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現在養什麼最難?

有人說,養貓,貓糧貓砂貓玩具都不便宜,而且給小動物絕育,或是趕上生病了都要要花很多錢;有人說,養狗,不僅要做到以上這些,還需要天天帶出去溜,不僅花錢還要花時間。

但是90%的人卻說,養孩子最難最費錢,誰養誰知道!不養的人看到身邊朋友迅速消費降級也能知道!

是啊,這屆父母的任務實在是太艱鉅了!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首先,你得要很多很多的錢。

孩子生下來以後,尿不溼要花錢,奶粉要花錢,早教班要花錢,參加各種夏冬令營也要花錢,帶著出去旅遊要花錢,更別提買好的學區房了。

我的表姐生孩子3年了,用她的話說,生活的所有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了,已經失去自我很久了。現在跟她一起出門逛街,她滿腦子都在想給孩子買什麼,她說只要有了孩子,家裡幾乎所有的錢都恨不得砸在孩子身上。

其次,你還得要有很多很多的時間。

孩子上學放學可以由家裡老人接送,但是陪寫作業必須得要家長來吧。週末了,你肯定也要陪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孩子需要從小要長見識吧,帶他四處旅遊長見識也需要時間。

現在,沒有足夠的錢和時間的人,都不敢當父母了。當了父母后,時間都是孩子的,錢也都是孩子的。

我有個同事一直都覺得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就沒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覺得小時候讓他快快樂樂的玩就好了。結果小朋友一直無憂無慮的玩到了小學,等到學校舉行晚會的時候,她孩子當天晚上回來跟她說:媽媽,我也想學鋼琴,看到同學在臺上彈鋼琴,身邊的其他小朋友們都有特長,我好羨慕啊。

我同事這才發現,時代不同了,在這個時代,一項音樂加一項體育技能已經是每個孩子的標配。

俗話說得好,教育是一項投資,那麼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在進行著長期而艱苦的子女投資。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婚前為了房子,婚後為了家庭和孩子”一個剛結婚不久的大學男同學,在同學聚會的時候發出這樣的感慨。

聊到眼下的生活,他的形容詞除了壓力就是焦慮。剛畢業進入社會那會兒,工資低,租個五環外的小房子,好不容易工作了幾年,工資漲了,沒想到房租也在漲,到了不得不戀愛結婚的年紀,買房的壓力一下子來了,讓還有租房壓力的他,一下子喘不過氣來。

好不容易父母幫忙湊夠了首付,每個月的貸款也在慢慢地壓垮他,然後有孩子了,每月的花銷就更大。雖然現在生活還過得去,但是用他的話說,真的太疲憊了。

現在的生活就是,房子買在郊區,上班通勤時間至少一小時、擁擠的地鐵、公司裡新人不斷湧入造成的無形壓力、每個月的貸款還款的短信通知……所有的一切,都讓他在狼狽的生活面前無所遁形。

我問他,累嗎?想回老家嗎?我以為他會後悔。

但他卻給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不想,因為當初來大城市的初心就是想留在這裡,想讓孩子有更好的起點,受到更好的教育,從小就在大城市的氛圍里長大並競爭。

他現在已經給自己找了一個專門的理財規劃產品,還專門開通了一個賬戶,目的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每個月都會往裡面存錢。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也許你會覺得,年輕人誰不累,誰沒想過放棄,但年紀越大,男人的壓力就會越小。其實不然,中年男人的壓力更大。

前段時間跟朋友吃飯,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他,32歲,日子過得波瀾不驚,一切都看似走在了正軌,孩子也已經3歲,該上幼兒園了。

他有兩種選擇:樓下的雙語幼兒園;或者是把他送到隔壁小區的一家民營的幼教機構。前一家,每月費用4000,有外教。後一家,1800就夠了,老師都是中年的阿姨。

做決定那天晚上,他在網上搜羅一晚上幼兒園的新聞,看到那些虐童新聞,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第二天早餐時,他就和妻子說:去那家4000塊的優質幼兒園吧。

他沒有和妻子說,最近這段時間,公司正在進行崗位調整,漲薪也遇到了天花板,其實是有很大壓力在的,因為他覺得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省,不能讓他在起跑線上就輸了。

雖然人到中年,事業上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但是他還是想通過優化自己的理財,提前預留出自己的教育基金,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就那麼幾年,錯過了耽誤了就一切都晚了,凡事預則立,提早做好規劃和打算,才是上策。

聽完他講的這個故事,我陷入了沉思,畢竟自己現在沒有孩子,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我確實想到了幼兒園時期的一段往事,記得當時班裡曾經出過一對“小金童玉女”,那會大家都童言無忌,於是大家經常起鬨開玩笑說他們兩個天生一對,兩小無猜,長大能夠結婚。

後來女孩上了私立的學校,接受起了精英教育,男孩讀了常規公辦學校,沒過幾年,“精英白富美”和“散養普通娃”就開始形同陌路了,聽聞女孩媽媽知道了小時候大家瞎配對的玩笑,明確表示:我女兒以後一定要出國,現在班裡第一名的學霸跟她才算是兩小無猜吧……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什麼叫階層。不過想想是可以理解的,“精英白富美”每週讀兩門奧數兩門英語,抽空還要學鋼琴學畫畫,手握二十多張獎狀證書,跟小時候青梅竹馬的男孩子比起來,已然是兩個世界的人,生活有著巨大的差距,這其中就是階級的鴻溝。

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中產階級的隊伍近年來逐步壯大。而“新中產”一詞也逐漸出現在媒體報端中。

胡潤研究院將中產階層定義為:除去基本開支後,他(她)至少還有50% 的收入可以自由支配,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具體來說,設定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 30 萬,其他城市在 20 萬以上。

以此基本條件推算出,中國內地中產階層的規模是3300多萬戶家庭,覆蓋了1億多人口。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北京是擁有最多中產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北京、廣東和上海這三個省市的中產家庭數量共佔全國(除港澳臺)的50%。

儘管家庭收入較高、自身受教育程度高,但新中產依然最擔憂子女教育問題。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在新中產的階層理念中,教育背景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子女未來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他們渴望並追逐優質教育資源,因而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焦慮感。

真正的有錢人在做什麼?他們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可以讓財富保值甚至增值?

其實財富階層與普通人相差的,真的不是幾隻名牌包、幾雙高檔鞋、幾輛車、幾套房那麼簡單,而是更為長久和深遠的下一代培養。

未來中國的精英階層中,會出現越來越多像川普之女Ivanca Trump、巴菲特之子Peter Buffet這樣的財富繼承人。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國內的階級固化,翻身很難,但當金字塔尖被這樣一群人佔領時,才叫真的沒有機會。好在還沒有,我們還可以努力。

可是怎麼才能真正的實現階級的跳躍,大都是要靠教育,而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投資,你需要儘早開始打算,如果自己沒有理財規劃的經驗,那麼就應該找個得力助手來幫你。

通過填入您的個人收入情況,幫您出具一份詳盡的家庭財富規劃報: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孩子,我該花多少錢養你?


在《親愛的安德烈》裡,作家龍應臺有一段話說的很好: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生而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做的足夠好足夠多,讓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上,能夠在長大之後隨心所欲的做選擇,做有意義的事情。

那麼我們先從在家庭財富規劃中,預留出孩子的一份教育基金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