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銅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俗稱的青銅器,是一種由青銅合金所製成的器具,因其銅鏽所產生的顏色為青綠色,所謂為人們稱之為青銅器,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器是出現於六千年前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青銅器的出現與使用證明了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更是一種人類文明的象徵。雖然說時間上最高的青銅器並不是出現在中國,但是由古代中國所製造出的青銅器,不僅造型精美,而且其工藝技術也是十分精湛,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享有極高的盛譽。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宣德爐最奇妙處在於色彩。偽造的宣德爐色彩炫於外表,真的宣德爐色彩融於內質,從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澤,如同美麗的女子,其肌膚柔滑細膩,惹人撫弄。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汙泥中,拭去泥汙,也與從前—樣,偽造的宣德爐,即使用火培養數十年,一旦脫火,則形容枯槁。宣德香爐的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的珍貴。據載:宣德爐僅在宣德三年鑄造過一次,共得5000只,以後即封爐不鑄。數百年滄桑,至今的宣德爐的存世量更是鳳毛麟角,稀若星辰了。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90年代以來,宣德爐繼宜興紫砂壺後成了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上的新寵。臺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東南亞各國的收藏家競相高價收藏,其珍品現今每隻的價格已可達十餘萬元至數十萬元之巨,可以說比六七十年代價格上漲了千倍。宣德銅香爐的造型古樸莊重,做工精緻,亦是繼商周青銅器之後我國鑄造工藝中的極端。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宣德爐採用當時先進的失蠟法鑄成,經過打磨後找不出拼模和鑄口的痕跡。爐分爐耳、爐身、爐足三部分。爐耳有:象耳、獅耳、環耳、,都成對置於爐身的兩側。有的爐不飾耳,而爐身素光不作紋飾,使之盡現宣德爐美麗古樸的銅色和莊重的造型。也有少量的宣德爐在外部敲上些小塊金箔,謂之生金,熠熠生輝,金塊大小相間,小者呈星點狀,大者如片狀,如金色的“雨雪”交加,富麗豪華。爐足有圈足、圓乳形三足、方圓形四足等,形式多樣,因爐身而異。爐壁厚重,手感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其次另外一個辨別新老銅器之間的區別就是看銅器身上的紋飾。如果一件銅器是先秦時期的青銅作品,那麼其青銅器身上的紋飾一般為饕餮、蟬、鳥等這類紋飾,其紋飾的造型也是十分古樸肅穆,讓人看到會有肅然起敬之感,這種紋飾造型給人的感受是後代中所有的青銅器作品無法達到的境界。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第三個分別新老銅器的方法就是看銅器上的銘文。如果一件老銅器的身上的銘文不管是在其句式上,還是文字上都無法與先秦時期的文字特點吻合的話,即使是在造型上或者其他方面特別像先秦時期的作品,那也請收藏者們毫不猶豫的放棄這樣青銅器,因為這類的青銅作品一定是仿造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一般來講,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作品上銘文的文字主要以小篆為主來進行撰寫的。而先秦以後的青銅器作品上銘文的字體就不在以小篆為主了。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第四就是看青銅器所使用的材料,來分辨新老銅器之間區別。在先秦時期製造青銅器所使用的材質一般為青銅,例如:鴞尊、毛公鼎、龍虎尊等青銅器作品。而在先秦之後的時代中所製造出青銅器作品所使用的材質一般為黃銅或者紅銅為主。這也是新銅器與老銅器之間最大的區別。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最後一個辨別新老銅器之間的區別就是聞氣味。如果是一件新銅,但是為了仿製的與老銅差不多的樣子,偽造者們往往會使用一些化學試劑來腐蝕新銅器的表面,以此來模仿出老銅的古樸和包漿的狀態,但是使用化學藥劑,會讓銅器產生一種酸性的氣味,這個氣味是可以用嗅覺聞出來的。以上就是鑑別新老銅器的幾種方法。

明清老銅器圖片及成交價格參考: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1:清乾隆銅灑金獅耳爐,尺寸:寬39釐米,估價: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價:RMB 4,600,000 ,成交時間:2011-11-15該器為直口,短直頸,圓鼓腹,圈足,線條圓弧流暢,造型典雅端莊。口沿和頸部飾豎條紋,肩部飾一週覆蓮紋。兩側綴飾對稱的高浮雕獅首,紋飾猙獰威武,毛髮細密捲曲,呈螺髻狀,絲絲清晰可見,層次分明有序,額頭隆起,雙眉寬厚,作捲雲狀弓形,雙目圓睜,神采奕奕,桃形凸鼻下有一張大口,露齒,兩顆鋒利的獠牙凸現。獅自古以來即為納吉,彰顯權貴之瑞獸。下腹部近底處飾一週仰蓮紋,與肩部紋飾相呼應。底心方框內鑄陽文“宣德二年周義為修篁主人制”篆書款識,豎行,每行三字,字體端正工整,字地平整色暗,“德”字中央少一橫,銘款澆鑄勻淨清晰。器表原本色呈赤霞紅,因屢有焚香受用,今呈藏經紙色。周身佈滿雪花紛飛般的鎏金飛雪斑,疏密分佈,錯落有致,發出絢麗奪目的紅霞金星色澤,彰顯出華貴非凡之氣。銅質精良,打磨光潤圓滑,器壁薄厚適中。該器是難得一見的文人几案間焚香清賞所用香具中的珍品。焚香於內,餘香繞樑,可憑添高雅之氣。據《宣德彝器圖譜》的記載,獅耳爐是仿自哥窯獅首大彝爐款式而制,以賜五軍都督府之用,造型典雅穩重,後世多有仿製。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2:清雍正銅「乾清宮」款雙獅耳爐,尺寸:寬28.7釐米,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RMB 3,220,000 ,成交時間:2019-06-05

鈐印款識:「乾清宮」款。此爐造型典雅肅穆,爐口微撇,鼓腹下垂,圈足亦微外撇。兩側以雙獅首為耳,其獅首鬃毛虯結,更分為上下雙層。神情肅穆,獠牙外露,兇猛生動。通體皮色斑駁,滄桑感十足。透過斑駁隱約可見通體一色,更添高貴。其款外飾以凸雕雙龍環抱,二龍儀態威嚴,以戲珠之態滿布爐底,鱗爪剛健,龍鱗怒聳,中心以豎框開長方為邊,內凸雕篆書「乾清宮」三字。字體蒼勁古樸,開合大氣,頗有明代晚期之金石遺風。銅質細膩墜手,官氣十足。獅耳爐又稱獅首彝爐,爐形多為簋式,器型仿自宋朝哥窯的爐器。獅的形象威猛雄健,氣勢懾人,也作為佛教文殊菩薩的坐騎,有降服邪魔的法力。據載,宣德皇帝以之頒賜兵部尚書及大提督等軍職要員,概取勇武無雙、百戰不殆之意。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3:清康熙燕邸施制款銅戟耳馬槽爐,尺寸:髙6.9釐米;口長10.7釐米;口寛8.1釐米;重1770g,估價:RMB 1,200,000 ~ 2,000,000,成交價:RMB 3,105,000 ,成交時間:2018-07-08

鈐印款識:底款:燕邸施制。此清早期燕邸施制款銅製馬槽爐凝練沉穩,端正肅穆,高6.9釐米,口長10.7釐米,口寬8.1釐米,重1770克,盈手可握。紅皮膩潤,寶光內含;私款精鐫,存世珍罕,出版於《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一書,為楊炳禎先生舊藏,傳承有據。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本爐式俗稱馬槽,因長方鬥狀故名,古籍中未見此稱,《金玉青煙》謂之“戟耳長方爐”,或為戟耳方爐之變體。宣爐多圓器,方者稀少,有說法雲此式取“地方”之象,喻耿直之意,為文人所青睞。又有說馬槽爐自臺幾爐變化而來:明代呂震《宣德彝器圖譜》諸圖樣,唯“臺幾爐”作方體附耳,形制接近。而《圖譜·卷十五》“臺幾爐”一欄記載“敕賜九卿科道衙門”,通政司、大理寺、尚寶司等機構的正卿、少卿官員亦配此式。明張居正《請宥言官以彰聖德疏》曰:“竊以為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清雍正帝亦道:“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果能秉公持正,據實敷陳,方合天下之公是公非,而於朝廷政事有所裨益。”賜與監察、司法官員臺幾爐,乃冊命其仗義執言,秉公執法,恰與“馬槽爐”耿直寓意相似。二者外觀內含都有同點,或確有演變關係。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4:明末清初銅戟耳爐,尺寸:寬12釐米,估價: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價:RMB 3,105,000 ,成交時間:2019-12-04

鈐印款識:「帷埜居」款。此爐光素無飾,銅質精煉,器形簡雅,敦厚朴實,極為壓手。爐色沉黃,皮殼光潤,金粟躍於肌理之間。爐口略外撇,向下漸收成直腹,兩側對稱戟耳,弧線流暢,線條方折,猶如兵器之刃口。圈足撇出,如飛簷承鑾狀。工精藝美,乃小中見大之物。外壁光素無紋,爐底平滑,器外底有減地陽文篆書“帷野居”,鏤刻峻峭,挺拔勁健。據《宣德彝器圖譜》記載,戟耳爐仿照宋瓷款式而制,因其耳如兵器中的戟頭而得名。戟為御賜刑部尚書及左右之物,寓意執戟捍邦衛國,平準天下正義。此類型爐給人以沉穩莊重之感,為宣爐的經典款式。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5:清早期銅點金雙獸首三足爐,尺寸:27.8釐米×34釐米;重量5880g,估價:RMB 800,000 ~ 1,800,000,成交價:RMB 3,105,000 ,成交時間:2014-06-04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此件香爐器型仿商周銅鼎,平口,束頸,扁圓鼓腹,肩出雙瑞獸鋬耳,栩栩如生,下承三獸形足,穩重勁健,整體造型莊重靜穆,氣勢雄渾,兼得雍容華貴之態。通體點金是以真金煉為泥,數次塗抹於銅內,以火灸成。金片層次豐富,好似飛花飄雪,“故穿庭樹作飛花”,妙得神韻天趣。爐面銅質勻淨細膩,包漿溫潤,寶氣內蘊,質感甚佳,此爐扣之聲音清遠悠長,尾音微顫,獸首及三足工藝細膩考究,爐體型碩大醇厚、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品相完好之香爐,即貴亦雅,所費不菲,非民間所能仿,實為罕見之佛前供器。“叩齒焚香出世塵,齋壇鳴磐步虛人”,焚香其內,佛陀四聖諦直契當下心靈,歷史之厚重感亦隨香外溢,仿若身臨其境,覆載紛萬象,一念即三千。

此件點金銅爐無論形制,尺寸,重量,銅質,工藝均為難得一見的宮廷精品,實為銅爐藏家不可或缺的珍藏品。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6:清17/18世紀銅沖天耳三乳足爐連蓋,尺寸:24.3釐米,估價:HKD 100,000 ~ 150,000,成交價:HKD 3,040,000 ,成交時間:2014-10-08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7:明末銅饕餮紋沖天耳鼎式爐,尺寸:爐高47釐米;總高70釐米,估價:HKD 80,000 ~ 100,000,成交價:HKD 3,000,000 ,成交時間:2018-05-31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8:清早期銅鱔魚黃雪花金雙耳爐連座,尺寸:直徑20.5釐米,估價:RMB 1,200,000 ~ 1,500,000,成交價:RMB 2,472,500 ,成交時間:2012-12-05

此器由爐身和爐座兩部分組成,爐身平口外撇,束頸,頸部兩側對稱出環形耳,耳上端有一角上翹,溜肩,鼓腹下減收,圈足。爐座呈盤狀,口沿下出兩條弦紋,斜壁,下承三雲頭足。此器銅質精良,手感沉重,銅色溫潤古樸,環耳出角為押經爐特徵,通體灑金裝飾,金點細密似雪花紛飛,洋洋灑灑,若隱若現,與銅色渾然一體,爐身及爐座底部均冷雕“宣德年制”四字懸針篆書款,雕工利落,頗具神韻,實為爐中佳器。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9:清乾隆銅灑金螭龍耳三足爐,尺寸:寬30.5釐米,估價: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HKD 2,360,000 ,成交時間:2015-10-06

此三足爐銅質精純色深,上飾灑金工藝,金點斑駁,包漿潤澤醇厚。器身敞口外撇,束頸,扁圓腹,頸部曲線優美,器外壁兩側對稱雕螭龍各一隻,構成了銅爐的主體。螭龍彎曲攀爐而呈圓形,四肢緊伏爐壁,撲壁有力,兩龍姿態對稱,威儀優雅,巧妙利用軀幹彎曲成鋬,肌理分明,矯健遒勁,靈活欲動,極富動態美感。下承三足。整器造型古樸大方,線條流暢,圓潤規整,其工藝精細,極具質感,其雙耳雕飾尤為特殊巧妙。香爐底刻“宣德年制”篆書款,銘款勻淨清晰,蒼雄迥勁。本品器表原本色呈藏經紙色,因屢有焚香受用,今呈赤霞紅。周身佈滿雪花紛飛般的鎏金飛雪斑,疏密分佈,錯落有致,發出絢麗奪目的紅霞金星色澤,彰顯出華貴非凡之氣。銅質精良,打磨光潤圓滑,器壁薄厚適中。

快速鑑別新老銅器!香爐一直為收藏界熱捧

10:明崇禎“崇禎庚辰年周望張制”銅蚰耳爐,尺寸:長20.3釐米;高6.9釐米;重1815g,估價:RMB 1,500,000 ~ 1,800,000,成交價:RMB 1,840,000 ,成交時間:2018-11-24,

爐作蚰耳簋式,口沿平侈,收頸鼓腹,圈足微外撇,有侈弦一週,雙耳出頸曲折下收於腹部,渾厚有力,粗細富於變化,轉角圓潤,耳洞幾近渾圓。爐身線條流暢柔美,分量沉重墜手,叩之金聲玉振。器造型凝重典雅,銅質密實細膩,色正而瑩潔,奇光內出,寶氣溫潤,撫之綿滑。爐圈足內開框鏨刻“崇禎庚辰年周望張制”三行九字篆書款,工麗整飭,秀朗俊健。此款在存世的宣德爐中極為稀見,且鏨刻精到,筆觸爽利。在宣德爐的收藏中,款識尤為重要,是賞玩宣德爐的重要因素。目前所知有上百種款識,以少見的私家款更加珍貴,歷來為收藏家們所珍視。且除“大明宣德年制”常規紀年款外,有明確紀年款的銅爐並不多見,像此件帶有崇禎紀年的銅爐,無疑是研究明晚器銅爐藝術的重要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