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初見董卿,是在2005年春晚聯歡會,倪萍退出春晚。倪萍主持了13屆的春晚,習慣了她的美麗質樸、熱情大方、情緒飽滿的主持風格。忽然換上央視還不是很有名氣的黑馬董卿,一時有點適應不過來。董卿身材高桃,端莊大氣。主持節目不用華麗的詞藻,語言很樸實,很有親和力。當時還想,能在眾多的優秀主持人中選拔出來,站在春晚的舞臺上,一定非常優秀。而她這一站,就站了十幾年。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2016年,原創文化益智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首播,董卿主持。全面展現了她的主持功底和文化底蘊。每一次出場白,唐詩宋詞,信手拈來,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節目播出後,引起廣大反響。數據顯示,收視率排在實時第一位,而且遠遠超過了第二名的節目。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2017年,董卿親自制作並擔任主持人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開播,首期播出即被豆瓣給了9.3的高分。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這兩檔節目播出後,董卿和文化類節目再度“火”起來,得到高度的評價,人們重新認識主持人董卿。原來,這個平和的主持人,其實並不那麼簡單。她質樸的外在裡,蘊含的是非常豐富的內在。

董卿有今天的成就,得益於她從小養成的習慣-閱讀。董卿的父親,是個非常嚴厲的“虎爸”,非常注重吃苦、耐勞、堅持等內在的教育。不讓女兒經常照鏡子,認為“馬鈴薯再怎麼打扮都是土豆”,也不讓媽媽經常買衣服給她,甚至穿媽媽穿過的衣服。安排女兒去賓館做清潔工,服務員,去洗碗等。而母親雖然是理科生,也很愛看書,使董卿很小就被渲染了愛讀書的習慣。寒暑假父母會給董卿安排好讀書單,像父親會安排《紅樓夢》、《古文觀止》、《二十四史》等中國文學,母親則會要求她讀《簡.愛》、《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里斯朵夫》等西方文學。幾天就能完成一本書,從小養成了愛閱讀和快速閱讀的習慣。父親還要求她抄寫背誦唐詩宋詞,才有今天對詩詞的滾瓜爛熟。

到現在,董卿都一直保留愛閱讀的習慣。每天晚上睡前至少閱讀一個鐘,屏蔽手機和電視,沒有電子產品的環境裡靜靜的看一本書。非常的難得。對她而言,幾天不讀書,就像幾天不洗澡一樣難受。

正是閱讀,成就了今天的董卿。

閱讀改變了她的容貌,融入了她的氣質。

董卿並不是一眼看上去傾國傾城的美女。在上海戲劇學院學院上學的時候,班裡的同學都很漂亮,每到週末都有男生追求,而自己卻在寢室孤獨的看書。舞蹈動作也跟不上,很是自卑。 然而在多年的沉澱後,在閱讀的幫助下,豐富的知識儲備使她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裡,大放光彩。其中的開場白,尤為驚豔。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在一場詩詞大會上,董卿身著粉色的連衣裙,以王昌齡的《邊賽》開場,“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大唐的邊塞,與其說是征戰的沙場,不如說是詩意的原野。詩人們來到這大漠戈壁,看到的是邊關冷月,想起的是龍城飛將,吟誦的是萬里長城,懷抱的是家國情深。就像王昌齡的這一曲出塞,有一份艱苦卓絕,更有一份無上榮光。今天就讓我們在這樣的邊塞風情當中,走進大唐,走進中國詩詞大會,走進光榮與夢想。”在邊塞風光為背景下,配合空曠、悽美的音樂,一幅唯美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似乎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在塞外邊關中,豪情壯志地詠頌著邊關的美。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舞臺上的她,每一個眼神、動作、神態都是無比的優雅,她平緩深情的聲音透露出她的知性和魅力。就像選手用《幽夢影》中的詩句讚美董卿: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正應了那句話:美人在骨不在皮,歲月從不敗美人

閱讀使她反應敏捷,臨危不懼。

在歡樂中國行2007年元旦晚會上,當晚會進入到尾聲時,導播突然告訴她還有兩分半鐘的空檔,要她臨時發揮,當董卿開始自由發揮時,耳麥裡突然傳出導播的誤判,不是兩分鐘,只有一分半鐘,她趕忙調整語序準備結束時,導播又說,還是兩分半鐘,她臨危不懼,用一連串即興組織的排比句獻上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祝福。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正是她有博大的知識儲庫,才能使她有充分的內容和自信來面對意外。而這金色三分鐘,被譽為主持學上的完美案例。

閱讀使她語言流暢,談吐不凡。

主持節目的時候,她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中國詩詞大會》裡一串串精彩的開場白,唐詩宋詞,隨手拈來。引經據典,博大精深。表達也是很流暢痛快,用詩詞表達了一個個唯美的意境。《朗讀者》裡,她娓娓道來卻又旁徵博引的闡述主題,邏輯清晰又有文采。這都歸功於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的知識儲備。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董卿:閱讀成就了她的格局

然而在主持人大賽中對選手的評語又是一針見血,字字珠璣。她曾評價選手“作為文藝節目主持人,需要有更多的情感。不是虛張聲勢,而是把內心真實的情感用最好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我格外的感受到了眼淚的溫度,因為我們的心是滾燙的。這樣觀眾更能感受到你所傳遞的情緒。我們需要精神的感召,而不是把事實講述出來就可以了。”指出選手要用情感和精神交流,觀眾更能理解,接受。

閱讀使她思想深遂,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

董卿並不是用非常熱烈的語言,語氣,表情,動作來表達思想,而是用平素的語氣,樸實的語言,和文字後面蘊含的精深內涵來傳遞情感,內容。你很難用三言兩語去描述她,因為她思想深邃,格局非常寬大。沒法用具體的語言,來形容她具體的特點。你聽她主持,講話,並不僅僅聽到她在主持,講話,更聽到的是她深層次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

在評價主持人選手時,她指出“主持人需要思辨力和表達力外,還需要感受力。同情心最彌足珍貴的地方,可以讓我們始終對傷害持有一種戒備,我們知道痛苦是什麼,我們不再輕易去傷害別人,同情心是一種美德,主持人需要這種美德,人需要這種美德。”

博覽群書和思考使她很清晰的看清事物內在本質,同時擁有非常高尚的品格。

閱讀使她變得寬厚,擁有大格局。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的心態變得浮躁,很難沉下心來讀書,思考。

董卿經歷了先後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上海衛視、中央電視臺工作。期間也有不順心、很迷茫的時候,是書本,陪她度過了一段又一段的孤獨時期。

在上海衛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是新人,被安排的事情不多,經常無所事事,很失落。於是她待在家讀《紅樓夢》、《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逼著自己平復浮躁的內心,找到未來的方向。

而從上海調到北京時候,在上海享受慣了相對安穩和優越的生活。剛到北京,沒有人認識她,沒有人會無緣無故關心、照顧她。租房子,坐地鐵,打車,找不到路。因為剛開始在西部頻道錄的節目不多又快速錄完,很多時間無從打發,租來的房子不想去裝潢,家徒四壁,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有書本陪伴著她。

在很困難的時候,她也想過放棄。正是因為閱讀,陪她熬過了孤獨。讓她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看到希望,學會等待,寬大格局,放遠眼光。才能越來越的往上走,才能厚積薄發,走到今天的高度。就像歌德所說,沒有在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書本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就像一束光,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溫暖。願你我都像董卿一樣,沉下心來,靜靜的讀一些書。也許,閱讀並不能解決很現實的問題,但是它可以給我們打開另一個世界,讓自己變的豐富和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