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英特爾紛紛轉向,才火了十年的工藝將終結?

在去年的2019年度“三星晶圓代工論壇(Samsung Foundry Forum)”會議上,三星宣佈了3nm工藝,明確會放棄FinFET晶體管,轉向GAA環繞柵極晶體管技術。如今又有消息披露,英特爾在5nm節點將會放棄FinFET,也要轉向GAA。三家晶圓代工巨頭中已經有兩家改變風向,雖然臺積電在其3nm工藝細節上還是秘而不宣,但放棄FinFET工藝似乎也已無懸念。

從平面MOSFET到FinFET 一切都為高集成度芯片

登上舞臺不到十年,如今FinFET卻又要黯然退場,強留似乎已經不可能。但是在市場的需求、技術的進步的大潮之下,從平面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效應晶體管),到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再到接下來GAA(環繞柵極),一切工藝都是為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服務。

三星、英特尔纷纷转向,才火了十年的工艺将终结?

自平面MOSFET器件工藝誕生後,特徵尺寸就在不停地縮小,按照摩爾定律的描述,集成度幾乎是18個月翻一番。尺寸的縮小不但降低了單個晶體管的成本,還可以增加晶體管的開關速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多媒體PC,本世紀初的互聯網PC,到2010年代的智能移動設備,這一系列新應用市場的打開與處理器芯片性能提升密切相關。

在晶體管特徵尺寸微縮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各種困難,但是通過將鋁互聯改成銅互聯,在柵極加入High-k材料、引入Stress engineering等方法都可以在不改變平面器件工藝的情況下把尺寸做小。

但是當柵極長度逼近20nm門檻時,對電流的控制能力急劇下降,漏電率也在升高,傳統的平面MOSFET看似走到了盡頭,材料的改變也無法解決問題。

這時候,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胡正明教授給出了新的設計方案,也就是FinFET晶體管。在FinFET中,溝道不再是二維的,而是三維的“鰭(Fin)”形狀,而柵極則是三維圍繞著“鰭”,這就大大增加了柵極對於溝道的控制能力,從而解決漏電問題。

胡正明在2001年在學界正式提出FinFET方案,但是真正的被商業落實還要等到十年以後。英特爾在FinFET工藝上率先出手,在2011年推出商業化的FinFET工藝技術,之後臺積電也迅速跟進,在16nm節點中使用了FinFET。從16/14nm開始,FinFET成為了半導體器件的主流選擇。

不過,胡正明當初還提出了另一種方案,基於SOI的超博絕緣層上硅體技術FD-SOI(完全耗盡型絕緣硅)晶體管技術。該工藝在製成的芯片在物聯網、汽車、網絡基礎設施、消費類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市場,三星、格芯、IBM、ST也一直力推,但相較於FinFET工藝,FD-SOI一直在二線徘徊。另外,業內專家也指出,由於其襯底成本高,越往上走的尺寸越難以做小,最高水平最多走到12nm,後續難以為繼。

榮光不到十年 FinFET的替代者出現

自英特爾2011年商業化FinFET工藝技術後,FinFET體系結構也在持續進行改進,以提高性能並減小面積。但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駕駛等新應用層出不窮,對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了5nm節點後,雖然已經使用上了EUV光刻技術,但是基於FinFET結構進行的芯片尺寸的縮小,就變得更加困難。FinFET工藝製造、研發成本也越來越高,即使在7nm、5nm仍能堅持,但是再往前似乎已經是力不從心。

三星、英特尔纷纷转向,才火了十年的工艺将终结?

圖自《IEEE SPECTRUM》官網

市場對於高性能芯片的渴望不斷推動技術的演進,在人們為3nm節點工藝擔憂的時候,新的環繞柵極(GAA)器件出現了。與FinFET工藝中的立體溝道三面都被柵極圍繞不同,到了GAA,溝道由納米線(nanowire)構成,其四面都被柵極圍繞,從而再度增強柵極對溝道的控制能力,有效減少漏電。

三大晶圓代工巨頭開始轉向 FinFET的退出3nm節點難挽回

在GAA工藝上,三星算是手疾眼快,搶先在英特爾、臺積電之前率先接棒。2018年三星公佈了被稱為多溝道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MBCFET)的環繞柵極工藝,事實上多年之前就開始了研發。在2017年的VLSL technology symposium會議上,IBM就發表了與三星和Global Foundries合作研發5nm GAA晶體管。

已披露的信息顯示,三星的3nm工藝分為3GAE、3GAP,後者性能更好,不過首發是第一代GAA晶體管工藝3GAE。三星方面的說法是,基於全新的GAA晶體管結構,三星通過使用納米片設備製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該技術可以顯著增強晶體管性能,主要取代FinFET晶體管技術。

三星、英特尔纷纷转向,才火了十年的工艺将终结?

在7nm、5nm節點,臺積電一直表現很強勢,去年12月高通驍龍865宣佈採用了臺積電最新7nm工藝製程,臺積電的7nm工藝又多了一個大客戶。儘管三星佔據一部分7nm EUV訂單,不過整體來看臺積電在7nm節點,依然是搶佔了最多的客戶訂單。

去年12月,就有消息放出,臺積電的5nm工藝良率已經達到了50%,比當初7nm工藝試產之前還要好,最快今年第一季度就能投入大規模量產,初期月產能5萬片,隨後將逐步增加到7-8萬片,初期產能會被蘋果、華為包下。

為了爭奪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三星也是加足馬力追趕臺積電,去年4月宣佈完成5nm工藝開發,全面使用EUV光刻技術。日前韓媒報道,三星正在加速在韓國華城建設5nm生產工廠V1,已經對主要的設備廠下單,預計6月底之前完成生產線建設。

在7nm、5nm已經位於臺積電之後的三星押注3nm,希望在在這個節點上超越臺積電,因此三星對3GAE工藝給予厚望。此外,三星還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1160億美元鞏固其半導體巨頭地位。

與三星相比,臺積電則顯得異常低調,儘管臺積電宣稱2020年準備量產的5nm製程依舊採用FinFET工藝,但預計其3nm工藝將於2023年甚至提前至2022年量產,只是具體工藝細節仍未公佈。臺積電CEO魏哲家此前提到,他們將在4月29日舉行的臺積電北美技術研討會期間,披露更多3nm的細節信息。

在5nm工藝即將大規模投產的情況下,臺積電正在與客戶就3nm工藝的設計進行合作。魏哲家也透露,在研發中他們有多種技術選擇,也在仔細評估了所有的不同方法,他們的決定是基於技術及成熟度、性能和成本。

外界傳言,臺積電在3nm節點可能沒有三星這麼激進,繼續沿用FinFET工藝的可能性存在,在第二代3nm或2nm上才會升級到GAA晶體管技術。《電子時報》此前消息,臺積電已經在中國臺灣南部科技園獲得了30公頃土地,開始建設3nm工藝晶圓廠,預計2023年開始大規模生產3nm製成的處理器。

考慮到FinFET工藝本身的物理特性限制,臺積電也強調過3nm是全新的,要想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其沿用FinFET可能性不大,轉向GAA是大概率事件。畢竟,身後的三星已經已經啟動GAE環繞柵極晶體管取代目前的FinFET晶體管。

相比於三星、臺積電,英特爾就更是雄心勃勃,各方面消息表明其將在5nm節點直接放棄FinFET晶體管,轉向GAA環繞柵極晶體管。

英特爾最早在22nm節點上首發了FinFET,但是在研發10nm工藝時,由於過於激進的性能目標,遭遇不少困難,導致10nm延遲了多年時間。在5nm節點上轉進GAA工藝,這正好與英特爾“5nm工藝重新奪回領導地位”的承諾相呼應。

在GAA工藝上,英特爾跟進較早,但目前其5nm製成的問世時間尚未明確。英特爾已經宣佈在2021年推出7nm工藝,首發產品是數據中心使用的Ponte Vecchio加速卡。同時,英特爾也提到7nm之後製成技術發展週期將回歸以往的2年升級的節奏,據此推算,其5nm工藝“真容”最快在2023年可見。

結束語

平面工藝晶體管的特徵尺寸縮小持續了數十年,而FinFET工藝商用至今不到十年,對高性能芯片的追求,致使新制成工藝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雖然臺積電尚未明確在3nm工藝是否放棄FinFET工藝,但是三星、英特爾兩大晶圓代工巨頭已轉向GAA工藝的情況,似乎也預示在更先進的節點上,FinFET將走向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