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和痱子很常見,新手爸媽如何分辨?醫生教你“找不同”

溼疹是嬰兒的常見疾病之一,與遺傳、環境、某些過敏物質等有關。嬰幼兒溼疹主要有家族遺傳史遺傳或者部分孩子由於腸道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全,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牛奶、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也可能誘發溼疹。關於嬰兒溼疹,很多寶爸寶媽都有許多疑問:

嬰兒痱子和溼疹的區別是什麼?

痱子是由於環境當中氣溫過高,溼度過大,造成出汗過多,汗腺的開口閉塞造成汗腺導管汗液的瀦留,最後內壓增高造成導管破裂。導管內的汗液滲出到組織中從而引起皮疹的發生。一般痱子可以出現丘疹。密集的丘疹以及水泡還有丘皰疹的表現與溼疹比較相似。但是患有痱子的嬰兒他主要的感覺是刺痛和刺癢,氣溫下降後可以明顯好轉,痱子一般好發於頭皮,脖頸還有皺褶部位。溼疹它的病因比較複雜,它的皮損的形態也是多樣化的,除了有丘疹,丘皰疹水泡以外還有鱗屑結痂等等一系列的表現。另外,溼疹天涼以後不一定能好轉。

嬰兒溼疹和痱子很常見,新手爸媽如何分辨?醫生教你“找不同”

嬰兒溼疹是發生在嬰兒頭面部的急性或亞急性的溼疹,中醫也稱奶癬,在臨床當中非常常見。急性和亞急性溼疹主要表現為皮膚局部水泡,水泡很容易破裂然後滲水。治療方法是用3%的硼酸溶液倒在紗布墊上,這個紗布墊要用4到5層紗布製成,將含有硼酸溶液的紗布墊放在溼疹的部位,溼敷20到30分鐘 每天3到4次。溼敷後去除紗布墊,間隔10分鐘以後,外擦一些止癢的藥膏,可以不含激素。如果症狀嚴重,瘙癢劇烈的話,可以塗一些含有弱效激素或中效激素的軟膏,比如丁酸氫化可的松或者艾洛松。

嬰兒溼疹和痱子很常見,新手爸媽如何分辨?醫生教你“找不同”

寶寶溼疹膏含有激素嗎?

寶寶溼疹膏一般是不會含有激素的,因為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皮膚偏薄,外用激素特別是強效激素吸收率比較高,容易引起不良反應。但是有些朋友對激素尤其是外用激素過分的擔心,談激素色變,這也大可不必。

因為外用激素經皮吸收入血其實是很少的,只有長期應用才會出現一些像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以及皮膚萎縮這樣的表現,特別是皮膚萎縮,外用強效激素半年以上可能才會出現皮膚萎縮。但是一般醫生在開激素軟膏的時候,也會跟病人講清楚用藥的理由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所以一般大家可以不用太擔心給你開了激素,但是你不要長期使用。另外我們在說明書上也可以自己查找到,這個藥品是否含有激素,一般藥物的化學名帶有松字的,可能是含有激素,比如像滷米松。

嬰兒溼疹和痱子很常見,新手爸媽如何分辨?醫生教你“找不同”

嬰兒期的溼疹,多由於遺傳因素、孩子皮膚嬌嫩、環境乾燥等原因造成,是非常常見的嬰幼兒疾病之一,70%左右的孩子在1歲之前都會有皮膚的症狀,待寶寶6個月至1歲半左右就會有所好轉,溼疹的發病次數會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