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去年芯片危機爆發之後,芯片的關注度陡然上升。

從某種程度上講,芯片其實是由沙子做成的,從隨處可見的沙子,到世界上最難掌握的核心技術之一,芯片的蛻變到底有多難?

01

技術、時間、資金,以及運氣

小小的一枚芯片,它的誕生遠比我們想象中艱辛,從大的方面來看,芯片的研發和製造可以分為三個環節:IC設計、IC製造、IC封測,這其中又包含許多小環節。

單是硅片製作就需要超過100道的工序,而硅片製作只是整個芯片產業鏈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到這一步小沙子經歷千錘百煉,已經脫胎換骨。

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那麼從行業角度來看芯片產業又如何?

目前芯片行業有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設計、製作、封測均由企業自己包攬的IDM模式,另一種是設計研發和銷售由本企業負責,生產製作由代工廠負責的Fabless模式。

想必大家看到這裡心裡已經有數,至今為止我國的芯片企業主要還是走Fabless模式,目前並沒有IDM模式的企業,正因為這樣才被人抓住痛處,吃了陰招。

事實上,國際範圍內能夠獨立完成芯片的設計、製作及封測全過程的企業也沒有幾家,無非英特爾、三星和德州儀器,其餘大多選擇通過與代工廠合作的Fabless模式,包括我們的華為,其主要的合作對象有臺積電、中芯國際,還有英特爾。

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企業不僅需要攻破複雜的工藝,還必須面對芯片產業高速的發展節奏。芯片產業的工藝製程遵循摩爾定律的節奏快速更新,從微米到納米,再從90nm到5nm,企業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還要爭分奪秒,趕上產品新換代的速度。

除了技術和時間這兩個必要因素,要想把芯片做好,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按照行業現狀來看,動輒幾十億幾百億,這給絕大部分的企業設置了門檻。

就算技術、時間、資金這些條件都滿足了,我們依然還需要一點運氣。

02

正視現實,才能更快進步

目前中國在芯片領域與歐美國家之間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除去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和聯華電子,中國代工廠裡面有一定實力的就只剩中芯國際了,芯片生產環節這一塊短板還需要我們去補足。

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芯片產業這一行的水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無論是在硬件能力還是軟件能力、抑或是產業生態上都有大量的問題掣肘著我們,等待我們去克服。

就拿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最核心、最尖端的光刻機來說,國內的水平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和某些發達國家相比甚至可以說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有差距是正常的,畢竟別人起步比我們早,自然有更加厚實的積累,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並且已經採取相應的行動,打造“中國芯”為時未晚。

03

道阻且長,行之將至

我國現在正處於向芯片領域重磅出擊的階段,國家的大力支持,各大企業的緊追猛趕,中國芯片製造與歐美國家的差距必然會越來越小。

尤其是最近中美間的貿易摩擦,更加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掌握核心技術的必要,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芯片這一領域進行突破的決心。

從沙子到芯片的蛻變,芯片產業有多難?

讓人感到振奮的是,目前國際上有能力推出5G終端芯片產品的5家企業裡面有3家是中國的,分別為中國大陸的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以及中國臺灣的聯發科。

在5G浪潮襲來之初,我們可謂以一種領先的姿態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對那些在荊棘中突破重圍的企業,我們應該心懷敬意。

關於國產芯片的探索,雖道阻且長,但相信行之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