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父母和照顧孩子的人是一切養育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父母願意花很多錢給孩子上早教班兒,給孩子買學區房,但是不願意花一點點錢來提升自己,花一點點時間來陪孩子。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父親在跟孩子玩捉迷藏

最近接到了個育兒諮詢,非常典型的父母角色缺失的養育問題。這個寶寶是奶奶和保姆一起帶的。快兩歲半了都不怎會說話,見了生人往家長身後躲,更別提有什麼社交了。在給方法之前我瞭解了一下寶寶的成長環境。寶寶爸爸是自己開公司的,每天早出晚歸,節假日都有應酬。即使休息也是拿著手機打遊戲。孩子媽媽是自己開了個美容店,生活狀態跟孩子爸爸相同,奶奶也不善言談。父母給孩子報了各種早教班,但因為語言和性格融入問題,都沒有去了。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因害羞兒低頭的小男孩

這樣的孩子,家庭物質條件可以說是相當優越,但孩子卻出現了養育滯後的問題。其實父母只要稍微拿出一點時間,放下手機陪陪孩子,跟孩子多說話,多叨叨,父母跟孩子的親情鏈接自然會有了。然後跟孩子一起去讀讀書,去聽聽音樂,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下見識,都不至於孩子兩歲半了不會說話沒有社交。三歲之前親情撫養的缺失,是等到孩子十幾歲的時候為了把孩子送去一個好學校,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買學區房買不回來的。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候機室和手風琴叔叔互動

你要知道,到那個時候孩子大腦裡的符號鏈接已經跟別人不一樣了,而這個鏈接是在三歲之前就應該形成的,孩子在三歲之前就應該有豐富的讀寫能力,研究表明,這其實已經決定了孩子將來在大學裡的學術成績。這就是為什麼三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親情撫養非常重要了。而最令人擔憂的是最需要這些育兒知識的父母,沒有機會聽到這些。因為這些爸爸媽媽更喜歡用物質上的勤奮來掩蓋精神上的懶惰。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給孩子一場旅行

現在很多父母會說,教育資源越來越不不均衡,作為父母我們想用更多的物質爭取孩子起跑線上的優勢,這難道有錯嗎?但卻不知你精神上的懶惰,早已在3歲之前就已經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陪孩子攀爬的父親

是,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短期內通過重新分配得到平衡,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我們作為父母能夠做到的是自己提升育兒意識。

孩子之間的差別絕對不是智商的差別,而是方法,是父母太忙於賺錢沒有時間做的精神餵養。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各個方面都會有直接的鏈接影響,父母的家庭養育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已經有了豐富的大腦神經鏈接。

所以,只生不養的父母,如果你還在用物質上的勤奮來掩蓋精神上的懶惰,那麼你真該算一算這筆賬的值不值了。

育兒,三歲之前這件事做錯了,有幾百萬的學區房也沒用!

旅館中讀書的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