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餘生都是你

曾經驕傲地對外界宣稱:“我唯一覺得我最牛的一件事,就是我的女人叫馬伊琍”的文章,最終與馬伊琍“一別兩寬”、“往後各生歡喜”了;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馬伊琍與文章(圖片取自網絡)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馬伊琍與文章離婚聲明(圖片取自網絡)

曾經為林憶蓮製作了經典的《當愛已成往事》、《不必在乎我是誰》、《為你我受冷風吹》的李宗盛,最終為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落下了帷幕,讓當年二人合唱的“當愛已成往事”,既成了他們感情的最初,也成為了倆人婚姻的結局。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李宗盛與林憶蓮(圖片取自網絡)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詩經有云: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都期盼著這樣的愛情,可我們又忐忑自己遇不到這樣的愛情,畢竟相愛容易,相守太難

在大多數人的婚姻中,經過生活洗禮的愛情之花早已失去了當初的嬌豔欲滴。

我們或者撕扯糾纏,或者相敬如冰。太多的婚姻不是戰火紛飛,就是冷如冰窖。這樣的婚姻現狀,讓圍牆內的人心生倦怠、索然無味,讓圍牆外的人望而生畏、踟躕不前。

難道這人間就再沒有相濡以沫的愛情嗎?

在《等著我》中72歲的王玉明大爺尋妻的故事,卻讓我們再次相信:相濡以沫的愛情,原來不是神話!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等著我》72歲老兵王玉明尋妻(圖片取自網絡)

年關將至,闔家團圓的日子就要到了。可與家人團圓卻成為了72歲的老兵王玉明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因為他的妻子閆寶霞已經走失了23個月了。在這700多天裡,他走了600公里路,貼了20000張尋人啟事。

為了能夠儘快將失散在外的妻子找回來,王大爺在《等著我》中講述了他和妻子的故事: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1969年,從小是孤兒的王大爺與妻子在部隊相識、相愛,並共同建立了一個溫暖的家。

婚後不久,王大爺就接到任務奔赴前線。家中親戚朋友都勸妻子重新找一個靠譜的過日子,畢竟“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妻子卻選擇一個人跑到前線去探望丈夫,還為他帶去自己親手縫製的鞋子。她叮囑丈夫道:“你一定要小心,我會為你守住這個家。”這一守,就守了三年。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閆寶霞與王玉明夫婦(圖片取自網絡)

三年後,王大爺終於在妻子的期盼中回到了家,可此時的妻子卻在產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為了讓妻兒得到更好的照顧,王大爺不得不將她們送回妻子河北的孃家,自己隻身到外地打工掙錢。

再次被迫經歷生別的他們,只能靠一封封書信以寄思念之情。那時候,每年僅有的一次見面成為了兩個人生活唯一的盼頭。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1982年。

那年,王大爺在工作中受了傷,妻子為了照顧他,不顧自己身體健康帶著孩子來到了他身邊。她一邊照顧丈夫,一邊靠擺攤賣冰棍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生活很艱難,但妻子卻甘之如飴。

2008年,他們的孩子都已長大,他們也終於苦盡甘來,原本幸福的日子即將開啟。可此時,妻子卻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記性變得越來越差。為了照顧生病的妻子,年邁的王大爺仍然堅持在外打工賺錢,他尋思著這樣以後照顧老伴兒時,不至於讓她過得太辛苦。

可僅是這樣微薄的小心願,如今也變成了奢想。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跋山涉水來尋你,帶你回家

兩年前,自從妻子走失後,王大爺就連夜踏上了跋山涉水的尋妻路。他的行囊裡僅裝著厚厚的一沓尋人啟事、二十管膠水、一床薄被子和幾個饃饃。

他每天清早五點出門,將尋人啟事貼遍大街小巷;餓了,啃兩口硬邦邦的冷饅頭;累了,塑料袋往地上一鋪倒頭就睡。

他不是沒有錢住賓館,而是希望在這種“流浪”的生活中,或許能遇到同樣在流浪的妻子。即便希望渺茫,他也不願放棄。

他逢人就問,從不坐車,因為坐車貼不了尋人啟事,問不了路人。

他一宿一宿地擔心著:“每當我吃飯的時候,我想她現在吃的啥。晚上我到外邊睡,我還有被子,誰給她蓋被子,到哪兒睡啊?”想到這兒,他就心疼得整宿睡不著。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圖片取自網絡)

在漫長的尋妻路上,他磨破了6雙鞋,有些路線來回走了不下10次。那些發黃的尋人啟事他都輕輕撕下來仔細疊好裝在包裡,他說他捨不得扔掉任何一張有妻子照片的紙張,他要帶她回家。

今年是王大爺和妻子結婚50週年的日子,可他們卻依然無法深情共白首。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拄著柺杖,我也要找到你

當《等著我》中那扇承載期盼的大門緩緩打開,可走出來的卻不是大爺日思夜想的妻子時,這位兩鬢花白的老人就像失去心愛之物的孩子般“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節目組沒有找到妻子,大爺失聲痛哭(圖片取自網絡)

節目結束了,可大爺的尋妻路並沒有結束。他背上包,拄著柺杖,繼續踏上新的路程。老人說:

“只要我不死,我一直找下去,找到我死了,死在外面,也算跟她同甘共苦了。”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大爺繼續尋妻路(圖片取自網絡)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選擇會心疼你的人,共度餘生

誰說人間沒有摯愛真情?

誰說人間沒有甘苦與共?

誰說人間沒有生死契闊?

不是人間沒有,或許是你我沒有!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情感專家曾說:

婚姻分兩種,一種叫湊合,一種叫餘生。

湊合的婚姻,就算坐在一起吃飯,也是各玩各的手機,各吃各的飯,話題的交集基本都是孩子;

餘生的婚姻,無論結婚多少年,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調不完的侃,從不刻意秀恩愛,卻總是猝不及防地塞人一嘴狗糧。

湊合的婚姻,懶得吵架、懶得溝通、懶得關心,只要孩子健康成長,老人健康長壽,湊合湊合也無妨;

餘生的婚姻,像戀人、像知己、像親人,彼此信任著、關心著、愛著!

在大爺的尋人啟事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王玉明請求世上好心人見路上行走或要饃吃,或拾垃圾及吃的老太太上前去問問是河北口音,叫閆寶霞的擋住不要叫走,給點饃吃,給點水喝,然後打110,我去領人,當面酬謝。”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圖片取自網絡)

字裡行間盡透著老人對妻子的心疼及祈求,他心疼妻子可能會吃的苦,祈求妻子能遇到好心人,能少受點苦。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一輩子太長,願我們能找到那個會心疼我們吃苦的人,共度餘生;

一輩子太短,願我們能在有生之年找到那個願意與彼此共度餘生的人,對他/她說:

“你若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餘生不將就

相伴50年,尋你700天:《等著我》72歲老兵尋妻讓人潸然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