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引言:一名3歲時被切除大腦右半球的男孩,將喪失視覺—空間能力,但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藝術家;一名11歲時被切除大腦左半球的男孩,將失去言語表達能力,但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並上了大學。這說明了大腦的無限潛能,但需要科學的、有效的教學支撐。

對不少孩子來說,數學是比較難的科目。雖然平時課沒少上,作業沒少寫,習題沒少練,但總是出錯,成績不理想。而且,許多剛入學的孩子數學不好,語文特別是閱讀也不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數學與閱讀能力有關?

在一項實驗中:讓一組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時,只是機械的記住答案;而另一組學生則是學習了相應的運算法則。

通過對大腦活動區域掃描發現:對簡單記住答案的學生而言,其與提取語言信息相關的特定腦區有更活躍的活動;而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其與視覺—空間加工過程相關的特定腦區則相對更為活躍。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根據結果,我們可以理解,簡單記住答案的學生,更多地是把數學運算像語言一樣來學習,只是記住了一些符號。

而運用學習策略的學生,則不是依靠符號記憶,是運用視覺—空間能力,而這一能力與想象力、推理力等有關。

那麼,這能說明什麼呢?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閱讀能力弱的孩子,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由於閱讀較少,因而僅單純記憶10以內加減法都會面臨困難,更別說去理解運算規則了。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對於低年級的數學題,僅憑記憶就可以處理,因而學習數學沒有太大難度。

我們暫且不考慮以後數學能力提升問題,僅關注小學低年齡段孩子,會發現閱讀是與數學成績密切相關的。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因為一方面,閱讀能力差的孩子,記憶力不強,簡單的數學規則記不牢,更別談抽象思維了;另一方面,上課聽老師講課,思維跟不上,語言理解能力有限。

所以,早期的閱讀實踐會影響入學後的數學學習。因此,有些孩子剛入學數學成績差,並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閱讀實踐少。

而運用學習策略的學生之所以會運用視覺—空間加工,則告訴我們,讓孩子更深入地學習數學,要注重思維訓練,而不是通過大量習題練記憶力。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閱讀能力是天生的嗎?

顯然,閱讀能力是後天習得的,而且可以通過教學提到提升。

通過腦成像發現,熟練閱讀的孩子和閱讀困難的孩子在學習新詞彙時會有不同的活動模式。

閱讀困難的孩子學過新詞彙後,包括漢語和英語,再次看到這些新詞彙時,他們往往沒有印象,哪怕是上節課剛學完,這樣就根本無法理解書面文字的意義。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因此,無論是數學學科,還是語文、英語學科,如果閱讀能力不強,根本沒辦法處理好書上的文字,老師講得天花亂墜,他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所以,解決小學低年齡孩子學習問題的根本在於:閱讀,大量閱讀。

有研究發現,閱讀困難的孩子,主要是沒有充分利用在大腦左半球的相關腦區,而這一腦區與語言密切相關;而且有時,他們過分使用了大腦右半球。

孩子數學成績差,原來與語文學習有關!

但當對他們進行了100多個小時的密集教學後,他們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大腦活動模式與閱讀優秀的孩子開始趨同。

因此,如果感覺孩子剛入學,語數外各科成績不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每天堅持閱讀。假設能保證每天半小時的有效閱讀,半年時間就會有很大提升,而這些會反映在各科學習成績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