號黃包車伕姜二毛及車上美港口司令室的瓊南茄小姐第一個衝進球場,接著第二名十六號車(美第十航空隊的蓓蒂絲小姐)及第三名十五號車(龔小姐)緊隨其後。不一會,一輛輛競賽黃包車都陸續跑進球場。最後三名是十一號、十九號、七號車。賽畢,舉行隆重頒獎典禮,軍樂響起,由魏德邁將軍、史特梅耶將軍,及長江巡邏隊司令喬埃上校等,共同為參賽車伕及其小姐頒獎。第十七號車伕姜二毛,獨佔鰲頭,全程奔跑僅費時二十分鐘,勇奪冠軍,榮受美長江巡邏隊司令喬埃上校之花環(圖7),並獲獎金偽幣二百萬元;車上瓊南茄小姐,俄籍,體重115磅,獲“黃包車皇后”之美稱,魏德邁將軍為她頒發大銀盃。之後,記者們紛紛圍攏上去,對獲獎車伕及其小姐進行採訪,鎂光燈閃爍,留下珍貴影像。這是上海第一次且唯一的黃包車競賽。不久,黃包車漸行漸遠,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由三輪車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