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秋冬季節,天氣逐漸轉涼,大家吃喝用,都喜歡“熱騰騰”的,所以秋冬季也是兒童燙傷頻發季節。

這不,前幾天,寶媽群裡就有媽媽說自家小寶被燙傷: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寶寶被燙傷、燒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害怕到和寶寶一起哭?

塗牙膏?用酒消毒?用鹽水消毒?

下面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將告訴你,

千萬不能這樣做!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老一輩的偏方?土方?你還敢往自家“小寶貝”身上懟?越用越嚴重,實力坑娃沒商量!!

通常來說,燙燒傷分為1、2、3度,度數越高,情況越嚴重。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那麼寶寶不幸燙傷,如何科學有效處理,將寶寶的傷害降到最低?

寶寶燙傷常見處理誤區

✖ 強行撕去粘在皮膚上的衣物

很多粑粑麻麻發現寶寶燙傷,第一反應是想查看寶寶傷勢,於是慌慌張張幫寶寶脫衣服。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在脫衣服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沒有經驗,胡亂扯下寶寶傷口的衣服。這樣處理衣物,會對燙傷表皮產生摩擦,加重對燙傷皮膚的損害,甚至會將燙傷的表皮拉脫造成2次傷害。

✖ 自行用針或指甲挑破水皰

寶寶燙傷稍嚴重,就會出現水泡!這時候如果粑粑麻麻自行將水泡挑破,極有可能會導致創面受到感染。

所以水泡不要自行戳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那就保持局部乾燥,及時就醫。

✖塗抹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物質

這些有色物質塗抹在傷口上,受傷部位著色,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損傷程度判斷,而且像紅汞含有重金屬汞,大量應用可以吸收入體導致汞中毒。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在燙傷部位塗抹牙膏、鹽

很多家長從小受到老一輩的指導,燙傷後要在傷口抹上牙膏,冰冰涼涼的,好像有鎮定傷口的作用~

更有家長:燙傷後在傷口倒鹽水?抹醬油?說是可以消毒。俗話說的好,「別在傷口上撒鹽」,寶寶傷口碰到醬油、鹽水等刺激性液體,得多疼啊~

食鹽還可能通過皮膚破損的傷口吸收進入體內,引起高鈉血癥、脫水,嚴重的會出現腦水腫、高熱、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粑粑麻麻們,這些操作不但沒有治療作用,甚至還會引起感染,其凝結粘連傷口還會增加醫生處理創面的難度。千萬不要再隨意使用這些偏方給寶寶處理傷口啦!

寶寶燙傷後正確處理方法

醫生建議:立即脫離熱源,並牢記以下五個字!

✔ 衝

在發生輕微燙傷時( 1度、2度 ),可先用大量冷水沖洗,可以把燙傷部位放到水龍頭下,用清潔的、流動的冷水沖洗 30 分鐘左右,水流不必太急。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流動的冷水可迅速帶走局部熱量,減少進一步熱損傷。

✔ 脫

待皮膚降溫後,小心地去除表面的衣服。如果衣服粘連在傷口上,可以用剪刀輕輕剪開衣服,切忌不能強行脫去,以免造成傷害。

✔ 泡

繼續將燙傷部位浸泡在冷水中10~30 分鐘,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疼痛,還能進一步散發熱量。

如果燙傷的面積較大,需注意其他部位保溫,防止熱量喪失過多過快。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 蓋

以上幾步處理後,用無菌紗布、或乾淨的毛巾/被單等覆蓋或包裹住傷口並固定,可保持傷口清潔、降低感染的概率。

✔ 送

如果是深度燙傷,寶寶燙傷部位呈灰色或紅褐色,甚至變黑髮焦。或者是燒傷的面積比較大,不要耽誤,儘快去附近可治療燒傷的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寶寶燙傷後如何減輕瘢痕形成?

寶寶燙傷後,很多粑粑麻麻都會擔心,留疤怎麼辦?特別是女寶寶!

一般來說,輕度燙燒傷不會形成瘢痕,而針對深2度、3度燙燒傷,最根本的預防瘢痕的方法就是儘快修復創面(3周之內)

瘢痕,“預防勝於治療”,粑粑麻麻一定重視瘢痕預防的作用,積極配合醫生儘早干預,採用彈力壓迫法、藥物治療、激光等方式治療。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怎麼減少意外燙傷?

意外燙傷大都是源自於家長的粗心,往往只是一轉身或者一眨眼。就算平時再謹慎,但凡一點不小心,就會導致意外燙傷的發生。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所以粑粑麻麻要注意:

1. 不要將熱水放置在寶寶能接觸到的地方,比如桌邊,床邊等。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2.很多淋浴裝置控制水溫並不滿意,有時候水溫較高,有時候較低,因此寶寶不宜淋浴,最好是盆浴,容易控制水溫。

3.給寶寶洗澡時,提前把需要的物品都準備好,不要中途離開去拿,以免中途發生意外。

4.廚房是燙傷事故多發的場所,不要讓寶寶在廚房玩耍。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牢記這五個字

5.低溫燙傷不可小覷。

對於成人而言並不燙的水可能對小兒造成燙傷,這種溫度偏低時的燙傷往往和接觸時間有關,一定要注意定時檢查。(比如暖水袋、暖寶寶、小太陽、暖風機等取暖設備)

寶寶的意外傷害絕非小事情,第一時間的緊急處理更是關鍵!一步也不能錯,才能將對寶寶的傷害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