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杯”事件:中國足球別再花錢取辱

日前結束在國際青年足球賽上,獲得冠軍的韓國球員腳踩獎盃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一方面說明一些韓國球員素質較差,缺乏體意道德。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足球如此落後,再舉辦什麼邀請賽,就是花錢請別人來羞辱自己。

“熊貓杯”事件:中國足球別再花錢取辱

從此前的成年隊參加的中國杯到現在青年隊參加的熊貓杯。我們都是被羞辱的對象。只不過高素質的球隊用進球羞辱你,低素質的球隊就會沒有底線。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有企業願意花錢讓中國足球被人嘲笑呢?

我想贊助者更主要的還是商業目的。從商業角度看,投資回報期越短越好。所以,才會弄出這麼多費力不討好的賽事。如果要真對中國足球好,那就多建幾個球場,多建幾個好的青訓基地,淨化好足球環境,發展好足球經紀產業,像巴子足球那樣,有天賦的窮小子也能有機會成為世界巨星。但做這些回收期太漫長,商家不做。哪個俱樂部敢說要做百年俱樂部?都是花錢賺吆喝。重點是足協也不做。

據媒體統計,中國足球2000年齡段的註冊球員人數不到1000人。本來基數就少,選國家隊球員時如果再有點其他因素,成績怎麼能好呢?所以,外籍教練才撒手不管了嘛。

中國足球現在應是潛龍勿用階段。足球環境要先優化。要抓群眾基礎。基礎牢了才能向上發展。才會有靠俱樂部自身運營可以盈利和發展。

啥時覺得自己可以了再搞些賽事,出來跟人比試,這個階段才叫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否則就像連馬步都站不穩的人還要挑戰霍元甲。結果連傻子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