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關於閱讀的書籍。書名叫做《深閱讀》,作者日本的齋騰孝。為什麼給大家推薦這本書呢?因為這本書不僅僅讓我們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還能讓我們學會如何更好地閱讀。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這本書一共有5個章節,我用了兩小時把它讀完。讀完這本書,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之前對讀書的理解,以前我認為讀書要麼是為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要麼就純粹打發時間。而這種看法是非常膚淺的。讀書的意義,其實是讓自己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和更深的深度去面對生活裡所遇見的問題,不會狹隘地只看到一面,並且能夠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質,確定優先順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斷,培養妥善地選擇如何行動的能力。淺白地來說,讀書的目的就是深化思想,昇華精神。

但是讀書也有好書與壞書的區別。所以在開始閱讀之前,我們所要對書籍進行一個篩選,篩選的關鍵在於懂得什麼叫說好書。如作者所說,好書的評價標準有簡單的兩點,一是易讀,二是有內涵。也就是說,一本書裡發人深醒的部分越多,這本書就越有價值。遇見一本好書,有時一下子就能夠拓寬我們的眼界。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亦是如此。如果僅僅是讀完一本書,並沒有做任何思考,讀完就丟置一旁,那麼這本書對我們而已就是白讀的。我們應該通過閱讀思考問題,確立自己的價值觀。

既然讀書這麼有意義,那麼我們要做到持續閱讀才會有所成效。該如何培養持續讀書習慣呢,《深閱讀》裡介紹了5個方法。

第一, “自問自思”,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只要養成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就能夠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從而更容易吸收書本的內容。

第二,朗讀,比如給家裡小孩講故事,或者利用有聲讀物去讀書,用耳朵聽到的話容易在大腦形成影像,所以精神自然會更加集中。

第三,配置書架,把自己的書按照主題歸類,或按照自己讀書習慣歸類,能夠在你想讀任何一本書的時候,快速地拿到手。

第四,一天讀一本書,這裡就可以利用快速閱讀方法來閱讀了,要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還是能夠做到的。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讀書時間,並每天堅持下去,就會形成一個習慣。

第五,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把讀書成為自身的肉體,輸出閱讀,每讀完一本書,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把書的內容向別人說清楚,學會轉換視角,多以自己的感性,體驗為主,去闡述書中你所感興趣和深刻的地方。或者參加讀書會,跟別人交流對書本的見解。或者寫下你的讀後感。要為自己閱讀的書建立一個反饋機制,即是輸出。

有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之後,我們也要有相對應的讀書技巧。讀書技巧有很多,而在《深閱讀》這本書裡,介紹到了如何一口氣讀完長篇小說的“快速閱讀技巧“這個值得我們去學習利用,就是隻讀對話部分的內容。習慣這種閱讀方法之前,有些摸不著門路,但一開始不妨以每小時100頁的速度為目標。反覆練習,閱讀速度將會更快。還有另外一種閱讀技巧是跳讀,就像我們看很長很長的連續劇一樣,我們會跳著片看,這種持續跳讀,可以培養類推能力,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閱讀技巧。

“讀書的人生“是不斷前進的人生。以讀書相伴,人生途中不再孤單,困難面前不再害怕,挫折面前更為堅強。願我們都永懷賢者森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