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逼俄沙就範!史上最大幅度原油減產協議能否達成?

據 IHS Markit預測,今年4月到6月,隨著倉庫被注滿且需求因疫情而下滑,全球將有多達100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被削減或關閉。

特朗普逼俄沙就範!史上最大幅度原油減產協議能否達成?

OPEC成員國、俄羅斯和美國何去何從?


眼看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將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日趨嚴峻,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真要在此刻掀起一場原油價格戰,持續了一個月的價格戰終於出現“停火”跡象。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沙特和俄羅斯將“很快”同意大幅削減石油產量,減產幅度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每天1000萬-1500萬桶。

受此消息影響,布倫特原油期貨和WTI美國原油期貨當天雙雙上漲超20%,創下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

但好景不長,沙特和俄羅斯就誰應該為當前油價走低負責陷入“口水戰”,導致原定於4月6日舉行的OPEC+會議被推遲到了4月9日。受此影響,4月6日,原油價格三個交易日來首次下跌,WTI原油期貨下跌8.0%,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3.1%。

然而,在低油價的現實壓力下,沙特和俄羅斯均表現出極大的剋制。4月6日,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首席執行官德米特理耶夫(Kirill Dmitriev)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俄羅斯和沙特“非常、非常接近”就石油減產達成協議。

沙特亦表現出對本次OPEC+會議的強烈期待。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特意將5月官方售價的公佈時間延遲至4月10日,以觀望會議可能產生的結果。此外,沙特還同國際能源署一起,準備在OPEC+會議次日舉行G20能源部長會議,以討論更大範圍內減產協議。

由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經濟陷入停滯,全球石油需求已下降約30%,即每天約3000萬桶。與此同時,沙特和俄羅斯上個月在OPEC+會議上在減產問題上談崩,隨後雙方紛紛表示要通過增產爭奪市場份額,3月國際油價狂跌50%,創18年以來的新低。

為拯救岌岌可危的油價,OPEC+開始在特朗普的斡旋下討論減產,但它們希望其他非OPEC國家參加,特別是美國。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3日表示,俄羅斯願與美國和OPEC國家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確保石油市場的長期穩定,就日均減產1000萬桶的計劃進行探討。

“全球石油市場在歷史上從未像現在這樣轟然崩潰過。對於產油地區的國家政府和地方政府來說,當前的石油市場狀況是無法容忍的。”埃信華邁(IHS Markit)能源副總裁岑國緯(Victor Shum)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現在的問題是,在石油需求已經低迷的背景下,政府的行動是要推動尋找解決供應過剩的方案,還是要減緩甚至複雜化這個過程。”

對於這次OPEC+會議的前景,岑國緯指出,特朗普顯然已經介入了價格戰,目標就是讓其他主要產油國減產,特別是沙特和俄羅斯。但是,要讓OPEC+國家和其他合作伙伴達成減產協議,“何時”“如何”和“誰”仍然不清楚。“參與方的範圍越廣,達成協議的難度就越大。”

特朗普逼俄沙就範!史上最大幅度原油減產協議能否達成?

美國繼續搭便車?

美國是否參與減產是這次OPEC+會議的一大看點。

特朗普4月6日稱,OPEC並沒有敦促他向美國石油生產商提出減產的要求。但他也說,無論如何,美國石油產量已經下降。“我認為這是自動發生的,但沒人問我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會看到發生了什麼。”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倫·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特朗普建議削減的幅度對於沙特和俄羅斯來說太大。任何這麼大規模的協議都將需要OPEC+以外的生產國的參與,包括加拿大、巴西,尤其是美國。”

特朗普所說的100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相當於俄羅斯和沙特產量總和的45%,這將創下前所未有的減產幅度。如果這個減產規模是由主要產油國共同分擔,那將相當於新冠疫情危機爆發前全球需求的約10%。

有消息稱,俄羅斯計劃在與其他主要石油生產國達成減產協議的情況下,將日產量削減100萬桶,條件是美國參與減產。另有消息稱,俄羅斯不會同意將全球產量削減10%以上。

特朗普4月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在與俄羅斯和沙特領導人的通話中均沒有討論過美方可能在減產方面做出讓步的議題。“他們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減產),這會對他們的國家有好處。我們沒有討論過讓步問題。”

但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負責人盧科亞諾夫(Fyodor Lukyanov)表示,“如果美國人不參加,對於俄羅斯和沙特而言以前存在的問題將依然存在,那就是他們減產的同時美國卻在提高產量,這使整個事情變得不可能。”

“如果美國不參與減產,我很難看到可以達成這麼大規模的減產,”帕特森對記者說,“而且,要讓美國頁岩油產業同意減產將非常困難。美國石油協會(API)已經表示不支持對美國產業實施生產配額。”

此前,美國最大產油州德克薩斯州的監管機構曾表示考慮削減石油產量。但隨後,美國石油協會(API)官員表示,反對德克薩斯州限制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計劃,稱德克薩斯州不需要“效仿歐佩克”實施原油生產配額。

4月6日,API首席執行官邁克·索默斯(Mike Sommers)再次重申,反對美國參與沙特、俄羅斯及其他石油生產大國的任何減產行動。

特朗普逼俄沙就範!史上最大幅度原油減產協議能否達成?

減產協議能否支撐油價?

即便主要產油國就減產1000萬桶達成一致,帕特森認為,這個減產規模是否足以支撐油價也仍是一個疑問。隨著陷入封鎖狀態國家的範圍不斷擴大、時間不斷延長,二季度的原油需求將進一步被拖累。“因此,雖然1000萬桶/日可能將大量過剩產能從市場上剔除,但不一定能解決未來幾個月的市場供應過剩。”

岑國緯也對記者說,潛在的減產協議可能並不足以穩定石油市場並在可持續的基礎上顯著提高石油價格。“最終,市場需要的是石油需求的觸底回升,這取決於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釋放的破壞力中得到復甦。”

“這種病毒帶來的影響無法被石油生產者阻擋,但是他們可以選擇不走進其中,而是共同後退直到影響消除。”岑國緯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將在本週得到測試。我們將在幾天之內知道該計劃的結果。即便這次失敗了,也不排除不久之後可能會以其他方式進行其他此類嘗試。”

多個OPEC成員國對潛在的減產協議表示支持。伊拉克表示,所有產油國都在同一條船上,必須合作以實現其共同目標,一項協議將需要OPEC+聯盟以及美國、加拿大、挪威等產油國的支持。阿聯酋表示,為確保石油市場穩定,有必要召開OPEC+成員和其他產油國的緊急會議。尼日利亞稱,準備與其他國家一道作出必要的犧牲,以穩定原油市場並防止可能造成的全球經濟大崩潰。

非OPEC國家也對這次的OPEC+會議表示期待。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表示,該省能源部長將參加本週的OPEC+會議,並對該省如何參與解決方案保持“開放態度”。挪威表示,如果達成廣泛的國際減產協議,它將考慮削減產量。此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已宣佈減產10萬桶/日,並準備出售其在位於巴西桑托斯盆地淺水區的Merluza和Lagosta油田的所有權。

“由於價格低迷和缺乏原油儲存能力,無論有沒有達成減產協議,2020年第二季度的石油產量都會減少。”岑國緯對記者說道,“在任何情況下,供應方都只能做這麼多的調整,尤其是在很短的時間內。”

據 IHS Markit預測,今年4月到6月,隨著倉庫被注滿且需求因疫情而下滑,全球將有多達100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被削減或關閉。預計全球每個地區的產量都會下降,而OPEC成員國、俄羅斯和美國受到的衝擊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