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市場,凸顯價值,從平安福2020看中國平安的改革之路

2020年,對中國保險業而言,危機並存。

疫情影響下,保險代理人線下展業受阻,新單難開,業績承壓。同時,這也進一步驅動保險業加快線上化經營步伐,而疫情也讓諸多國民意識到,生命與健康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命題,疫情下以及疫情後,保險需求可能迎來釋放期。

今年年初,中國平安的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平安壽險將進行深度改革,稱“中國壽險業已經開始發生很大變化,市場的變化,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都使得傳統模式效率衰退,平安壽險必須從產品和渠道進行改革”。

引領市場,凸顯價值,從平安福2020看中國平安的改革之路

從近距離觀察,平安壽險的產品改革,為市場和客戶提供的,可能不僅是傳統的壽險產品,還會有壽險+、服務+、乃至場景性的綜合型金融及非金融產品。這可能是一場創造性的、融合性的變革。

4月初,平安人壽旗下主力保障型產品平安福20上市,這款“王牌”產品能給國民帶來何種新體驗?它又承載著平安壽險怎樣的變革邏輯和使命?接下來細細解讀。

一、平安福20的兩個小驚喜

在中國保險市場,如果問賣的最好的重疾險是哪款?那一定是平安福:

上市7年,迭代7次,服務2000萬客戶,累計理賠金額超100億元,為中國萬千家庭提供健康保障。

新推出的平安福20,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兩個小驚喜:

1、輕症賠付,漲重疾保額

價格可能是絕大多數消費者關心的因素。從保費上直接比較,平安福20確實便宜了。舉個例子:

在其他條件一致情形下,30歲男性購買平安福19保費14934元,而平安福20需14606元;30歲女性購買平安福19所需保費15302元,而平安福20需14795元。

粗略計算,平安福20的整體保費大概便宜了2%。最為重要的是,平安福20條款規定,若患輕症,可以增加保額,即70 歲前理賠過輕症,每賠付 1 次,重疾、身故保額同時增加 20%,最多可以增加 60%,不過重疾和身故只能賠其一。

平安福20在保障力度有所增加的情況下,還降價讓利於客戶,這個非常難得,很有誠意。

2、平安run,進一步強化

健康管理前置,是平安一直秉持的保險經營理念。

平安福20配套的“健康行・平安RUN・健行天下”計劃(簡稱“平安RUN”)功能進一步強化,即完成平安run周計劃、月計劃可抽獎,完成年計劃可漲保額。

平安RUN倡導最低烈度的運動——步行,設置了周-月-年三重運動目標,長短結合、由易到難,以達成目標的獎勵鼓勵客戶運動起來。

平安RUN活動包括三個:週週獎勵、月月返現、保障額度增長,其中週週獎勵、月月返現活動由平安健康險提供,保障額度增長獎勵由平安人壽提供,最高增加保額可以到10%。

引領市場,凸顯價值,從平安福2020看中國平安的改革之路

這一模式將長期運動的大目標進行拆解,有助於改變客戶長期缺乏運動的壞習慣,收穫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也是平安福在業內首度引入“保險+健康管理”的理念,不但開創了保險產品的新形態,還極大的提升了“平安福”的前端健康管理能力。

二、從平安福20看平安壽險的未來

平安人壽的改革目標是“成為全球最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不僅是規模最大,更要成為行業的標杆”。

如何才能走在市場變革的前列呢?這需要敏銳地把握市場變化,勇於挑戰與創造,提供能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接下來具體看看平安人壽“求變”的邏輯與嘗試。

1、保險姓保,強調長期可持續

觀察成熟的日本保險市場,發現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驅動著保險公司產品結構不斷調整優化。

在19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日本保險公司主要提供四種保險產品: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養老保險。在此期間,終身壽險保單銷售較好。隨後,兩全保險逐漸取代終身壽險成為主流產品,保險公司開始銷售分紅保單,為應對競爭數次提高分紅率,使保戶有機會分享公司利潤。

21 世紀初開始,日本少子化、老齡化趨勢明顯。2019 年,日本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8.4%,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社會撫養壓力上升,醫療衛生費用支出持續上升,居民的醫療保障意識不斷加強,社會整體對健康、醫療保險的需求提升,表現為醫療、癌症等保單數量顯著增加。

面向未來,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看,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且預期壽命延長,醫療費用快速攀升,基本醫保保障不足……這些因素將使得商業人身險在醫保體系和人身險業務中的地位持續上升

引領市場,凸顯價值,從平安福2020看中國平安的改革之路

近年來,在監管的指引和規範下,平安壽險在業務結構方面的轉型非常堅決,堅定保險姓保、提升保障型產品佔比,走長期可持續的業務發展之路。

2、壽險+,不同賽道上的競爭

縱觀我國壽險市場,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第一、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

第二、隨著經濟的發展,壽險市場出現了很多新的需求,但保險公司未及時推出相應產品,出現供需失衡。

這種情形,一方面倒逼行業進行供給側改革,一方面呼喚新產品以豐富消費者可選範圍。從平安福20這個產品看,展露出平安人壽的新“打法”。

第一個,開發標準化的產品模塊去適應互聯網保險的銷售,使得客戶可以自己組配自己需要的產品。

第二個,就是壽險+的策略。保險既是一種金融產品,也是一種服務產品,作為金融產品,必然面臨著同質化的競爭,難以擺脫價格戰的泥潭,怎麼使得產品具有差異性呢?舉一個例子,壽險+醫療健康。

在平安壽險未來的產品定價方面,平安保險、平好好醫生和平安醫保科技在數據打通的基礎上深度融合,把醫、藥、保、費集合起來,完全有可能實現保險的千人千面,實現行業鏈條的最優化,實現用戶的深度捆綁和服務體驗最優。

這是平安壽險產品的真正有價值的地方,也是其競爭對手難以學習的。

我們知道,作為一種產品,價格並非主要因素,尤其對於複雜的金融產品,反而服務非常重要。通過在產品當中添加各種各樣的服務,有些是明顯的服務,有些是付費的服務,有些是附加的服務,一方面實現了產品本身的差異化,另一方面提升了產品的實用性,包括出現重大疾病後多次賠付,以前是隻賠一次,但是有些重大疾病復發了,多次賠付。還有發生輕症,保額提升20%,這些都是更外額外服務範圍,但是價格保持一定穩定。

長期以來,正是平安人壽深度理解市場,提前佈局,最大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有了平安福系列產品的長期銷量領先。當然,在這樣的經營邏輯下,在不久的未來,平安人壽勢必會推出其他令客戶叫好、令行業爭相模仿的新產品、新服務。

3、打造品牌,引領行業

前面我講了通過實施“壽險+”的策略,平安實現了產品的差異化,我們以手機為例,同樣是手機,金立手機能打電話,蘋果手機也能打電話,為什麼同樣功能的產品價格差距這麼大呢?

引領市場,凸顯價值,從平安福2020看中國平安的改革之路

產品本身卓越的性能和體驗是基礎,通過其獨特的產品設計和遍佈全國的分支機構,由代理人去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平安做到了。但是要引領同行,還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文化魅力。

中國的壽險市場很大,平安作為龍頭企業,不可能只做塔尖,必須做一個高品質、健康的,有市場競爭力、又滿足客戶需求的、又能為公司創造一定價值的產品。這就是我們說的大單品戰略,明星產品戰略。

平安福2020對於平安不僅是一個普通的產品,更是一張名片。一方面,構建“以客戶為中心,覆蓋客戶全生命週期”的產品體系,滿足客戶的儲蓄、保障、養老、健康、醫療服務等全方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場景,搭建壽險+、綜金+、非金+的產品體系,增加代理人多元化收入,增加與客戶的粘度頻率。

藉助於平安福20這一強大的工具,平安人壽以“健康”為旗幟,著手建立自己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定位。與此同時,作為保險業內首家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20“品牌強國工程”的企業,平安依託央視平臺,打造保險旗艦品牌名片,助力品牌強國戰略推進,產品與公司在品牌戰略下相得益彰。

健康、值得信賴、夥伴,這些重要的概念一旦在消費者心中萌芽生長,企業的競爭力將是長期的,獨特的,在為消費者創造優質保障服務的同時公司也將收穫豐厚的收益。

在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中,平安擁有一種非常可貴的危機意識,不變求新求變。我相信,在平安壽險的改革道路上,會給消費者和市場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