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山川河流,高山峽谷是怒江的地標記憶,每個走進怒江大峽谷的人都會被自然這個造物主折服,而美食則是一份獨屬於遊歷怒江的人靈魂深處的記憶,清甜的包穀砂稀飯、鮮美的漆油雞、香味撲鼻的琵琶肉和酒味濃郁的夏拉,每一份菜餚都被裝進旅行者的胃裡,同時也留在了記憶的深處,從此,離開有時、相逢可期。

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蕎餅便是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無公害,無汙染的優質苦蕎與優質的蜂蜜、上等精粉的綠色碰撞。在高山梯田裡種植著近百種原始的苦蕎,這裡的苦蕎顆粒飽滿,充滿智慧的人們巧妙的利用自然的饋贈,用苦蕎製作出美味的食物,而蕎餡餅最為出眾。

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餡蕎餅是怒江的特產,天然綠色食品苦蕎麵粉為餅皮,佐以蔬菜,也可以是魚、雞、豬肉或野味為餡,不過,獨龍人很喜歡夾上一些野韭菜,使蕎餅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壓制成餅坯,經木炭烘烤而成,色澤油黃,清香爽口。

這種夾餡的養餅攜帶方便,人們出工打獵前,帶上幾個。肚子餓了時,就隨地燃上一堆柴火,拿出餅來放在火上燒一燒,然後就著水酒或山泉水,風捲殘雲般,幾個餅下肚,渾身就長出使不完的力氣。

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它和市面上其它蕎餅不同的是:餡蕎餅口感柔和,吃起來很軟,裡面的餡也不硬,有點入口即化的感覺。吃下一口,蕎餅本身的清香加上餡的濃香,配合的恰到好處。

相逢怒江美食——餡蕎餅

“五穀雜糧,苦蕎為主”是民間有名的諺語。唐代名醫孫思邈的《急備千金方》最早以蕎入藥;彝族古詩裡很早就有“人間最偉大的是母親,莊稼最好的是格史(苦蕎)”的讚譽;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平、寒,有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有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苦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