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個國家吃不起!亞洲米倉漲到3000元一噸,全因越南太狠

泰國大米正在漲價!


3月底泰國產大米基準出口價漲至每噸550美元,創2013年8月以來新高。


長期以來,泰國大米曾雄居世界大米出口榜首,號稱"亞洲米倉",對世界大米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2016年11月16~18日,在泰國清邁舉行的第八屆"世界最優大米獎"評選活動中,泰國茉莉香米 榮獲過"2016年度世界最優大米獎"。


160個國家吃不起!亞洲米倉漲到3000元一噸,全因越南太狠


統計資料顯示,1972年,泰國大米出量為207萬噸 ;2001年升至763萬噸,貿易金額約為15.77億美元。


2008年,泰國大米出口首次突破1000萬噸。


2015年泰國出口979萬噸,2019年泰國大米出口量僅758萬噸,與2018年的1100萬噸相比大幅減少,創6年新低,主因是泰銖升值超過40%,其次泰米品質沒有明顯提升,米質更加硬,


而現今消費者更喜歡較軟的大米,使得泰米在各個市場被取代,就連大米進口大國的中國現在也開始出口大米。


泰國已成立機構研發新品種大米,提升市場競爭力,但還需3-5年,今年只能維持現狀。另外,越南等主要競爭國均在不斷改良大米品質,且成本遠低於泰國,搶佔了中、港、菲、馬等泰國大米的主要市場。


越南還與歐盟達成協議,每年以向歐盟出口8萬噸大米。這些挑戰因素逐漸導致泰國今年大米出口量跌至世界第三,落後於印度和越南。


160個國家吃不起!亞洲米倉漲到3000元一噸,全因越南太狠


從出口對象經濟發展程度分析,泰國大米出口對象80%以上集中在發展中經濟體,約20%為發達經濟體。


2001年,泰國大米出口第一大地區市場是非洲,所佔比例高達45.61%;第二大地區市場是亞洲,所佔比例為41.80%。


截至2015年,泰國大米出口國家(地區)已達160個,其中,第一大地區市場仍為非洲,所佔比例高達48.07%;第二大地區市場是亞洲,所佔比例為40.46%,其中第一大國別市場是中國,所佔比例為9.78%。


印度與越南等國大米出口出現"井噴式"飆升,導致泰國失去了世界大米第一大出口國的"寶座",也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


泰國政府對稻穀種植給予補貼,一方面提升了國內稻農生產積極性,但另一方面也助推國內米價攀升,削弱了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尤其中低檔大米遭遇了印度、越南等國的低價競爭。


印度、越南成為泰國中低檔米出口的"勁敵"。


但此次泰國大米上漲,著實因為越南等國因為病毒,痛下狠心開始禁止出口大米,帶來的供需失調,大量買家望而卻步。


160個國家吃不起!亞洲米倉漲到3000元一噸,全因越南太狠


泰國大米出口對象以非洲和亞洲為主,約80%集中在發展中經濟體,僅有20%在發達地區。當越南大米退出市場後,泰國大米成為了市場上的稀客,價格上漲自然水到渠成。


看來都是越南惹的禍。


曾將被認為好吃的越南大米,中國人可能短期內吃不到了。不得不說,在病毒面前,越南真狠。


目前,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可能並無影響,大米如果單純口感,還有中國東北大米最因為是短粒米,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泰國香米、越南香米作為長粒米,口感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