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校友莊小威榮膺美國顯微學會傑出科學家獎


中國科大校友莊小威榮膺美國顯微學會傑出科學家獎

美國顯微學會MSA公佈2020年傑出科學家獲獎者,物理學家David N. Seidman與生物學家莊小威(中國科大87級少年班)分獲殊榮。


傑出科學家獎旨在表彰在顯微技術或顯微分析領域取得了長期成就的傑出資深科學家,包含生物科學領域和物理科學領域。按照慣例,2020年傑出科學家獎項將於8月3日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舉行的“顯微鏡與微分析2020”(M&M 2020)會議上授予。

中國科大校友莊小威榮膺美國顯微學會傑出科學家獎


2020年傑出科學家-生物科學(Distinguished Scientist—Biological Sciences)

中國科大校友莊小威榮膺美國顯微學會傑出科學家獎

莊小威(上圖為她出席中國科大波士頓六十週年校慶大會,由新創基金會主辦)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哈佛大學

莊小威,美籍華人,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7級少年班校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哈佛大學物理教授。1972年1月生於中國江蘇,1996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莊小威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生物物理學。她在高分辨率光學成像、單分子熒光共振轉移等光子學方法及其應用方面的開拓性貢獻,極大地推動了生物醫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她發表的論文他引超過12600次,最高單篇他引超過2000次。目前是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員和美國物理學會會員。她是《Cell》、《eLife》、《Annual Review of Biophysics》,《Chemical Physics Letters》和《Optical Nanoscopy》等知名期刊編輯委員會成員。

由阿貝確立的數百納米空間分辨率的光學衍射極限制約了對亞細胞器精細結構的研究。2006年,莊小威實驗室發明了基於單分子熒光檢測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即隨機光學重構顯微術 (STORM),並應用該方法實現三維超高分辨率成像。基於光化學機制,她的實驗室合成了超亮的可光控的染料及具有最佳性能的熒光蛋白,將分辨率進一步推進到幾納米,比光學衍射極限高近兩個量級。在此基礎上也發展了活細胞快速三維高分辨熒光成像。這一系列技術發展使得熒光顯微技術進入分子水平成像時代。全世界眾多實驗室採用了這些技術,而基於該技術的商用STORM顯微鏡已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影像平臺和實驗室中,大大促進了生物醫學研究。

莊小威不只是開發超分辨影像方法的先驅,同時也是應用這些方法的領軍者。她將STORM廣泛應用於從單細胞生命體到複雜的哺乳動物的大腦,發現新的細胞結構,揭示全新的作用機理。例如她發現神經元軸突的膜骨架有一種令人吃驚的規律的週期性結構;採用超高分辨率大容積成像繪製了神經元突觸輸入區的圖譜,揭示該區域對方向選擇性的作用;揭示小鼠端粒蛋白質TRF2在端粒環形成中的必要性;發現精子特有的鈣離子通道和其它有關鈣信號通路分子形成一種特殊結構,該結構對精子的超活化有重要意義。莊小威也是最早將單分子熒光共振轉移技術發展成探測生物分子結構動力學的有效工具的研究者之一。她在RNA摺疊方面的研究揭示了難以用常規實驗探測的單分子短暫摺疊中間態和多種摺疊通路,展示了RNA摺疊具有非常崎嶇的能量面;最近她發明了一種高通量的單分子熒光原位雜交方法MERFISH,可以對單個細胞中天然狀態下的數千種RNA進行成像和定量;她揭示了染色質重塑複合物新的調控機理;她發明的單病毒跟蹤方法可研究單個病毒進入細胞與細胞內吞機器的相互作用。這些系列工作均為生物學中原創性的工作,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中國科大校友莊小威榮膺美國顯微學會傑出科學家獎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基金會”。文章只為學術傳播,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