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新聞導讀

4月10日下午,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陳麗珍、四級調研員陳明雕一行到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縣文體和旅遊局和夏茂鎮主要領導及相關領導陪同。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調研組深入俞邦村、長阜村、紅邊茶文化產業園等實地開展調研,聽取夏茂鎮工作情況彙報,瞭解旅遊特色村及旅遊廁所等相關項目進展情況,詢問了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調研組強調

■ 要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沙縣特色旅遊地域品牌。

■ 要持續推進俞邦村和長阜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俞邦村四星級旅遊特色村的品牌優勢,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樣本。

■ 長阜村打造旅遊特色村,要在做好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把當地優越的生態、文化等元素融入文旅產品開發。

■ 讓遊客迎得來更留得住,通過鄉村旅遊帶動產業發展、群眾增收。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俞邦村

俞邦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系唐大臣俞文俊後裔,始於公元680年,現有266戶1068人,獨有特色“遊廊橋,酌清泉;深呼吸,看樟樹;品小吃,吃牛宴;抽菸絲,喝冬酒”。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攝影:林雄


紅邊茶文化館


該園分為茶樹品種園和沙縣紅邊茶文化館,是集茶葉品種研發及沙縣紅邊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自然生態休閒樂園。

茶樹品種園裡的茶樹品種均以適制沙縣紅邊茶、沙縣工夫茶為主。有天然野茶樹、紅邊茶古樹、大佑山品種群10個;及其它優良茶樹品種(水仙、肉桂、春蘭、丹桂、黃玫瑰、紫玫瑰、金觀音、黃觀音、苔茶、金牡丹、黃旦、紫娟、梅佔、菜茶、奇蘭、黃金芽)、武夷名樅(鐵羅漢、白瑞香)等共計31個茶樹品種。

沙縣紅邊茶文化館分為沙縣茶葉歷史區、三明茶葉歷史區、古法制茶工藝體驗區及品茗區等,以沙縣茶歷史為伊始,逐一介紹沙縣乃至三明各類茶種,從茶史、茶詩、茶人、茶俗、茶貿易延伸至三明茶產業的發展現狀與產業規模,圖文並茂地展現沙縣乃至整個三明茶葉產業寶貴的綜合性資料,助力三明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天湖淨寺


俗稱"砂坑廟"。這是一個正宗的佛教寺院,是全國佛教10個培訓基地之一,主持人釋心亮法師是中國佛教協會戒師,德高望重。寺廟裡幾乎是女尼,來自全國各地,堪稱沙縣"女兒國"。寺院內瀰漫著悅耳的佛門清淨音樂梵唱,濃厚的宗教文化氛圍和充滿神秘色彩的女尼生活習俗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攝影:張凌欣


文昌宮


始建於明代,以碧霄殿和天章閣為主體。為寶塔式六角樓,分三層厝瓦落水,造型精緻美觀,各翅角如鳥翼展翅,閣內設木雕鍍金魁星像一尊。1983年,文昌宮重修時,又建一座凌雲閣,與碧霄殿、天章閣形成三足鼎立之勢。1928年夏,夏茂建立了中共沙縣特別支部,使沙縣成為福建省最早建立黨組織的縣份之一,文昌宮成為了中共沙縣特別支部活動的主要場所。1933年8月23日,彭德懷司令員、滕代遠政委率領中央主力紅軍東方軍第一次解放夏茂;1934年1月,彭德懷、楊尚昆率領紅三軍團再次進入夏茂,文昌宮都是紅軍活動的重要基地。2002年,夏茂鎮在碧霄殿東側建凌雲閣,介紹夏茂歷代名流及革命先烈事蹟。張廷發將軍題詞“人傑地靈”在文昌宮收藏。如今的文昌宮,面貌煥然一新,已成為愛國愛鄉的教育基地。


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深入夏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