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2020年大同市兩會開幕前,大同日報社融媒體中心推出“大同·兩會前奏”專欄,一方面關注2019年兩會以來政府相關部門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議案提案的辦理情況;另一方面及時傳遞2020年我市兩會籌備情況及代表、委員擬提交的議案提案所關注的內容及市民的期許等。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2019年兩會期間,關樹民提交了《關於做好我市旅遊業的建議》。

他建議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性投入,建立旅遊發展基金,塑造良好旅遊目的地形象。

放寬准入條件,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採取多種形式開發旅遊景點和興辦旅行社,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資體系。全面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大力推進旅遊電子商務和辦公自動化,為旅遊者提供更為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務。

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藝、節慶等文化旅遊產品,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旅遊活動。大力推進旅遊與文化、體育、農業、商業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擴大旅遊消費。

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實施文旅融合 發展全域旅遊

不斷強化軟環境和硬實力,在完善文化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上持續發力,推進智慧旅遊建設、旅遊惠民、品質誠信旅遊,讓大同的“人好”“飯香”“景美”“路通”接地氣旅遊品質,成為我市旅遊的又一張“名片”。

繼續深挖旅遊產品種類和文化內涵,面對旅遊產業發展新形勢和出現的新業態,把旅遊+交通、旅遊+體育、旅遊+文化、旅遊+生態、旅遊+扶貧作為工作重點,開展產業對接,促進產業融合,帶動全域旅遊發展。

持續優化佈局,打造大同文化旅遊新業態,大力推動景點景區、精品線路、配套設施、旅遊服務、營銷推廣“五環聯動”,積極促進大同旅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從“傳統旅遊”向“智慧旅遊”轉變。

繼續加大雲岡石窟景區、恆山景區、古城景區的開發投入力度,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放大北魏、遼金等歷史文化元素魅力,開發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產品,打造獨一無二的大同文化旅遊品牌。

緊抓項目建設,創建旅遊產業新模式,推進產業融合,培育旅遊產業新動力,豐富古城旅遊內涵,培育一批特色古城旅遊項目,為全市旅遊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在大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期間,人大代表王東鳳提出建議:進一步深化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配套改革。

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

加大財政投入,合理引導衛生資源分配,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大同市衛健委:加強人才培養 提高人員待遇

大同市衛健委對代表建議認真研究後,進行了辦理答覆。近年來,我市財政投入3400餘萬元,新建修繕了村衛生室578所,並對88個衛生室進行了標準化建設。

為緩解基層醫療服務人才短缺問題,我市啟動人才強基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才緊缺的狀況。各縣區醫療團隊在下派專家、派駐醫務人員的同時,加強了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

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的建設,我市提高了鄉村醫生的補助,並從2019年起為每個村衛生室平均每月增加1000元村醫補助,從而調動鄉村醫務人員紮根農村、服務基層的積極性。

此外,我市引進了“健康中國萬里行”活動,依託健康查體車為老年人在家門口開展健康體檢;推進巡迴醫療“大篷車”活動,各縣區共配備16輛巡迴醫療車,組建醫療隊48個,為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村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在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許鑫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提案。

他建議,科學規劃,統籌佈局,加大對我市民營經濟的宏觀調控,把民營經濟和地方經濟特色,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城鄉規劃工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既鼓勵又提供幫助,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

對民營企業平等准入、公平對待,允許其在多行業多領域發展,並制定完善的准入政策,打破行業壟斷,推進政策公開化、程序化、規範化。正確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創新、加快能源轉型、加強品牌構造。實現“一站式”審批服務,提高辦事效率。

強化服務和資金支持,完善人才引進培養,為民營企業注入活力。

大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化改革 優化環境 精準發力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以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經濟“省30條”“市20條”政策措施為主線,深化改革,優化環境,精準發力,推動全市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完善服務機制,打通民營企業發展“中硬阻”,堅持“六個一”工作機制,深化“萬名幹部入企服務”,“工業雲平臺”上線運行,實現“一站式”服務。

認真貫徹落實“五送服務”,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深度調查,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營造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環境。

落實減負政策,減稅降費,制定清償計劃,落實水電暖優惠政策,公示收費清單。加強支持引導,拓寬市場,推動企業轉型,加快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同時完善法制化營商環境。

加強針對性幫扶,加強平臺載體的搭建,落實市場準入制度,深入推進“雙創”工作並做到“一站式”服務,進而促進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

「大同·兩會前奏」關鍵詞:旅遊產業/城鄉醫療/營商環境/文旅新業態

在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任佩建議,借勢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等影視娛樂項目,整合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旅遊文化,將大同古城視為一個整體,形成集優質“影視拍攝+旅遊+文化+教育+商業”於一體的影視實景互動文化業態。

將動作影視實現最大化的產業延展,最終形成“演藝+教育+旅遊”的三位一體動作影視娛樂藝術創意旅遊綜合體。

通過政府整體規劃、分區招商的模式,廣泛引入社會資本,豐富各類業態,提升遊客體驗。

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打造北魏影視文藝地標

對此提案,市文化和旅遊局認真研究後答覆。我市啟動了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之一《北魏王朝》拍攝。50集大型史詩電視劇《北魏王朝》列入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劇立項,通過《北魏王朝》在古城拍攝,論證古城影視娛樂定位重塑可行性。採用五合一製作模式,即小說+電視劇+電影+微電影+遊戲,將大同古城古蹟作為主要的拍攝場景,隨著本劇的熱播,會進一步帶動我市旅遊業發展。

整合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旅遊文化,將大同古城視為一個整體,塑造成全國首創、獨一無二的北魏影視文藝地標。由此產生系列的衍生品和產業價值鏈,最終才能形成持續性的文化產品輸出、文化理念輸出、社會效益的影響擴散。


監製:劉雙英

審核:鄧 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