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

逆時光的話題,在竹葉青茶中搖曳。淡影疏竹的清閒,折射出並不匆忙的流年。隔世的故事,留存在紙頁間。那年的蘆葦,成了一枚書籤,夾在了少年與伊人之間。一杯淡茶,一曲《蒹葭》。茶裡溶解著此時的心情,《蒹葭》中上演著彼時的劇情,劇情在茶水中時而恍惚時而澄明,竹葉作幕布,蘆葦是背景。

轉眼已是清秋,落葉翩然成了這個季節的蝴蝶,在秋風中悠然飄落,憑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演繹出一層唯美的詩意。被泰格尓拾撿起來,便幻化成為“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詩句。踩踏過這一地的落葉,便是那煙波浩渺的水域,秋水長天裡蘆葦張揚著骨子裡的野性,長成了一種浩浩蕩蕩。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清晨微冷,天光中殘留著夜色裡特有的那種朦朧,滿天星子閃爍著岑寂的寒光。他披衣起身,推開門迎接幾重秋涼,院子裡添了幾把昨夜的落葉。左轉右拐,他走出了家門,雙腳順著心意走向那個去處。迎著晨起的涼風,原野間曲折的小路引領著他緩步慢行,跨過幾片農田,路過幾個土坡,那片水域便出現在眼前。秋天裡的河岸分外空曠,站在岸邊他舉目四望,空氣中縈繞著的是晨起的水霧,大地被染上了白茫茫的寒霜,天地間被鍍上了雨後山色的空濛。

蘆葦在秋中打了個滾,便有了一種陳舊的暗黃。沿著水域蔓延出叢生的姿態,佔盡了水域的秋光。看著這些冷色調的自然之景,他的心頭被染上了一層秋涼,他沿著河岸在尋找著夢中的伊人。說不清是幻影還是真實的遇見,他固執的相信他的伊人在這片水域的某處。鐵了心的尋找,不僅是身體的跋涉,更是心靈的煎熬。

一路的風塵僕僕,一路的逆流而上,還是沒尋見伊人的蹤影。折轉回去,順流而下,或許就能尋到伊人的芳綜,想到這裡,他便加快了腳步,全然不顧衣衫上招惹來的露水,腦子裡全是刻在心上的那個人。恍惚中,他依稀看到了伊人在水中的那塊陸地上對著他安然淺笑。於是便急急忙忙的趕了過去,待他走近,才清楚的知道那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美好。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太陽爬出地平線,吐露著橘紅色的微光,蘆葦上的結晶出的白霜化為流動著的液體。水中的方洲上他沒有尋到魂牽夢繞的伊人,他開始到水草相接的岸邊去找尋,不在彼處,應該在此處,總會找到的。他在腦中,勾勒出水中的伊人在向他悠然招手的場景。這樣想著,他開始了又一輪的尋找。反反覆覆地尋覓,來來回回地追尋,忘記了走了多遠的路,記不清轉了多少次彎,想不起沾惹了多少塵埃。每個轉角,他都會在心中祈禱,希望能夠逢著她的伊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最終尋她不到的失落。只要能見到她,就好了。看在眼裡,印在心裡,他便別無所求。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太陽的光由橘紅色變成了銀杏葉的顏色,蘆葦上的那些結晶物被日光蠶食了個乾淨,葉片上留下幾道淺淡的泥痕。秋風掃過,大片大片的蘆葦荒涼出一種境界,有閒雲野鶴的自由,有自我放逐的渴望。他願意為她放逐於這片水域,整顆心追隨她於天涯海角。一次又一次尋而不得的失落,接二連三希望的幻滅,他依然不改初心地尋找。找過了水中央的小洲,找遍了水草相接的河岸,他的目光還在四處搜尋著她的身影,眼神中的焦灼與渴盼盡顯。沙洲上,似乎有伊人似隱若現的身影。秋日暖陽,是否能撫平他尋而未得的失魂落魄,給他這份守望加一個幸福的光圈。他還在尋找,似乎伊人就在他所認為的前方。

上下求索尋歸人,他樂而往之。因為值得,所以心甘情願。岸邊的蘆葦成了全程圍觀的看客,岸邊的蘆葦同樣記得:曾幾何時,她,蓄長髮綰君心;他,傾長情戀伊人。他追尋的可能是伊人的影,更有可能是伊人的心。倘若他俘獲了她的芳心,時光就會被壟斷成一種美好。把這段時光緊緊地攥在手裡,縱算攥不成永恆,也會自成一種經典。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看似若即若離,卻是遙不可及。苦苦追尋中,憔悴了他的容顏,瘦削的身軀在寒風中更顯單薄。哪怕是水中影,鏡中月,彼岸花,他也要傾覆這一世的柔情。愛情總能輕而易舉地讓人變傻,一旦情動,便是飛蛾撲火式的奮不顧身。明知是一場劫難,卻還是會舉身赴清池。各種看不穿,各種想不開,各種望不斷,傻傻的守著臆想出來的美好。一個人的獨角戲,那又如何,至少愛過。若是杯毒酒,恐怕也會舉杯相飲,不死就是命大。愛的如此決絕,愛的如此執著。拼盡所有的力氣,只為攜手走一程山水,相依共賞幾場明月。愛情熬成的苦,喝了也是幸福。

拿愛作酒,《蒹葭》便是一場宿醉。詩中的少年和著涼風,與時光推杯換盞。他醉的神魂顛倒,迷離的醉眼裡有伊人的倩影,寧願就此一醉不醒。此生若何,做一回痴人也無可厚非。愛在他那裡顯得如此寂寥,如此落寞,卻又如此捨不得。空氣中,殘留著他的難過,瀰漫著他的傷感,洋溢著痴情的悲傷。尋而未得的殘忍,引而不發的埋怨,這些弦外之音在詩中流淌。

詩經|《蒹葭》:你的未來我若無法參與,情願擁著曾經,孤守流年

尋她,是他此生必做的功課;愛她,是他上輩子欠她的情債。迷離的情感,局中人空惹了一身薄涼,局外人沾染了滿身寒意。起伏跌宕的心境,在詩句中開成了一朵情花,幾分冷豔,幾分孤潔。迷茫傷感的色調,被後人解說成了一種朦朧美。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皆不見。”詩經是遺留在前塵的往事,蘆花收容著那時的記憶,一首首古謠飛進了蘆花中,和著流水的聲響,經久不衰的傳唱著那時的故事。蒼老的時光,暗淡了流年。

無根的歲月,任由韶華輕彈。睡著的記憶,停留在隔世的水岸。秋風四起之時走近岸邊,流水與蘆葦一起蒼老,水的流光已非昨日那般溢彩,岸邊的蘆葦再也無力打撈起那些陳年舊事。佇立在水邊,像個被冤枉的孩子,既無助又無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