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讀韓非子)


與人相交,又不能真誠相待,還不如各自獨處。另一種想法就是,周旋於各種不能真誠相待的人之間,並且能上下左右周旋,鬧個一團和氣倒顯得自己很有智慧。猶如韓非子,總想用法制做個槓桿來整理室社會;就這樣乾淨、簡單、直接又合邏輯。但儒家並非如此而講究順勢而為。且不說對社會的貢獻,只論個人的結果大家看一看就當一清二處。

李克在治理中山的時候,苦陘縣令年終上報的奏薄中收入的財物很多。李克說:“話說得巧妙,讓人聽了高興,可是不能用正義來規範的,就叫做窕言。沒有山林沼澤谷地的財利卻收入了很多財物,這就叫做窕貨。君子不會聽信窕言,不會接受窕貨,你還是省了吧。”

有人說:“李克託辭說話說得巧妙,讓人聽了高興,可是不能用正義來規範的,就叫做窕言。”巧辨,這是就說話的人說的,高興,是就聽話的人說的。所謂“不能用正義來規範”,不是指聽話的人就是指所聽的話。聽話的人不是小人就是君子,小人沒有正義一定不能用正義來規範,君子用正義來規範就一定不會感到高興。他說“話說得巧妙,讓人聽了高興,可是不能用正義來規範”的話,一定是不真實的話。收入的很多財物如果真是窕貨,就不能讓它長久存在。李克不早早地禁制這種奸邪之事,使它一直持續到年終上計,這是順成過失的做法。沒有辦法察知而收入了很多財物,收入很多的原因,是莊稼豐收,那麼即使收入增加一倍又有什麼辦法呢?做事遵循陰陽的和諧,種植作物順應四時氣候的規律,沒有太早或太晚的差錯,沒有嚴寒酷熱的天災,收成就會增多。不因為瑣碎的事情而妨礙主要的職業,不因為私慾而妨害人情事理,男子努力耕作,女子努力紡織,收入就會增加。熟悉畜養牲畜的規律,明察土地適宜生長的植物,六畜繁育,五穀豐盛,收入就會增多。做好詳明的計劃,熟悉地形和舟車機械的便利條件,花費的力氣少,獲得的成就大,收入就會增多。便利商業市場關塞橋樑的交通,能讓人們用自己有的東西換來自己沒有的東西,客商會集,外貨屯聚,財用衣食儘量節儉,宮室器械得到充分利用,不嗜好珍奇異寶,收入就會增多。收入增多,都是人力所創造的。至於自然現象,風雨適時,冷暖適宜,土地不增加面積,也會有豐收的成果,收入就會增多。人力、天功,這兩個方面都能讓人增加收入,這並不是山林沼澤谷地的財利。沒有山林沼澤谷地的財利卻收入增多,因此就稱其為窕貨,這是不懂治術的說法。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讀韓非子)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讀韓非子)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讀韓非子)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讀韓非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