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職場新人入職前後,對未來有困惑:職場到底怎麼混?如果遇到被人欺負怎麼辦?工作壓力大該如何排解?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向領導彙報工作?如何向老員工請教問題?職場有小圈子排斥我該怎麼辦?我應不應該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諸多問題。

他們擔心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壓力大,拿錢少,如此人生,不亦悲乎?單獨拿出一篇文章來陳述新人成長的十二個誤區。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1:朋友越多越好,出門在外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新人到職場後,可能遭遇老員工排斥,也因為不在一個圈子裡,導致在自己同層次人中找朋友,他們認為朋友越多越好,關鍵時刻說不定能幫助自己。基於此心態,在行為上表現為:積極參加同事聚會,喝酒聊天吹牛;把精力放在人際關係中……。殘酷的真相是:(1)有的朋友恰恰是阻礙他成長的絆腳石。平時沒事兒吃吃喝喝,消極思想,只會吹牛,但一到關鍵時刻,誰也幫不上忙,既沒有建設性的意見,還在一旁瞎起鬨,冷嘲熱諷。“那麼認真幹嘛,得過且過就可以了”,“裝什麼B格”……(2)絕大部分所謂的朋友都不可能雪中送炭。正確做法是遠離低層次的朋友圈,求精不求多,尋找積極健康的朋友圈,關注朋友的長處,向其學習,能相互促進成長,唯有此處峰成林。要知道,你的朋友圈決定了你的職場方向和機會。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2:作為新人就要表現。

新人到職場後,希望得到別人認可,於是在各種場合表現自己。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有一點情況要說明槍打出頭鳥,更何況是一支傻鳥呢?他搶了老員工表現機會而不自知;他在不明白問題嚴重性和其中道道的情況下,急於表達意見;他也可能在大家一起討論事情,插話或打斷別人。這些都是急於證明自己、刷存在感的幼稚行為,不值得堅持。適時表現,待人接物要適度,是聰明人的做法。什麼叫做適時?比如,在領導向你表達需你發言時,當你負責的工作較為熟悉時,當流程確實存在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你正常工作時,當然也可以在適當時候向領導表達自己願意幹活的上進心。記住一個原則:過猶不及事不做,一鳴驚人不怕等待。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3:真誠處朋友,同事要掏心掏肺。

同事之間能不能處朋友?這是職場常見的問題。新人會認為,真誠處朋友,同事要掏心掏肺。事實上,如你與同事之間確定在很長時間內並無利益衝突,相處問題不大,但能否掏心掏肺什麼事情都能相互傾訴,我的建議是打住。新人尤其要明白謹言慎行,避免禍從口出,減少隱私、八卦、秘密等交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可以打聽下較你年長的人,那麼年回頭看看,當初相處的所謂朋友,有幾位是一直相處下去的。真正的朋友,是要尊重對方隱私,要看人品,以此為基礎才能規避風險。

誤區4:只要加班加點一定能獲得晉升。

新人認為加班加點一定能獲得晉升。未必。加班加點可以學到東西,可以贏得領導的認可,至少給他人辛勤工作小蜜蜂的印象,不排除加班加點能幫助成長,但並非必要條件。在職場上,短期要服從效益,長期要服從個人成長。你加班加點對你所在團隊創造了效益,非常棒,但是如果長期觀察看個人能力、格局等未得到提升,其加班加點可以認為是無效的。看一個人的成長程度,而不看你是否加班加,而是你在工作中學到了什麼,你如何利用業餘時間為自己充電。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5:被邊緣化是自己將被辭退的先兆。

新人很容易被批評、被抱怨、被邊緣化,所以萌生自己被辭退的想法。為什麼發生被邊緣化的情況呢?可能是你工作未到位,可能你得罪領導,可能是你的言行影響了他人的利益等等。我的建議是:一要分析原因,判斷引發因素,不能有被邊緣化就要被辭退先兆的想法。職場上有個定律叫蘑菇定律,蘑菇定律說的就是人們不重視初學者,安排其打雜工作,初學者還會無端遭受批評指責,這是新人的蘑菇期,新人被邊緣化大概率是在蘑菇期中。要想被人重視首先得自己匹配上這樣的重視,這世界大概率是勢利的,你沒有展示你的能力,你的行為還不夠成熟,還沒有人支持你,邊緣化是正常的一種表達。所謂萬事開頭難,做成一件事情,開始的時候必然面臨著諸多的阻撓和困難,在最艱難的時刻就是改變的臨界點,蘑菇期就是一個最艱難的時刻,想要改變環境,就必須先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二是要把小事做好。邊緣化可能是面臨信任的問題,如何給信任加持,需要你證明自己。一個連自己都證明不了的人,如何讓別人去信任你。三是尊重別人。文明禮貌,小心翼翼,對你的社交關係一定有所裨益,當然無需刻意拉攏、投靠別人,做自己份內的事情,不給領導惹麻煩,不給同事說閒話,便是尊重。

誤區6:什麼隱私都願意分享。

不少新人缺乏社會經驗,認為分享隱私、八卦是為了活躍氣氛,真誠。任是誰的隱私,都需要心理邊界,你不要去打聽別人,也不要說自己的,別人對你的未必有興趣,但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終有一天你們之間發生了利益衝突,你的隱私將成為他攻擊你武器。把門不嚴,欲哭無淚。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7:以為撒嬌賣萌,以新人自居可以得到原諒或少幹活。

新人瞭解業務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後(一般是3個月)仍以新人自居,撒嬌賣萌(多見於女生)的話,別人會異樣眼光看待你。當然有時撒嬌賣萌,以新人自居可以得到原諒,可以安排工作。那是他們不願意煩,最終吃虧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失去學習的機會。此外,事不過三,等到第三次還這樣,“朽木不可雕也”一定會固化在其他同事的心中。所以,請收起新人那點自以為是的小特權,嚴格要求自己,儘快熟悉業務。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8:搞好人際關係才是職場根本,我要與上級搞好關係,比如從端茶倒水開始。

個別老員工給新人傳經送寶時,會告訴新人一定要搞好關係。

家長對孩子反覆耵聹:一定要搞好關係。

這話對錯與否,得看如何理解。

在職場搞關係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工作開展,但是過於搞關係,反而容易得不償失。

我的建議是:如你到職場是為了工作,不是混人際的話,立馬放棄搞關係橫行職場的想法,你搞好關係的動機是什麼?如出於尊重別人,學習提升,問題不大。但若為了在關鍵時刻別人幫你說個好話,挺你一下,此等格局和關係,用處不大。大家別忘掉了,老員工一直在觀察你。不是你的殷勤,他就會看得起您。要想別人發自內心真正看得起你,學懂弄通、思路清晰、幹出成績、能有擔當這四方面值得重視。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9: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我是新人,我少承擔點工作可以減少被批評的機會。

新人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自己是新人,少承擔點工作、拒絕工作可以減少被批評的機會。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拒絕工作等於拒絕機會。領導或老員工交代工作應有部分原因是在考驗新人,你推三阻四不接,等於拒絕了考驗。可以積極主動承擔工作,研究琢磨,不懂再問,尋找機會促進成長。

誤區10:新人站隊抱團取暖,與老員工形成對抗。

新人認為抱團,形成小圈子,可以傳遞信息,可以對抗老員工,保護自己。從一定成熟上說,以上想法無可厚非。但是,有的想法不錯,經容易被念歪。幾年後,你會發現當初積極抱團的人基本停留在原地,而對此事不太積極的新人一直走在前面。聰明人做聰明事,有長期思維的人比短視的人走得更遠,新人圈子,層次基本相同,把時間放在那裡,還不如把精力放在業務和自身發展上,所以,新人抱團

抱團取暖可以,但是,精力歸置到工作本身,把工作幹好。此外,除了自學、研究,還要與老員工學習,你時間用在哪裡裡,成就就可能在哪裡!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誤區11:聚會應酬每次必到,領導安排喝酒每次必喝,是為了工作。

新人認為聚會是搭建人脈、進小圈子的好機會,每次聚會必到;領導安排自己陪同喝酒,那是為了工作和看得起自己,每次必去。

毋庸置疑,聚會能搭建人脈,陪同領導參加宴會可以增進感情,但是,過猶不及,每次必到、每次必喝完全沒有必要。畢竟,你的時間屬於自己,拒絕有時也是自我提升的辦法。出於以下考慮:

一是對聚會、喝酒有正確認知。人際關係原則上要主動,不能處處被動,而每次必到、每次必喝會打亂原本計劃。傅雷在給兒子信中說“這些應酬得有限度、有計劃。最忌有求必應,每會必到”,傅雷認為真正的好朋友不會打擾你原來的計劃,參加會議、喝酒這些事會造成人生被動。

二摒棄從眾思想,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自己得有判斷,那些聚會、應酬拒絕了不會影響過大。從眾思想能降低自己恐懼,但不能讓未來的路走得更遠。而獨立思考能力,能解決你面對人生問題時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問題,見別人所未見,聞別人所未聞,走在人先。

三是沒有人可以強迫你,除非你自己。俗話說,不喝酒就談不來業務,不喝酒領導就不重用你,此類情況仍未少數情況,尤其是如今的社會環境下,更不足為道。不要把慾望和不能拒絕攪合到一起。不喝酒,你可以有各種理由,也不會有人去惡意的去強迫你,如果他人惡意強迫你,我覺得這個單位或者這個部門就可以不待了。你參加了、你喝酒了,說明你心中有慾望。。

誤區12:不高興時讓大家知道自己不好惹


新人認為發脾氣,讓大家知道自己不好惹,他覺得老員工欺負自己,就等於撿軟柿子捏。

情緒這玩意是雙刃劍,傷害了別人也會傷害自己,但是發脾氣的人多數不自知。心理學認為,人感到無助、憤怒的時候,人控制不住大腦中的杏仁核,要發脾氣。大部分情緒是恐懼的變身,是恐懼控制了自己。所以,發脾氣時間停頓7秒,看看別人是如何處理事情的,不斷練習,一定能練就強大的自我,讓智慧重回到職場。

走錯路、活得慘、忙成狗,拿錢少的職場新人蘑菇期,該如何渡過?

不高興時,可以發發脾氣,讓大家知道我不好惹。真的對嗎?

當然,這12個誤區雖無法囊括新人的所有問題,卻較為典型。在此拋磚引玉,希望新人能有新人的自覺性,務必不能把自己淪為職場犧牲品,蜷縮在不良習慣和情緒中瑟瑟發抖;不要讓低層次的朋友圈影響到自己;不要浪費蘑菇期那段寶貴時光。嘗試在被失敗、被遺忘、被誤會中成長起來,堅定腳步,一路向前。

-end-歡迎 一起聊聊職場上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