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牆為紐帶,串聯起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內涵,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於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也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裡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夫子廟是中國四大文廟,為中國南方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內歷史人文豐厚,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每年春節至元宵節間舉行的秦淮燈會,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中國最著名的燈會活動,吸引著無數友人賞燈,共度佳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

地理環境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秦淮河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千百年來,秦淮河哺育著古城南京,“錦鏽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這裡逐漸成為金陵城的繁華地帶,而內秦淮河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4.2公里的沿河兩岸 ,許多豪門世家、權貴差不多都聚居於淮水兩岸,繁華昌盛,金粉樓臺,鱗次櫛比。夫子廟附近的河房是綺窗絲幛,十里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許多名勝古蹟、歷史掌故、風流韻事,都發生在它的身旁,被歷史文人騷客吟頌傳唱。

歷史文化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夜泊秦淮


六朝時代,南京夫子廟地區已相當繁華。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裡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有酒樓、茶館、小吃,青樓妓院也應運而生。內秦淮河上“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描寫的就是當時秦淮河上的繁華景象。

由於歷史的變遷,十里秦淮昔日繁榮景象早已不復存在。1984年以來國家旅遊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對重點開發秦淮風光帶進行了修繕、整修和復建,恢復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風貌,秦淮河又再度成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樓閣景觀,集古蹟、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還有誘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燈會、民俗名勝、地方風味小吃等,使中外遊客為之陶醉。

1990年秦淮風光帶入選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評為國家首批4A級景區,2010年,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景區晉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秦淮河郵票


2014年為紀念中法建交50週年,由中國郵政與法國郵政聯合發行的《中法建交五十週年》紀念郵票在法國面世。兩個月前,這一紀念郵票已在中國發行。郵票1套2枚,以城市與河流為表現主題,兩枚郵票分別選取南京秦淮河和巴黎塞納河的標誌性景觀,表現兩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以及兩座城市的文明起源與文化特質。

《中法建交五十週年》紀念郵票是繼1998年中法兩國聯合發行《故宮與盧浮宮》郵票後,再次聯合發行的郵票。這套郵票由法國郵票設計師伊夫·博雅爾創作,用簡練、清晰的筆墨,概括、明快的色調錶現了一中一西兩處勝景。加上膠雕工藝,讓人對這套郵票充滿期待。52*31的規格,更是從1995年開始就銷聲匿跡。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秦淮河,中國南京的主要河流,其中流經南京城內的一段內秦淮被稱為“十里秦淮”,為古都南京最繁華之所在,其歷史之悠久、商肆之繁盛、文化之薈萃,歷千年而不衰。塞納河流經法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巴黎城市建立和發展與塞納河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塞納河沿岸名勝古蹟眾多,是巴黎起源、發展和輝煌的見證。

2017年7月25日,在國家旅遊局指導的2017年港澳青少年遊學推廣活動暨內地遊學聯盟大會上,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榮獲全國首批24家港澳青少年遊學基地稱號。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秦淮河江南貢院段


景區劃分

1、夫子廟-白鷺洲景區:以科舉文化、民俗文化、夜遊秦淮為遊賞主題,具有遊賞、科普、民宿、體驗等功能,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秦淮河、明城牆等5個遊覽區,共計33個主要景點。

2、門東-門西景區:以“三道甕城、城河一體、名人故居”為特色,以“中華甕城、明清建築、暢遊古今”為遊賞主題,具有風景遊賞、民俗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包括中華門、老門東、老門西、明城牆、秦淮河等5個遊覽區,共計19個景點。

3、大報恩寺-金陵兵工廠景區:以“佛教文化、工業遺存”為特色,以“遺址奇觀、大報恩塔、軍事工業”等為遊賞主題,具有文化體驗、科普教育、風景遊賞等功能,包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和金陵兵工廠舊址2個遊覽區,共計7個主要景點。

4、朝天宮-評事街景區:以“博物展覽、文化體驗”為特色,以“官式建築、居住文化、非遺文化”為遊賞主題,具有展覽、宣教、遊賞、民俗體驗等功能。包括朝天宮、甘熙故居、秦淮河和明城牆等4個遊覽區,共計15個景點。

主要景點

夫子廟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番興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國四大文廟之一,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夫子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高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夫子廟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又稱南京貢院,位於南京城東南隅,南京夫子廟學宮東側,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夫子廟地區三大古建築群之一。江南貢院始建於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間,江南貢院達到鼎盛。僅考試號舍就有20644間,加上附屬建築數百間,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佔地之廣居全國各省貢院之冠,創中國古代科舉考場之最。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從此江南貢院便結束了它的使命。從貢院落成到晚清廢除科舉江南貢院為國家輸送了800餘名狀元、10萬名進士、上百萬名舉人,明清時期全國半數以上官員都出自江南貢院。江南貢院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江南貢院烏衣巷

烏衣巷在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是中國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名,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烏衣巷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住宅區,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烏衣巷見證了王謝的藝術成就,與兩大家族的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歷史緊密相連。1997年,秦淮區人民政府恢復了烏衣巷,挖掘、展示烏衣巷源遠流長的歷史,並重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王謝古居紀念館。歷經千年的滄桑,如今的烏衣巷已不復昔日的繁華,沒有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遊人探訪王謝華堂蹤跡。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烏衣巷媚香樓

媚香樓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樓,為紀念李香君而建。媚香樓坐落在南京市夫子廟鈔庫街38號,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是三進兩院式宅院。媚香樓左牽文德橋,右攜來燕橋,南望烏衣巷,北依夫子廟。全院盡現書法、繪畫、楹聯、篆刻、假山、塑像和園林小景、石刻磚雕、壁畫掛燈等藝術精品,供遊人觀賞。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媚香樓瞻園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其歷史可追溯到明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瞻園是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也是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瞻園疊經明、清、太平天國、民國與當代,和江南多數園林一樣,沿革複雜,園貌歷經變遷。瞻園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共有大小景點二十餘處,佈局典雅精緻,有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築群,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臺,奇峰疊嶂。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府的取景地便是瞻園。瞻園現闢為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瞻園中華門

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是南京城的正南門,是南京城牆內城十三座城門中規模僅次於通濟門的城堡式城門,中華門城堡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堡壘甕城。中華門位於南京城牆京城城牆正南,其歷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江寧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南門舊址,在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擴建而成。中華門前後有內外秦淮河徑流橫貫東西,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1931年(民國二十年)國民政府易名中華門,由蔣中正於雙十節前夕所題。並在原聚寶門的東西兩側開闢中華門東門和中華門西門,同時滿足南北雙向的通行。1957年,江蘇省人民委員會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中華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中華門白鷺洲

白鷺洲公園,位於南京城東南隅,是南京城南地區最大的公園,該園在明朝永樂年間是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墅,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天順年間,在園內建有鷲峰寺,煙火鼎盛一時。至正德年間,徐達後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該園成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1951年結合秦淮河整治,浚湖堆山,廣植花木,整修和新建了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築,園容初具規模,1976年建成開放。白鷺洲公園緊鄰夫子廟鬧市區,是鬧中取靜的好去處,猶如鑲嵌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今天我們到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遊一遊

白鷺洲公園


另有大報恩寺、吳敬梓故居、桃葉渡、金陵美術館等。

秦淮河風光帶真是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於一體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