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支船槳,只有雙方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勝利的彼岸。

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共同對孩子產生影響,最應該形成合力。老師對孩子盡職盡責,家長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01

把學生當祖宗供,

老師如何敢管教

有這樣兩句話,被教育界奉為經典: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並濟、獎懲分明的。

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情況是:

在家裡,家長捨不得管;在學校,老師則不敢管。

曾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困在廁所裡的老師》,道出了當前教育的一種尷尬現象。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一日,老師在上課,學生要求上廁所,為了保證課堂秩序,老師不準,學生尿於褲中。

家長狀告教育局:老師違反人權,要嚴懲。

又一日,老師在上課,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結果學生在廁所滑倒受傷。

家長狀告教育局: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教室,從而導致受傷,要嚴懲。

又一日上課,一學生又要求上廁所,老師前往陪護,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

家長狀告教育局:老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導致多名學生受傷,要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老師帶著全班學生一起去上廁所。

家長狀告教育局:老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翫忽職守,不務正業,要嚴懲。

雖然是笑話,卻折射出一件事:老師想管教好學生,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只要學生出事,不管什麼原因,不管在哪裡出事,找出老師“教育不當,管理不善”的地方,老師就得承擔責任。

這讓老師如何敢管教?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02

家長贏了老師

輸掉的是孩子一生

曾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媽媽寫給自己孩子的一封信,裡面說道:

“孩子,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當一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

在教育中,有哪位老師不希望遇到這樣明事理的家長?

遇到這樣的家長,老師倍感欣慰。

可是現實中,卻有很多“熊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溺,對老師過分苛責。

前段時間,山東五蓮縣的楊守梅老師一事,引發社會關注。

五蓮二中的兩名學生逃課,到操場上玩耍,班主任楊老師把兩名學生叫回,訓斥之時,用課本抽打了他們。

楊老師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這隨手一抽,竟然砸了自己的飯碗。

兩名學生家長,以老師體罰毆打學生為由,到學校討說法。

於是,楊老師被停職、被處罰、被納入“黑名單”。

雖然最後經過調查,事件反轉,撤銷了先前對楊老師的處分,同時涉事家長也與楊老師達成諒解,有了一個好的結果。

但是像楊老師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有多少老師正被逼著不敢管教學生。

這些不分青紅皂白護犢子的家長,讓老師們如履薄冰,人人自危,無所適從。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容易,老師對他不管不問就夠了。

可是,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

如果家長捨不得管,又失去了老師這道防線,成長路上沒人指引和鞭策,孩子難成棟樑之才。

小惡不改,終成大惡。小善不積,大德難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育,需要適度懲戒。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03

讓老師嚴格管教孩子

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古人常講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敬畏的是先生,更是敬畏先生所承載的知識和讓孩子成人的道理。

這個世界上,最希望病人康復的就是醫生,最想讓孩子優秀的就是老師了。

希望自己桃李滿天下,是每個老師的理想。

如果一位老師願意管教學生,那說明老師真的是很認真負責的。

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管學生,嚴格管教學生的才是好老師。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墨子怒耕柱子》中,墨子因為一件事嚴厲地責罵了自己的學生耕柱子。

耕柱子抱怨說,我犯的錯誤沒有別人多,為什麼要遭到老師這樣嚴厲的責罵?

墨子聽了後,語重心長地說:“因為馬跑得快,才值得鞭打。我罵你,正是因為你像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評啊。”

老師管教學生,是因為在老師的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匹值得鞭策的馬。

學生犯了錯誤,被老師批評管教,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改正獲得進步。

一個老師,如果看見學生錯了而不管,那就是失職。

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管學生最嚴的那個老師,其實愛孩子最深。

他期待孩子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

這個世界上,最不應該被苛責的是老師,最不應該被嬌慣的是孩子。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04

家長和老師相遇

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老師和家長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有人說“互不相干”,有人說“對立”,有人說“很矛盾”。

其實,都不是。

曾看過一個經典案例:

孩子請教老師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老師不知,叫他去問身為植物學家的爸爸。

孩子的爸爸沒有回答,而是把詳細資料轉交給老師,讓老師介紹這個植物,把主動權交到老師手中。

這位父親願意降低自己去支持老師,讓老師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高大起來,從而更加尊重老師,這就是無言的支持。

致家長: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應該是一種安靜的支持關係。”

這才是老師與家長的最佳關係!

老師和家長各司其職,前者負責學校教育,後者負責家庭教育,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彼此配合。

我們要知道,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從來都不該是老師的對立面。

老師和家長的相遇,能夠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家長與老師的相逢,本來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家長支持老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師管教學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

最好的家校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所以,請對老師多一點理解,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包容!

教育最需要配合,家長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才能為孩子創造錦繡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