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著名前國足選手范志毅在六年前說:“輸完泰國輸越南,再輸緬甸,最後沒人輸了”。隨著國足1-2輸給敘利亞,世界盃預選賽出線渺茫,國青輸給韓國,25年來首次無緣世青賽決賽圈。對於中國足球這些年來的客觀現狀,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再的輸球,甚至有人調侃國家隊“不是所有球隊,都叫特能輸”,正像範大將軍說的,輸到最後就再也沒有人可以輸了,那麼中國足球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我們似乎對中國足球各年齡段無緣世界大賽都已經司空見慣了,隨著國青不敵韓國,中國足球在亞洲甚至全世界都成了一個最大的笑話,而面對國足不敵敘利亞的尷尬結果,世界冠軍教練裡皮葉引咎辭職,確實是帶不動啊!

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說米盧時代,國足第一次闖入世界盃決賽圈,那時是國足的最巔峰,那麼,那麼如今深陷泥潭、屢戰屢敗的國足就躺在了歷史最低谷。因為我們已經輸到沒有人可以輸了,現在就是國足的最底線。

很多年前,中國足球雖然和歐洲國家有差距,但是亞洲也算是一個強隊,和韓國、日本幾乎可以平分秋色,2002年甚至在米盧教練的帶領下衝進世界盃決賽圈,但是近些年的每況愈下、人見人欺的尷尬境地,尤其是1-5輸給名不見經傳的泰國業餘隊,更是將恥辱演繹到極限,多年前,國人就發出質疑:13億大國為何選不出踢球好的11個人,同為亞洲球員,為什麼韓國日本卻進步神速,中國足球到底怎麼了,我們的底線究竟在哪裡?中國足球何時能實現復興?

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邯鄲學步、故步自封是中國足球落後的罪魁禍首

中國足球的癥結在於邯鄲學步、揠苗助長。過去的中國足球,堅持制定適合中國人身體素質的技戰術,發展之初,實力尚可,在亞洲盃曾多次進入前三,然而,當我們看到歐美國家足球的強大實力,於是放棄自身足球特點,急功近利的區學習外國足球的特點,不斷請外交執教,逐漸放棄了自身的特點,而又歐美國家技戰術對身體的要求,最後事倍功半,成績一落千丈。

重視團隊協作是中國足球唯一的出路

中國足球除了“邯鄲學步”之外,缺乏團隊合作更是中國足球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所在,縱觀中國體育各大賽事,凡是單打獨鬥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跳水、舉重、射擊、游泳等項目,中國都能在世界上傲視群雄,就連曾經田徑弱項百米賽跑,中國隊如孫炳添等都能進入決賽,但是一到團體項目,足球、籃球、排球、手球等,中國隊都是名不見經傳。對比韓國、日本和朝鮮,我們發現,他們身體素質並不強於中國,然而卻經常在團隊項目上在世界賽場上大放異彩,歸根結底,這些國家的團隊精神要強於中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中超足球賽場上,經常看到球員在進攻時,明明隊友位置很好,卻不傳球的現象,而在世界大賽中,欣賞到的是賞心悅目的團隊進攻,足球是團體運動,團隊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對於中國足球也不例外。

國足已到底線,觸底反彈是最好的選擇

2019年以來,中國足球一次次輸球的結果,就像一顆顆炸彈無數次摧殘著球迷們本已支離破碎的心,似乎已經到了“談國足色變”的地步,對於整個中國國足來說,現狀是如此的殘酷和艱難,我們已經觸碰到中國足球歷史的“地平線”之下,輸到無可再輸,也到了終該覺醒的那一天,我們不乞求中國足球能摸到“世界冠軍”的天花板,但是我們球迷希望的是國足能守住目前的底線,永不放棄,奮起直追, 觸底反彈是國足最好的選擇,也是僅剩下的最後的希望!

守住底線,觸底反彈,中國足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