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了行為

人在地球上生存,需要空氣、水和食物來維持和發展;人在社會中生活,需要交流、生兒育女,這都屬於人類的需要範疇。

這些條件一旦缺失就會形成不平衡的狀態,缺少空氣就會憋悶窒息、缺少水就會幹渴、缺少交流就會孤獨,我們把這種缺失稱之為“不平衡狀態”,就好比天平,當兩端質量不同時是不平衡,就需要不斷權衡來實現平衡。

也就是說,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需要是有對象的,例如空氣、水、食物、交流對象及性。


心理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了行為


人除了生理需要外還有社會性需要,例如在餐桌上有人狼吞虎嚥、互相爭搶,有人客客氣氣、互相謙讓,這就是生理需要和社會性需要明顯的狀態。

需要是發展的,是永遠不會徹底滿足的,“飽暖思淫慾”和“倉廩實而知禮節”既說明了需要的發展,也說明了發展的多樣性,也從而衍生出更加複雜、複合的需要。


心理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了行為


從需要的產生角度進行分類,分為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

自然需要是生理不平衡引起的,如飲食、休息、求偶;社會需要是反應社會要求而產生的,如求知、成就、交往。社會需要時人所特有的(狼王、頭羊、猴王的小範圍,稱不上是社會,這種需要是建立在生理上的),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又稱之為“獲得性需要”。

從需要的對象進行分類,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發展對人的完善和平衡十分重要。


心理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了行為


動機介於需要和行為之間,需要產生了動機,動機決定了行為。

需要是有對象的,若要達到新的平衡,就需要通過行為來獲取;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對象進行活動並維持這種活動的心理動力,也就是說動機是內在的,行為是外在的;需要是機體的,動機是心理的。

需要尤其是生理需要,可以通過機體檢測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行為來觀察;而社會性需要很難通過機體檢測觀察,更多的採用行為來觀察。人類的需要越發展,越難採用生理指標來解讀,越需要利用行為來進行觀察;動機的觀察則無法進行,只能通過外部行為來進行推測。

生理需要一旦失衡,心理活動會為恢復機體內部平衡提供驅動,即內驅力;而社會性需要不會引起機體失衡,但是會造成外部失衡,心理活動會為恢復外部失衡提供驅動,即誘因。

動機又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積極的動機讓人接近,消極的動機讓人遠離;例如面對食物,餓和撐是兩種不平衡,餓會讓人積極的接近並獲取食物,撐會讓人消極的遠離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